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家園辯護

內容介紹

公元前57年,古羅馬第一雄辯家西賽羅從流放地回到家鄉,發現他的宅第已經被對手格洛狄烏斯的煽動策劃所拆毀,並在原址建造了莊嚴的神廟。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西賽羅發表了一篇雄辯演說“Pro Domo Sua”( 為家園辯護),最終說服了氏老院,拆除神廟,恢復他原先的家園。
兩千年後,同樣有過流放命運的33歲匈牙利人,尤納·弗萊德曼(Yona Friedman)丟掉了他在以色列技術大學的教師工作。此前他剛剛參加完1956 年的第十屆國際現代建築大會,並在會上首次提出了“移動建築”需要一個“可變化的社會”理念。這個理念完全來源於居住者的意圖的自由表達強調城市存在的真實原因是一種滿足人們日益頻繁的休閒活動的能力。建築師必須允許人們的自發性建造,同時使這種建造儘可能的“可變”。半個多世紀來,弗萊德曼始終堅持的就是:建築師與其固執己見沉迷於個人感觀的滿足,不如服務於使用者並提供技術和組織上便利。建築應該提供一種“可能性”。這種非精英化的動機引領著弗萊德曼的作品形成以個人自由建造為基礎的靈動形式。
在即將到來的時代,或許只有將那些屬於“個人”的“家園”歸還給使用者,由使用者自主決定隨機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城市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接近美好,“接近天空”。

作者介紹

Yona Friedman生平簡介
1923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
1941-1945 就讀於布達佩斯科技大學
1945-1948 於以色列技術工程學院(Technion)進行再深造
同時擔任建築師工作
1948-1957 從事建築師工作
1956 在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第十屆國際現代建築大會(ICMA)
-用普遍主義方法和對發展的堅定信念向現代主義提出質疑
-首次展出“移動的家”,表達“可持續變化的建築”需要一個“可變化的社會”、一個由居住者決定的住宅與城市規劃的理念。
1958 -創建一個三維跨距的結構原理-“空間之城”
-創建“空中突尼西亞”、“空中巴黎”構想
1958.12 -建立移動建築研究組(MASG),關注建築如何適應現代生活的變化,並吸引了Kuhne, Otto, Ruhnau, Hansen, Frieden等人的加入
-完成了把當地建造技術與現代結構結合的“非洲提議”
1959創建“空中摩納哥”和“空中威尼斯”構想
1959-1960 相關建築項目的著作在日本出版
1960 -建築理論受到黑川紀章(Kurokawa)的關注,黑川在此啟發下提出了螺旋型的“空間城市”的概念
1960-1962 Schulze-Fielitz和Maymont加入研究組;1962年小組結束
1963 - 發展一系列關於“橋鎮”的想法;設計了一個跨越英吉利海峽的大橋項目
-“空間之城”的理論啟發了倫敦的幻想主義計畫“建築電訊”(Archigram),也推動了也推動了六、七十年代日本的“新陳代謝派”(Metabolists):丹下健三(Kenzo Tange)-類似弗瑞德曼理念的項目(1967年在Ymanaschi 交流中心展出);磯崎新(Arata Isozaki)-“生長的”空中建築項目
1975 -為Dubonnet工廠進行項目設計
1979 -為法國Angers的Bergson 高中進行了成熟的“自主設計”實驗——由未來使用者(公眾)所設計的建築
-用連環畫的手法將自己的書《為了科學的建築》轉化為“一種用於建築設計的科學方法”,從而使非專業人士也可以理解並運用這種方法
1979-1987完成了印度馬德里的“簡單科技博物館”,大量使用當地的竹子,實現了“自主建築”基於本土現有材料的想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