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其由一個大型電動機驅動,使6~10根槍管高速運動裝填彈藥並發射,用一條5000發的彈鏈給彈。
研發歷史
120年前,美國人理察·J·加特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把轉輪機槍,與火神炮不同,加特林機槍比較原始,使用人手攪動機械結構,而且只能被稱為槍,而非炮。加特林機槍因其複雜的機械,最後被真正意義上來復結構的馬克沁機槍取代。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些專家發現來復結構不適用於高射速機炮,美國便展開了“火神計畫”研發新技術,後來便看見了在博物館中的加特林機槍。經改進,射速已提升至每分鐘6000發。
結構性能
與機槍不同,火神式機炮使用的是4厘米口徑小型重鈾炮彈,發射後可與空氣磨擦燃燒,且質地堅硬。
火神機炮由於是轉輪結構,使炮彈大小不會影響射速。然而來復結構若發射的彈藥過大,槍機也相應增大大,降低了靈活性和機動性。
作戰套用
目前,火神式機關炮主要裝載於A10疣豬戰鬥機上。 據說,飛行員只要把扳機輕輕一按,射出的100發彈藥就象直線一般穿透坦克,並燃燒。
可以看得出, 加特林機槍主要是用於航空, 因為戰機飛行速度快, 每次射擊的時間通常不到1秒鐘, 為了有效的命中並摧毀目標, 就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最大可能的發射足夠數量彈藥, 用速度來彌補精度.
反過來, 裝備給步兵就非常不合適.
首先, 步兵極其有限的運載能力, 會把加特林機槍笨重的缺點進一步放大;
其次, 步兵根本用不到如此高的射速(誰會排著隊等你把1000多發子彈打完?), 射速高並不一定威力就大. M134的口徑只有7.62mm, 對付像悍馬一類的目標都比較吃力, 如果換成12.7mm的 M2HB白朗寧, 一個連射基本就殘了. 而對付單兵目標, 精準急促的點射更為有效;
最後, 加特林驚人的彈藥消耗量也是步兵所承受不起的, 加特林最大的優點在這裡反而成為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