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師範學校

瀘州師範學校

四川省瀘州師範學校(原川南師範)位於瀘州市城南永豐橋畔,是一所歷史悠久、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中等師範學校,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01年的川南經緯學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瀘州師範學校 瀘州師範學校

瀘州自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至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2年)劉整降元以前,一直是潼川府路的省府,四川南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南宋大理學家、四川省蒲江縣人魏了翁到瀘州任潼川路提點刑獄公事。十年後遷直秘閣知瀘州,主要負責管理潼川府路安撫司公事。

他在瀘州興建的“鶴山書院”,清代雍正年間重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再次得到重建,培養地方人才。

四川省瀘州師範學校(原川南師範)位於瀘州市城南永豐橋畔,是一所歷史悠久、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中等師範學校。 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一九O一年的川南經緯學堂,是在當時維新運動推動下創辦起來的一所“新學”,是全川把書院改為學堂的第一所學校。

學校成就

一九O二年,經緯學堂改名川南師範學堂,為當時下月南道所轄廬州、資州、敘州府、永寧州四屬二十五縣所共有,學生考送和經費籌辦均來自各縣,是川南唯一的師範學校。學堂既得風氣之先,嚮往新思想的青年亦多來就學。校內曾組織“輸送學社”,灌輸民主革命思想,部分學生後來加人“同盟會”,如黃復生、謝持、黃方、曹叔實、陳漱雲,還有初系同盟會會員後為共產黨員的吳玉章等,他們積極參加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鬥爭。辛亥革命後,遵當時教育部的規定,於一九一三年正名為“川南聯合縣立師範學校”,此後有一段時間易“聯立”為“共立”。 “代英高亮節,更樹馬列根。”(弓舊吳玉章同志為廬州師範建校六十周年題詞)一JU二一年,悍代英同志來川主持川南師範校務,先後作教務主任、校長直至一九二三年初。他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膽略與氣魄,大刀闊斧地革除封建教育弊政,倡導新民主主義。

2002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原瀘州教育學院、四川省水利機電學校、瀘州師範學校合併升格為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