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德國社會學家,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國社會學雜誌百年訪問教授。
人物簡介
1944年5月出生於斯武普斯克市的波美拉尼亞鎮。1966 年進入弗賴堡大學學習法律,但在第二學期,他就轉到慕尼黑大學主修社會學、哲學、心理學和政治學。1972 年,貝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PhD),並留校任職。1979年—1981年,貝克擔任明斯特大學(Münster)教授,1981年—1992年,擔任班貝格(Bamberg)大學教授。自 1992 年起,貝克開始在慕尼黑大學任社會學教授,並任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97 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聘請貝克為英國社會學雜誌百年訪問教授。
1980年以來,貝克一直擔任《社會世界》(Soziale Welt)雜誌的編輯。1995年至1997年,貝克曾擔任德國未來委員會的委員。1999年至2006年,貝克擔任的德國研究協會(DFG)自反性現代化研究項目的負責人。
貝克獲得眾多國際獎項和榮譽,如1997年,獲得慕尼黑市文化榮譽獎,1999 年,獲德—英論壇獎,2006年和2007年,貝克分別被義大利的馬利拉塔大學和西 班牙馬德里聯合大學授予榮譽博士頭銜。 貝克的妻子伊莉莎白. 貝克·吉恩斯也是一位社會科學家。
據《南德意志報》2015年1月1日訊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風險社會”概念提出者、德國慕尼黑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與經濟學院社會學教授烏爾里希·貝克教授因心臟病逝世,享年70歲。
研究方向簡介
貝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態問題”、“風險社會”、“自反性現代化”、“個體化”和“全球化”等問題。
他的研究活動包括關於“自反現代化”的社會影響和政治影響的長期的實證研究,這探討了從第一次現代性到第二次現代性轉變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特別是他努力在會學的框架內來分析“世界主義社會” 的矛盾和動力。貝克也為德語社會學貢獻了一些新穎的辭彙,其中包括“風險社會”和“第二次現代性”。
代表作
貝克是一位多產的社會學家,現僅列舉出一些其主要的代表作:
《風險社會:新型現代的未來出路》(1986)
《自反性現代化:在現代社會秩序下的政治、傳統和美學》(1994)
《風險時代的生態政治》(1995)
《重塑政治:全球社會秩序下的自反性現代化》(1996)
《世界風險社會》(1998)
《風險社會及其超越:社會理論的批判性議題》(2000)
《個體化:制度化的個人主義及其社會的和政治的後果》(2002)
《全球時代的權利》(2005)
《全球熱戀:全球化時代的愛情與家庭》(2014年與妻子伊莉莎白·貝克-戈恩塞姆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