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火神派扶陽臨證備要》共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基礎篇,就火神派源流、陽主陰從論(涉及基礎理論16篇之多,是系統了解與學習火神派學術思想的重要理論依據)、鄭欽安陽虛辨證學、鄭欽安治陽虛之理法方藥四個方面的內容,特別是鄭欽安陽虛辨證與理法方藥,從鄭欽安醫學三書中進行歸納及總結,多用鄭欽安之原文,突出鄭欽安陽虛辨證與理法方藥之學術思想體系。下篇治療篇,把鄭欽安《醫法圓通》中的67種病證,歸納合併為37種病證,每一種症證分為概論、陽虛辨證、治法、方藥、圓通套用、評按或解說、醫案介紹、按語8個方面,基本內容以鄭欽安《醫法圓通》內容為基礎,特別突出鄭欽安陽虛辨證思想與體系,把鄭欽安臨床治療理法方藥體系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圓通套用”一節內容,突出介紹了火神派眾多醫家如何套用扶陽學術思想與經驗,是本節內容精華之處;“醫案介紹”以吳佩衡、范中林、李可及唐步祺等的經驗為主,從臨床方面驗證了鄭欽安扶陽學術思想理論與臨床價值。
《火神派扶陽臨證備要》是研究與學習火神派學術思想和學術流派的重要文獻資料,也是火神派扶陽學習者不可多得的臨證參考書,適用於各級中醫藥人員、醫學院校學生以及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上篇 基礎篇
一、火神派源流
二、陽主陰從論
三、鄭欽安陽虛辨證學
四、鄭欽安治陽虛之理法方藥
下篇 治療篇
一、心病不安(附:驚悸)
二、肺病咳嗽
三、肺痿肺癰
四、胃病不食(附:胃痛)
五、脾病嘔吐泄瀉
六、肝病筋攣
七、腎病腰痛
八、頭痛
九、目病
十、耳病腫痛(附:眩暈)
十一、鼻流清涕
十二、唇口紅腫(附:舌腫、舌痛、 重舌、舌強、舌麻、舌木、舌縮)
十三、齒牙腫痛
十四、口臭(附:口苦、口酸、口辛、 口甘、口淡、口糜)
十五、喉蛾
十六、兩手膀臂痛
十七、心痛
十八、臍痛(附:疝證)
十九、遺精
二十、大便不利
二十一、小便不利(附:淋證、赤白濁)
二十二、膝腫痛(附:腳氣)
二十三、喘證
二十四、汗證
二十五、不臥(附:健忘)
二十六、痢證
二十七、呃逆(附:反胃)
二十八、癲狂(附:厥證;譫語)
二十九、脹滿(附:中食)
三十、中風(附:中痰)
三十一、脫肛(附:痔瘡)
三十二、血症門(吐血、鼻血、牙血、 毛孔血、耳血、二便血)
附 七絕二首
三十三、發斑
三十四、虛勞(附:痿躄)
三十五、女科門(附:求嗣約言; 妊娠;妊娠產後諸疾約言)
三十六、小兒諸疾約言(附:小兒抽掣; 鼻孔扇動)
附 不解說
三十七、外科約言
附錄 方劑索引(按筆畫檢索)與歌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