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日本福島核能電廠事故後,媒體喜歡說「聞『輻』色變」,弄得民眾如驚弓之鳥,表象之一是搶購鹽(以為可防治從兩三千公里外的福島飄來輻射)。
本書解釋核能與輻射的正確知識,袪除正在污染社會的「核能輻射恐慌」。
作者介紹
林基興
現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研究員
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小組」主席
學歷:台大工程學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工程博士
經歷:台大化工所兼課
行政院資訊發展推動小組委員
著作:《電磁恐慌》
《風雲100:我國百年科技大事紀》
《天花之死》(100.05.01 由台灣商務出版)
作品目錄
作者序 眾口鑠金?眾志成城?
一、輻射常識
1. 輻射是什麼?
2. 天然與人為的輻射
3. 輻射的健康效應
4. 民眾害怕輻射:主因是媒體渲染
5. 高輻射地區並沒更危險
6. 輻射劑量規範
二、核能發電
1. 核能發電的原理
2. 核能電廠的安全設計
3. 世界核能發電趨勢
4. 我國核能電廠
三、解析國際核能事故
1. 美國三哩島
2. 蘇聯車諾比
3. 日本福島
四、自然現象與人為後果
1. 天然核反應器
2. 全球暖化
3. 酸雨
4. 空氣污染
5. 能源安全
6. 「1公克鈾 = 3噸煤 = 600加侖油」
五、巨觀人生風險
1. 車禍風險
2. 火災風險
3. 國人十大死因
4. 權衡風險與利益
5. 為風險定量
六、核能安全事宜
1. 廠址安全性(耐震、抗海嘯)
2. 核能發電與核彈關係很遠
3. 防禦恐怖攻擊
4. 核能電廠沒增鄰近致癌率
5. 秘雕魚(畸形魚)
6. 輻射屋
7. 蘭嶼貯存場
8. 放射性廢棄物
七、反對核能之因:誤解
1. 「萬年無解的難題」?
2. 「核能電廠無法100%安全」?
3. 「核能電廠像核彈一樣爆炸」?
3. 「留給後代什麼」?
4. 找不到存放場址?
5. 反核者的理性與核能知識
6. 「瘋綠電」
7. 民眾的憂鬱來自誤
八、回顧「核四再評估」
1. 院長錯誤的宣示
2. 再評估報告
3. 澄清反核的說辭
4. 放在蘭嶼的低放射性核廢料
5. 贊成續建核四的理由
6. 院長被「綠色和平」誤導
7. 「非核家園」
九、名人與媒體的影響力
1. 演戲:「中國症候群」
2. 催逼台灣的名人
3. 媒體揉捏民眾認知
4. 科學(而非愚昧)引導人生
5. 不理性恐慌的傷害遠大於輻射
6. 眾口鑠金:為何將核能逼上絕路?
7. 攻擊稻草人術
十、民調與輿論
1. 民意如用字
2. 科學議題:以民調當政策?
3. 英人:沒懂到足以提出意見
4. 正確科學先於政治決定
5. 澄清環保人士的話
十一、同理心
1.認知差異:風險意識
2.堅持己念?更新思維?
3.團體的力量:大家分攤風險
十二、總結—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1.國人需要瞭解風險
2.「溝通」有其極限
附錄一 有用的輻射知識
附錄二 專家出馬:美國經驗
附錄三 可發電的核廢料
附錄四 發電原料大觀園
附錄五 輻射的套用
附錄六 國際相關組織
附錄七 培育核工人才
附錄八 我國核能大事記
附錄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