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橋鎮

灣橋鎮

灣橋鎮位於大理市西北部,距下關25.5公里,距大理古城11.5公里,南鄰銀橋鎮,北與喜洲鎮接壤,214國道和大麗公路橫穿全境,沿大麗公路驅車20分鐘既可到達下關。鎮轄區國土面積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538畝。灣橋鎮位於大理市西北部,自然風光秀麗,西靠蒼山,東臨洱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交通便利。灣橋鎮地形西高東低,位於蒼山與洱海之間的寬谷平壩區,鎮轄區內最高點是蓮花峰,海拔3959米,最低點是洱海邊,海拔1974.31米。周保中故居在大理市灣橋鎮灣橋村委會上灣橋自然村,是1987年省人民政府頒布的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1997年4月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命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保中故居現有占地20.5畝,現建有陳列室、塑像、大門、道路鋪設、展品、圖片展120張,實物90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8件。

基本信息

概述

灣橋鎮灣橋鎮

灣橋鎮位於素有“東方日內瓦”之稱的大理市西北部,自然風光秀麗,西靠蒼山,東臨洱海,交通便利。距下關25.5千米,距大理古城11千米,南鄰銀橋鎮,北與喜洲鎮接壤,214國道和大麗公路橫穿全鏡。是大理市白族聚居地之一,其歷史文化豐富,是明代文人楊黼先生和民族英雄周保中將軍的故鄉。建有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中園,境內白族本土文化濃厚,名勝古蹟眾多,有蒼山小雞足、保和寺、羅剎閣、古生戲台、鳳鳴橋和桂樓祠等,自然資源豐富,是盛產優質米、優質烤菸、早熟大蒜和優質奶牛的魚米之鄉。鎮轄區國土面積63.4平方公里,位於東經100°00′5″至100°09′08″; 北緯25°44′48″至25°49′22″之間,轄灣橋、雲峰、甸中、石嶺、中莊、上陽溪、向陽溪7個村民委員會,26個自然村,74個農業社,2006年財政收入826萬元,農業人均純收入3898元。

灣橋鎮地形西高東低,位於蒼山與洱海之間的寬谷平壩區,鎮轄區內最高點是蓮花峰,海拔3959米,最低點是洱海邊,海拔1974.31米。東西最大橫距13千米,南北最大縱距8.8千米,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受西南季風控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0.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8.7℃ ,年均降雨量1080㎜。

2006年底全鎮總人口25915人,農業人口24588人,非農業人口1327人,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比例是95:5,其中,白族24106人,占93.5 %,漢族1537人,占6.0%,其它民族135人,占0.44%,人口密度1074人/平方千米。鎮政府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組10人,以及辦公室4人,各行政村設有治保、調解主任1人,專乾1人,轄區內有灣橋派出所,幹警9人,每個村委會有警務室,民警2人,每個社以社長為信息、調解員,設有鎮武裝部人員2人,村設有武警幹事1人,全鎮8個民兵組。

全鎮有耕地面積18108.2畝,農業人口24588人,地均耕地面積0.736畝,其中:水田17537.43畝,旱地570.77畝;土壤多以砂壤土為主,在大麗路以及湖濱一帶多是膠泥性土壤。適宜栽種的糧食作物有:水稻、蠶豆、小麥、大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烤菸、大蒜、大莢豌、冬瓜、辣椒、白菜、甜莢豌等以及所有花卉和林木。

基礎設施

灣橋鎮灣橋鎮

水利:2007年全鎮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575萬元,比上年增50%。全鎮新建人畜飲水工程3件,工程量18000米,投資230萬元,解決11000人飲水困難,到2007年止全鎮100%完成人畜飲水;完成農田水利建設工程15件,工程量15000米,預計投資750萬元,改善灌溉面積4500畝。

五通情況:灣橋鎮7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都實現了五通,即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話和通廣播電視,復蓋率達100%。

能源建設:建有沼氣池1652口,完成“一池三改”738口,安裝太陽能農戶1893戶,占全鎮農戶數32.2%。

集貿市場:灣橋鎮建有一個農貿綜合市場,一個百貨市場,各個自然村都自然形成小的農貿市場,能基本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

