形態特徵
古銅色卷尾身長23厘米,雄性成鳥:嘴形平扁狀,鼻孔處的寬度較大於厚度;鼻孔幾為羽須所覆蓋。前額、眼先為黑色絨狀羽;眼後、頰部及耳羽暗黑色;上體自頭頂至尾上覆羽黑色,綴古銅色金屬光澤鱗狀斑,僅腰呈灰黑褐而光澤不著;飛羽黑褐色,外翈閃古銅藍色光澤;翅上覆羽黑色,微沾藍色光澤;尾羽黑色,外翈稍沾藍色光澤,最外側一對尾羽端向外上方捲曲。下體頦黑褐色;自喉以下純黑色,喉、胸綴古銅藍色光澤;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通常多數標本具污灰白色尖端斑。
雌性成鳥:酷似雄鳥,唯體型稍小,體羽古銅色金屬光澤亦不如雄鳥鮮麗而較暗淡些。
幼鳥:體色呈蒼灰褐色,特別在腹部與腰部;僅在頭頂、前胸被有稀疏而不甚顯現的稍綴光澤的黑褐色羽;初級飛羽和尾羽微沾光澤;翅下覆羽和腋羽似成鳥。
虹膜紅褐色;嘴、跗蹠、趾及爪均黑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區域性滅絕:新加坡。
生活習性
常立於突出樹枝上,在森林的上中層突襲昆蟲。加入大的鳥群。大膽圍攻猛禽及杜鵑等。數鳥有時相互追逐,甚吵嚷。喜林間空地。叫聲響亮,包括清晰音及粗啞的不連貫音。雜食性。主要以金龜甲、金花蟲、蝗蟲、蚱蜢、竹節蟲、椿象、瓢蟲、螞蟻、蜂、蛇、蜻蜓、蟬等各種昆蟲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果實、種子、葉芽等植物性食物。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遷到繁殖地時多數已成對,到達後不久即開始占區和出現雌雄間的追逐行為。雄鳥在此時甚活躍和善鳴叫,有時站在巢區中樹頂枝上鳴叫,有時邊飛邊叫,鳴聲粗獷而嘈雜。飛行時從棲木急速向上升入空中,而後急速翻身向下滑翔,或在空中作短暫停留,再快速滑翔向下落到原來棲木上。5月中下旬開始築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通常營巢於高大喬木頂端枝權上,距地高3-10米,巢呈淺杯狀或盤狀,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鬚根、樹葉、細枝、松針、植物纖維、獸毛等材料構成,多數無任何內墊,少數墊有少許羽毛和獸毛。
領域性甚強,對進入巢區的同種或有威脅性的其他鳥類,如烏鴉、喜鵲、紅隼等,則急起驅趕,直到逐出巢區一定距離後才返回。每窩產卵3-4枚,偶爾多至5枚,卵的形狀有長卵圓形和尖卵圓形,純白色、乳白色或淡粉白色,被有橙色、赭紅色、淡紫灰色、灰褐色或淡紅色等不同顏色的斑點,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16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雛鳥全身裸露,僅背部和頭頂著生有少許絨羽。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20-24天。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1 | 古銅色卷尾指名亞種 | Dicrurus aeneusaeneus |
2 | 古銅色卷尾台灣亞種 | Dicrurus aeneusbraunianus |
3 | 古銅色卷尾馬來亞種 | Dicrurus aeneusmalayensis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卷尾科鳥類
卷尾科(Dicruridae),卷尾是中型鳴禽,體羽常黑色而具金屬光澤,尾呈深叉狀,中央尾羽最短,最外側尾羽長而向外或向上彎曲,棲息於樹上,善捕空中飛蟲,性情兇猛好鬥,護巢性強。卷尾分布於舊大陸熱帶,亞熱帶地區,集中於東洋界,有2屬22種,我國有1屬7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