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頓首頓首將軍麾下,勤整六師,芟討暴虐,戎馬斯養,罄無不宜,甚善甚善。河山阻限,狼虎當路,雖遣驛使,或至或否,口使引領,告而異。初聞郭公則辛仲治通內外之言,造交遘之隙,使士民不協,奸釁並作,聞之諤然,為增忿怒。校尉劉堅、皇河、田買等前後到荊,得二月六日所起書,又得賢兄貴弟顯雍及審別駕書,陳敘事變本末之理,知變起辛、郭,禍結同生,追閼伯、實沈之縱,忘《棠棣》死喪之義,親尋干戈,僵死流血,聞之哽咽,若存若亡。乃追案書傳,思與古比。昔軒轅有涿鹿之戰,周公有商、奄之軍,皆所以翦除災害而定王業者也,非強弱之爭,喜怒之忿也。是故滅親不為尤,誅兄不傷義也。今二君初承洪業,纂繼前軌,進有國家傾危之慮,退有先公遺恨之責,當惟曹氏是務,不爭雄雌之勢,惟國是康,不計曲直之利,雖蒙塵垢罪,下為隸圉,析入污泥,猶當降志辱身,方以定事為計。何者?夫金木水火,以剛柔相濟,然後克得其和,能為民用。若使金與金相迕,<與火>火相爛,則ㄡ然摧折,俱不得其所也。今青州天性峭急,迷於目前,曲直是非,昭然可見。仁君智數弘大,綽有餘裕,當以大包小,以優容劣,歸是於此,乃道教之和,義士之行也。縱不能爾,有難忍之忿,且當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後,乃議兄弟之怨,使記注之士,定曲直之評,不亦上策邪?且初天下起兵,以尊門為主。是以眾寡喁喁,基不樂袁氏之大也。今雖分裂,有存有亡,向然景附,未有革心。若仁君兄弟能悔前之謬,克己復禮,以從所驩,則弱者自以為強,危者自以為寧,誠欲戮力長驅,共獎王室,雖亡之日,猶存之願,則伊周不足參,五伯不足六也。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況我同盟,復能戮力為君之役哉!則是太公墳壠,將有污池之禍。夫人弱小,將有滅族之變。彼之與此,豈可同日而論之哉!且行違道以自存,猶尚不可,況失義以自亡,而遺敵之禽哉。此韓盧、東郭自困於前,而遺田父之獲也。昔齊公孫灶卒,晏子知子期之不免也。故曰二惠競爽猶可,又弱一個,姜氏危哉!表與劉左將軍及北海孫公佑共說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今整勒士馬,憤踴鶴立,冀聞和同之聲,約一舉之期,故復遣信,並與青州書。若其泰也。則袁族其與漢升降乎!若其否也,則同盟永無望矣。臨書愴恨,不知所言,劉表頓首。(章樵注本《古文苑》十,韓元吉本無。又見《後漢·袁紹傳》,注引《魏氏春秋》,章懷云:「書見《王粲集》」。又見《魏志·袁紹傳》注引《魏氏春秋》。並有刪節。)
相關詞條
-
荊州[湖北省地級市]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90萬(2017年),下轄荊州區...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劉駿[南朝宋孝武帝]
宋孝武帝劉駿(430年―464年),字休龍,小字道民,宋文帝劉義隆第三子,宋明帝劉彧異母兄。南朝劉宋第五位皇帝(453年—464年在位)。初封武陵王,素...
生平經歷 為政舉措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
劉義恭
劉義恭(413年-465年),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武帝劉裕第五子,宋少帝劉義符、宋文帝劉義隆之弟。生母袁美人。 劉義恭初封江夏王,在文帝朝歷鎮南豫州、南...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元兇[劉劭別稱]
劉劭(424年-453年),字休遠,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宋文帝劉義隆長子,宋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彧長兄。皇后袁齊媯所生。 劉劭六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在太子位...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劉劭[南朝宋第四任皇帝]
劉劭(424年-453年),字休遠,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宋文帝劉義隆長子,宋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彧長兄。皇后袁齊媯所生。 劉劭六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在太子位...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劉姓郡望
象其他大姓一樣,劉姓郡望的出現、形成、演變和統一,也經過了從魏晉到唐宋近千年的漫長歷史過程。劉姓的郡望,無疑是在兩漢各支劉氏皇族的基礎上形成的。
郡望介紹 分類 -
袁顗
袁顗(420年—466年),字景章,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出身陳郡袁氏,南朝宋大臣,吳郡太守袁洵之子。 初為豫州主簿,累遷晉陵太守,襲南昌縣子。大...
人物經歷 史書記載 家族成員 -
劉義隆[歷史人物]
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宋少帝劉義符...
生平經歷 為政舉措 歷史評價 個人作品 家族成員 -
劉延孫
劉延孫(411年-462年7月24日) ,彭城呂縣(江蘇銅山縣)人,劉道產之子,南朝宋名臣。 初任徐州主簿、舉為秀才。曾任彭城王劉義康的司徒行參軍,後轉...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家庭成員 史書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