道路情況:214國道和大麗路橫穿灣橋鎮境內,26個自然村都通路,已經硬化的村莊道路11條,硬化率達42.3%,道路排水暢通,硬化的道路都栽種行道村。

環衛設施:現有公廁11座,垃圾池87個,有一個垃圾周轉站,鎮政府聘請垃圾收處員37人,河道管理人6人,灘地協管員5名,垃圾清運車一輛,負責全鎮範圍的垃圾收集、清運。

農村經濟

灣橋鎮灣橋鎮

2006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4618萬元,同比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8004萬元,增長7.6%;第二產業完成39906萬元,增長11.8%;第三產業完成16708萬元,增長9.7%。一、二、三產業比重為34:46:2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98元,同比增長6%。財政總收入完成826萬元,同比增長76萬元,增長10.1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46萬元,同比增長7.69%。

2006年全鎮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27430畝,糧經作物比例63:37。其中:大蒜5500畝,產值2750萬元;大莢豌1500畝,產值375萬元,烤菸3062畝,產值552萬元,常規蔬菜4338畝,產值1085萬元,水稻13500畝,蠶豆9500畝,畜牧業產業穩步發展,2006年奶牛存欄達5500頭,鮮奶產量達10822噸。林權制度改革全部完成,完成義務植樹7.8萬株,實有勞動力14156人,從事二、三產業6124人,實現勞動力轉移1396人。

文化教育

全鎮文化站1個,藏書3000冊,圖書流通數量2500冊,村級黨員活動室7個,村文化活動室18個,業餘文藝宣傳隊46隊,有線電視復蓋率100%,廣播復蓋率100%。

全鎮有各類科技員28人,中職10人,比例35.7%,初級18人,比例64.3%。

人文地理

灣橋鎮灣橋鎮

灣橋鎮位於大理市西北部,自然風光秀麗,西靠蒼山,東臨洱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交通便利。是大理市白族聚居地之一,其歷史文化豐富,是明代文人楊黼先生和民族英雄保中將軍的故鄉。建有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中園,境內白族本土文化濃厚,名勝古蹟眾多,有蒼山小雞足、保和寺、羅剎閣、古生戲台、鳳鳴橋和桂樓祠等,自然資源豐富,是盛產優質米、優質烤菸、早熟大蒜和優質奶牛的魚米之鄉。

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保中故居

周保中故居在大理市灣橋鎮灣橋村委會上灣橋自然村,是1987年省人民政府頒布的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1997年4月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命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保中故居現有占地20.5畝,現建有陳列室、塑像、大門、道路鋪設、展品、圖片展120張,實物90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8件。

文物古蹟

鳳鳴橋——坐落在灣橋鎮古生村北,建於明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生戲台——坐落在灣橋鎮古生村,建於明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保和寺——建於唐朝,是南詔十八代國王,歷史上修造了36寺,18庵,以傳播佛教文化為主體的寺廟群體有二十四景,目前,保和寺還尚存有蒼天古樹,松柏、木蓮花、墓碑等。

羅剎閣——聳立於蓮花峰麓,上陽溪村頭,塔坡山洞口的三個岩石上,現已幾百年的歷史,這個洞關著專吃童男童女眼珠子的妙香古國國王——羅文秀。

羅文秀是一個人身雞嘴的孽畜。他不顧人民的死活,把勤勞勇敢的白族人民推向黑暗,投入墳墓。羅文秀太霸道,百姓才叫他羅剎。

桂樓池——楊黼(故居)

楊黼,字桂樓,號海上仙翁,道號存城道人,生於元末一三七O年,生活於明初,卒於一四五六年,享年八十六壽,是大理市灣橋鎮向陽溪村人。是一位白族著名學者,他學識淵博,對五經六藝、天文天象有精通的研究,對天地萬物,能預卜事物的發生和變故,他自幼酷愛詩書畫,“山花碑”是他對白族文學的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