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 169 |
拉丁目名: | LEPIDOPTERA |
中文目名: | 鱗翅目 |
中文科名: | 毒蛾科 |
拉丁科名: | Lymantriidae |
中文亞科: | 古毒蛾亞科 |
拉丁亞科: | Orgyinae |
中文屬名: | 台毒蛾屬 |
拉丁屬名: | Teia |
拉丁種名: | ericae |
定名人: | (Germar) |
年代: | 1818 |
中文名: | 灰斑台毒蛾 |
ogenus: | Orgyia |
原始文獻: | Ins. Eur , 8: 17. |
模式產地: | Belglen, Finnland. |
俗名: | 灰斑古毒蛾、沙棗毒蛾。 |
生境: | 在東北,幼蟲在植物葉下、石塊下和灌木叢中作繭化蛹。寄主植物 柳、楊、楊梅、山毛櫸、櫟、鼠李、薔薇、杜鵑、檉柳、沙棗、花棒、沙冬青、豆類等。 |
國內分布: | 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陝西(太白山),甘肅(康縣),青海(西寧),寧夏(銀川)。 |
國外分布: | 歐洲。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卷 鱗翅目 毒蛾科:158-159 |
形態特徵
成蟲
雌雄異型。雌蛾無翅,體粗壯,長10-16mm,體寬4-9mm,體密布灰白色絨毛;雄蛾有翅,體長8-11mm,翅展21-30mm,體黃褐色。前翅赭褐色,有3條深褐色橫線,外線褐色,鋸齒形,亞端線褐色,不清晰,與外線近平行,前緣有一近三角形紫灰色斑,其外緣有一清晰白斑,緣毛淡黃色。後翅深赭褐色,緣毛淺黃色。卵
白色,鼓形,直徑約1mm,中央有一棕色凹點。幼蟲
體色和體長在生長過程中變化較大,初孵幼蟲為黑色,老熟幼蟲為黃綠色,且各節有明顯的橘黃色瘤,瘤上生有淡灰色長毛。腹部1-4節,每節背面有一個淡黃色或淺黃色刷狀毛束,方向向上且與體軸垂直,前胸背面前緣兩側和腹部第8節背面各有一對黑色長毛束,頭、足、背線均黑色。蛹
圍蛹,雌蛹紡錘形,淡黃褐色,長約13-15mm;雄蛹圓錐形,黑褐色,長約8-10mm。繭
卵圓形,長9-15mm,灰白色絲繭,雌繭一端有交尾孔。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2代,以卵在繭內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剛孵化的幼蟲在繭內停留5-7天后從繭一端的交尾孔鑽出,取食繭附近嫩葉,或吐絲下垂隨風飄移分散取食。6月中下旬,老熟幼蟲在枝幹處結繭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第一代成蟲羽化、交尾、產卵,雄蟲的羽化比雌蟲早1周左右。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蟲出現,8月中下旬化蛹,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第二代成蟲羽化,交尾後產卵越冬。卵期8-14天(越冬卵8個月左右);幼蟲期18-42天,一般30天左右,蛻皮4-5次;蛹期11-14天;成蟲壽命雄1-3天,雌7-9天。雄蛾白天活動,尋找雌繭,在雌蛾繭外通過交尾孔與繭內雌蛾交尾。雌蛾一生都在繭內,翅退化,失去飛行能力。雌蛾的性引誘能力很強,能在繭內誘惑雄蛾前來交尾。每隻雌蛾產卵104-415粒,多為250粒左右。第一代幼蟲孵化較整齊,第二代幼蟲孵化不整齊。幼蟲有吐絲下垂飄蕩、借風轉移及受驚後頭向腹部捲曲、落地的習性。
防治方法
(1)人工摘繭法:灰斑台毒蛾在植株上結繭後,人工摘除繭殼集中消滅。(2)誘捕法:取雌蛾的成蟲置於誘捕器中,誘殺雄蛾。
(3)化學防治:灰斑台毒蛾幼蟲比較集中時噴施8000倍的20%滅幼脲1號膠懸劑或2000倍的20%菊殺乳油,殺蟲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