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事實上,目前已經幾乎達成了全球性的共識,即我們的氣候正在迅速地發生變化,而且這正是人類活動導致的直接結果。一方面,對於我們還能採取怎樣的措施來減緩由我們造成的損害,存在著廣泛的爭議;另一方面,越來越明確的是,我們的大部分資源必須導向適應新的氣候條件,現在最緊迫的重中之重是談論可生存性,而不再是可持續性。沒有任何一個領域比建成環境——我們大多數與氣候條件的重要互動所發生的舞台——更能夠體現這一點。在這本坦率然而卻通篇充滿積極觀點的《為氣候改變而建造--建造規劃和能源領域面臨的挑戰》中,可持續建築的領袖人物彼得·F·史密斯展開論述了自己的觀點,關於事情可能變化的方式,以及與我們所居住和工作的場所的規劃、設計和建造相關的一切所能發生和必須發生的改變,以避免最糟糕的氣候影響。《為氣候改變而建造--建造規劃和能源領域面臨的挑戰》開篇介紹了氣候變化的科學背景,並且討論了人們廣泛恐懼的嚴重風險,而這些風險在由政治驅動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中並沒有論及。接著他研究了我們將要面對的挑戰,並且基於實戰經驗和案例研究,提出了實用的回應措施,這其中包括防洪措施和抵禦嚴重氣候事件的措施、節能建築改造、分散式發電以及可負擔的零碳住宅的潛力。本書的結尾部分廣泛討論了未來能源供應的選擇。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極具說服力的,並且是——決定性的——實踐讀本,適合於所有與我們現在必須採取的措施相關的人士,以保障人類擁有可抵禦氣候的未來。作者簡介
作者:(英)彼得·F·史密斯譯者:邢曉春陳暉孫茹雁等目錄
中文版序言導論
致謝
第1章為氣溫上升4攝氏度做好準備
第2章氣候變化可能的未來影響
第3章聯合國碳匯交易機制
第4章設定可抵禦氣候住宅的樣板
第5章可抵禦未來氣候的住宅
第6章建築一體化太陽能發電
第7章太陽能、地熱能、風能和水力能
第8章生態城鎮:機會還是矛盾
第9章住宅遺產
第10章非居住建築
第11章社區建築
第12章常規能源
第13章煤炭:黑金還是黑洞
第14章填補能源缺口:城市基礎設施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第15章超越石油的時代第16章一線希望
縮略語表
參考文獻
英漢專業辭彙對照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