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園介紹
烏蘭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誕生地,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這裡升起,是內蒙古的革命老區之一,是一座紅色的城市。
烏蘭浩特市烈士陵園坐落在興安北大路東側,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526平方米。園內建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既各具風格,又渾然一體,掩映在松柏花卉叢中,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與成吉思汗廟相呼應,成為烏蘭浩特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烏蘭浩特市烈士陵園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最早批准修建的烈士陵園。1947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1948年動工,1949年10月1日落成,主要為紀念解放戰爭中犧牲在烏蘭浩特地區的革命烈士和烏蘭浩特籍的革命烈士而建。主要紀念建築物有:人民解放戰爭烈士紀念塔、革命烈士靈堂、革命烈士紀念館、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內蒙古騎兵銅像、兩處石雕群像等。
1975年,當時的科右前旗政府對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毀壞的園內設施進行重新修建。重建後的烈士紀念塔坐東朝西,由原來的刺刀形改為火炬形,高18米,塔上鐫刻著烏蘭夫為原始塔題寫的塔名和碑文。同時,新建了革命烈士靈堂和革命烈士紀念堂。
2000年,陵園整體搬遷到市區北部森林公園東側山上,並按國家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標準進行擴建。新建的烈士紀念碑坐落在烈士陵園最高處,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010平方米。碑身呈火炬形,高23.7米,上面鑲嵌著烏蘭夫題寫的碑名和碑文。碑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對稱坐落著各為238.5平方米的長方形革命烈士紀念堂和革命烈士靈堂。內蒙古騎兵雕塑位於陵園內右前方,高8米。陵園門牆外鑲嵌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布赫書寫的“烏蘭浩特市烈士陵園”9個金色大字。
烏蘭浩特烈士陵園於1998年3月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內蒙古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區展示
革命烈士靈堂
革命烈士靈堂建在人民解放戰爭烈士紀念塔的西南側,建築面積225平方米,靈堂內安放著在人民解放戰爭中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的忠骨及部分遺像和生平事跡。集中展示了革命革命烈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富強而建立的不杇功勳和崇高精神。
革命烈士紀念堂
革命烈士紀念堂建在人民解放戰爭烈士紀念塔的東南側,長方形,建築面積225平方米,與革命烈士靈堂相對稱,內設56米長的展線一條,重點展示了內蒙古騎兵一師在遼瀋戰役,特別是黑山阻擊戰中的英雄業績。
紀念活動
“緬懷革命英烈,激發愛國熱情”主題活動
2008年國慶節期間,在興安盟盟委、行署的組織下,開展了以“緬懷革命英烈,激發愛國熱情”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來參加活動的有各黨政機關、部分企事業單位、駐烏地區武警部隊及各大中國小學校師生。他們向烈士表示追悼、懷念、敬仰,同時也表達了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決心。
“我是黨員,我帶頭”簽名儀式
2010年清明節期間,在烏蘭浩特市委、政府的組織下,烏市各黨政機關幹部,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烈士陵園內舉行了以“我是黨員,我帶頭”為主題的簽名儀式。儀式的內容為:爭做文明紅城人我帶頭;扶困救助我帶有;愛崗敬業服務奉獻我帶頭;尊老敬老愛老我帶頭;支持參與社區建設我帶頭。數百名黨員在橫幅上莊嚴的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甘肅九源紅色文化宣傳隊祭掃烈士墓
2011年8月8日,甘肅九源紅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屬的九源紅色文化宣傳隊,在所屬公司組織的“尋訪紅色遺址”的活動中,多年來輾轉各地,一行人於當日來到烏市烈士陵園。他們身著紅軍服飾,高舉“紅軍精神照乾坤,中華民族大團結,紅歌傳遍神州地,祖國宏圖繡山川”的旗幟,在革命烈士紀念碑下,以共同朗誦毛澤東詩詞以及共唱數首紅歌的形式,來祭奠革命先烈,告慰革命先烈的英魂。
清明節祭掃烈士墓
2012年清明節期間,各機關單位,中小學生,部隊官兵,人民警察,烈士親屬,他們採用了多種多樣的祭掃方式,向烈士表示追悼、懷念、敬仰,同時也表達了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決心,在烈士紀念塔前進行入黨宣誓的誓詞里,我們聽到了:堅決繼承先烈遺志,愛祖國,愛人民,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畢生精力,奮鬥終生的豪言壯語,令人鼓舞、令人振奮。中小學生“熱愛祖國”主題班會的發言更是言語鏗鏘,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我們相信,這些活動的開展,必將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重大紀事
1949年10月1日
烏蘭浩特市烈士陵園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最早批准修建的烈士陵園。1947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1948年動工,1949年10月1日落成。
1999年6月1日
因城市建設的需要,將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整體搬遷到烈士陵園內,按原樣修建。
2001年9月30日
經市委、政府批准,將烈士陵園整體搬遷到森林公園(現址)。
2009年8月12日
烈士陵園維修改造項目得到立項,我們對烈士陵園進行了重點維修和改造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