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灰冕鶴](/img/e/9d5/nBnauM3X0UDMxADMxQTN4UDN1MTM4EzM4gTO0IjMwAzMxAzL0U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非洲戴冕鶴分為東非冕鶴(BalearicaregulorumEastAfricanCrownedCrane)和西非冕鶴(BalearicapavoninaWestAfricanCrownedCrane),二者的不同之處是東非冕鶴羽色較淺,又叫“灰冕鶴”;西非冕鶴遍體黑羽,因而又叫“黑冕鶴”,但是兩種鳥都長有美麗的金色羽冠。
傳說
在非洲廣泛地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土著酋長在沙漠裡迷了路。他饑渴難耐,對生存幾乎絕望了。這時飛來一群大鳥,在他頭上盤鏇長唳,似有引導之意。他就朝著鳥群飛去的方向前進,終於回到了綠洲。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國王製造了許多金王冠並親手戴在這種鳥的頭上,而且當眾宣布所有的子民都要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這種鳥。但以後很多貪婪的人為了奪取金冠而大肆獵殺這種鳥,國王的恩賜反而造成了這種鳥的災難。了解這一情況後,國王請來一位巫師,用法術把鳥頭上的金冠變成了羽冠,永遠戴在頭上,使它成了給非洲大陸最熠熠生輝的鳥。這種鳥也因此得名“戴冕鶴”。
分布
灰冕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在樹上築巢的鶴類,分布於烏干達、肯亞南部與辛巴威北部之間以及莫三比克北部,是烏干達的國鳥。
外形特徵
![灰冕鶴](/img/f/305/nBnauM3X2YTNyYzN1MDMxYDN1MTMwkDNwkTM0MTNwAzMxAzLzA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灰冕鶴體長約l27cm,顏色比黑冠鶴淺,頸部更淺,體羽淡藍灰色,體態幾乎與黑冠鶴相同,頭上有閃耀的羽冠,兩頰的斑紋白色,帶有粉紅斑點,紅色的肉垂很明顯。灰冕鶴區別於多數鶴的是,其築巢於樹上,喙短而肥。
灰冕鶴高1米及重3.5公斤。身體羽毛主要是灰色的。雙翼大部份為白色,也有多種不同的顏色。頭部有一束金羽毛冠。面部兩側白色,喉上有一個鮮紅色的氣囊。喙相對較短及呈灰色,腳是黑色的。雄鳥及雌鳥相似,但雄鳥稍大。幼鳥較為灰色,面上長有絨毛。
亞種
灰冠鶴其下有兩個亞種:東非的B.r.gibbericeps分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經烏干達及肯亞至南非東部,它們面部無毛的地方較多;另一個是指名亞種的B.r.regulorum,分布在安哥拉以南至南非。習性
灰冕鶴與近親的黑冕鶴都是唯一能在樹上棲息的鶴,它們擁有較長的後趾來抓住樹枝。由於這種習性,所以很少相信較為細小的冕鶴屬並不怎么像鶴科的祖先。灰冕鶴的示愛方式包括跳舞、鞠躬及跳起。它們可以膨脹紅色的喉囊來大叫。
灰冕鶴的鳥巢底是以草及其他植物鋪成,再以濕地植物圍邊。它們每次會生2-5隻蛋。雙親均會負責孵化,孵化期為28-31日。雛鳥於56-100日大時會換羽。
灰冕鶴主要吃草的種子、昆蟲、爬行類、細小的哺乳動物及其他無脊椎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