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和國內配套投資興建的我國火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研究機構。1989年通過立項論證,1992年獲準邊建設邊對外開放,1995年通過國家驗收。2003年第一次參加工程與材料領域的2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被評為“優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2004年,榮獲“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先進集體”。2008年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獲優良。2013年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獲優秀。

簡要概況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和國內配套投資興建的我國火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研究機構。1989年通過立項論證,1992年獲準邊建設邊對外開放,1995年通過國家驗收。2003年第一次參加工程與材料領域的2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被評為“優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2008年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獲優良。2004年,在“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實施二十周年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實施五周年紀念大會”上,實驗室榮獲“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先進集體”。在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為總結國家重點實驗室20年建設成就而完成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運行分析與發展報告——成就篇》(《中國基礎科學》,2006年第1期)的“構建自主創新平台,提升國家科技競爭能力”欄目中指出,“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火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已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基地和學術中心”。

歷史沿革

1987年,提出建設國家火災研究中心的建議

1989年,“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批准立項

1990年,實驗室奠基,李鵬總理為實驗室題名

1992年,中國科學院批准“邊建設、邊開放”

1995年,通過國家驗收

1996年,入選“九五”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1997年,與香港共建的大空間火災實驗廳落成,李鵬總理題詞

199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進入“985”重點大學建設計畫

2001年,973火災項目批准立項,范維澄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

國家科技奧運火災安全項目立項

2002年,入選“十五”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2003年,被評為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

進入教育部高水平大學(985工程二期)

2004年,榮獲“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先進集體”

2005年,成功舉辦第八屆國際火災科學大會

2006年,范維澄院士當選國際火災研究機構首腦論壇(Forum)副主席

2007年,“安全科學與工程”入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2017年9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掛靠單位。

科研支撐

實驗室由科研樓、火災特殊實驗樓、實驗二樓、大空間建築火災實驗廳和室外試驗場構成,共投資3000萬人民幣,近50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實驗室分設建築火災、森林火災、工業火災、火災化學、光電技術、計算機模擬與理論分析六個研究室。現任實驗室主任范維澄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為兩院院士閔桂榮教授。實驗室實行主任負責制,學術委員會對學術進行指導,下設有火災科學編輯部,實驗條件部以及辦公室。

設立有8個研究室:

建築火災研究室

森林與城市火災安全研究室

工業火災研究室

火災風險評估研究室

火災化學研究室

火災監測監控研究室

清潔高效滅火研究室

計算機模擬研究室

1.

建築火災研究室

2.

森林與城市火災安全研究室

3.

工業火災研究室

4.

火災風險評估研究室

5.

火災化學研究室

6.

火災監測監控研究室

7.

清潔高效滅火研究室

8.

計算機模擬研究室

學術團隊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2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員41人,包括院士1人,“千人計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4人(優秀2人)、百千萬人才計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8人,全國優秀百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1人,安徽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王寬誠青年人才獎獲得者2人,正高職稱19人、副高職稱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7人。

實驗室面向國家火災安全重大需求和世界火災科學前沿,研究火災動力學演化規律和火災防治關鍵技術,培養優秀人才,攀登世界火災科學高峰,為實現國家火災安全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創新貢獻。

研究方向

可燃物熱解及著火規律

室內火蔓延規律及突變(轟燃、回燃、滾燃等)形成機理

建築(如大空間、高層、隧道、捷運等)內的火災發展及煙氣流動規律與控制技術

緊急條件下人員疏散規律

建築火災安全評估及性能化設計方法

1.

可燃物熱解及著火規律

2.

室內火蔓延規律及突變(轟燃、回燃、滾燃等)形成機理

3.

建築(如大空間、高層、隧道、捷運等)內的火災發展及煙氣流動規律與控制技術

4.

緊急條件下人員疏散規律

5.

建築火災安全評估及性能化設計方法

研究目標

以受限空間建築火災為中心,探索火災的發生、發展規律;煙氣的輸運規律;緊急條件下建築物(群)內人員的疏散規律等,為建築火災性能化設計方法提供科學依據。

火災科學是自1985年以來國際上興起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火災的孕育、發生和蔓延過程包含流體流動、相變、傳熱傳質和化學反應,是涉及物質、動量、能量和化學組分在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下相互作用的三維、多相、多尺度、非定常、非線性、非平衡態的動力學過程,災害的規律涵蓋確定性和隨機性,火災防治的基礎研究涉及致災因素與人、材料、環境、人為干預因素的相互影響。火災科學是一個科學問題集中、創新餘地巨大,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及科技進步密切相關的有長久生命力的研究方向。

師資隊伍

主任 范維澄院士
常務副主任 張和平教授
副主任 孫金華教授、劉乃安教授
建築火災研究室 主任:楊立中教授 成員:霍然教授、張和平教授、李元洲副教授、張瑞芳副教授、鄧志華、王浩波
森林與城市火災研究室 主任:劉乃安教授 成員:周建軍教授、宋衛國教授、姚斌副教授、朱霽平副教授、曾文茹、張林鶴
工業火災研究室 主任:孫金華教授 成員:紀傑副教授、王青松副教授
計算機模擬研究室 主任:范維澄院士 副主任:汪箭教授、 蔣勇教授 成員: 邱榕副教授、吳超鵬
火災風險評估研究室 主任:陸守香教授 成員:王昌健
火災化學研究室 主任:胡源教授 成員:桂宙副教授、宋磊
火災監測監控研究室 主任:張永明教授 成員:劉申友副教授、趙建華副教授、方俊、劉炳海、王進軍
清潔高效滅火研究室 主任:廖光煊教授 成員:秦俊教授、王喜世副教授、宗若雯副教授
辦公室 主任:陳軍 成員:楊萍玥
中科院熱安全技術研究中心 主任:范維澄院士 副主任:張和平教授、姚斌副教授 成員:周曉冬

實驗設備

火災早期特性實驗台

火災早期特性試驗台如圖所示,整體框架全部由不鏽鋼型材和板材焊接構成,採用平面集熱式發熱爐體,可升降式樣件實驗平台,加熱時產生的熱輻射可以模擬火災環境下的熱輻射。設計目的是實現輻射源能夠模擬各種輻射熱流變化趨勢的工況,包括不同大小的恆定熱流以及不同升降方式的變化熱流。測量參量包括三大部分:一個是關於實驗本身的測量,包括試樣的表面、內部溫度以及質量損失速率;第二個是煙氣的測量,包括煙氣的溫度、流量和成份;第三個是關於火焰的測量,包括火焰的溫度、影像面積、以及火焰的熱輻射通量。

大空間火災實驗台

基本建設情況:

USTC/POLYU大空間火災實驗廳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同投資建造,大空間火災實驗廳主體於97年6月完成建設,其總體尺寸為30.6m(長)×18.4m(寬)×30.6m(高),內部淨尺寸為22.4m×12.0m×27.0m。

2001年,“大空間火災綜合實驗平台的研製及套用”項目通過了由安徽省科技廳組織,中國工程院周世寧院士主持的專家鑑定;並於2002年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要套用:

一、研究方面:提供火災安全工程研究的基礎設施;進行大型排煙、通風、火災探測、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研究;比較不同火災過程的理論及燃燒模型;提供合適的大空間建築火災安全工程設計。

二、 教學方面:提高學生的實驗水平及科研能力;進行實驗教學。

三、社會技術服務方面:評估大空間建築火災安全工程設計和技術的有效性;開展大空間建築的通風及排煙設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