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瀂港鎮在市南十五華里,是蕪湖的南大門。它既是蕪湖的屏障,又是通往繁昌、南陵的關津,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留下許多戰爭遺蹟,供後人憑弔。
唐末天下紛爭,軍閥混戰。楊行密派大將孫端、台蒙先後在瀂港河建築五道堰,節節攔蓄江水、提高水位,保證了軍糧運輸,終於戰敗趙煌和孫儒。因為台蒙使用時間長,所以後世稱“台蒙五堰”。
南宋德祐(公元一二七五年)正月,為了抗擊元兵南侵,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來瀂港督師。這時正是冬季,青弋江水淺不能通航,皖南大後方軍糧不能運來。為了保證糧道暢通,堅持長期鬥爭,文天祥即布置修復五堰,引江水倒灌以提高水位。將士們在冰凍三尺的嚴寒中,把五道堰築成,在抗元鬥爭中發揮了作用,因而被文天祥稱為“金塢”。
元末,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軍渡過長江,在瀂港、蕪湖展開戰鬥,由此直下採石。經過一場戰亂,瀂港變成一片蘆渚,台蒙五堰也漸頹圮。
明朝建立以後,瀂港發展成為蕪湖縣的首鎮,商業很發達,有很多礱坊,糧米商販雲集成為後來蕪湖米市的一大支撐點。解放前,筆者曾聽當地一位老人說,當年瀂港港深水闊,江西、湖南下來的木排,蘇北儀征等地上來的鹽船都在這裡停泊。鹽商木客,均極富有。他們在船排上演戲宴遊,一鬧就是幾個月,瀂港藉此而繁榮。後來由於江流直衝對江的無為大堤,瀂港這邊洄水很大,泥沙逐漸淤積,船隻不能靠岸,才逐漸衰落下來。
清代,這裡設有游擊營公署、兵房、三官殿炮台、河口鎮炮台以及對江的上墩、下墩,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江防體系。渡口關津有挺矛持盾的兵勇日夜把守巡邏。但是這些防範設施在太平軍的打擊下迅速土崩瓦解。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年)春天,一場鏖戰,曾國藩的湘軍傷亡數千,遺屍累累。太平軍將士也在這裡灑下了碧血。這次瀂港戰役是太平天國末期在安徽進行的著名戰役之一。
解放後,瀂港的面貌煥然一新。那青石板和鵝卵石鋪地的古老街巷,逼外河埂兩邊的竹籬茅舍,已經為紅瓦粉牆的建築物所代替。台蒙五堰遺址上現已建起具有十三台機泵的電力排灌站,擔負著二萬多畝良田的排灌任務。附近的工廠、街道和鄉村用電也由這裡供應。近年來,瀂港的集市貿易十分繁榮,糧食、油料、禽蛋、魚蝦、竹木、鐵器、布匹等等,堆滿新開設的店鋪、貸棧、門市部。尤其是恢復並擴大了剪刀、菜刀以及魚鉤的生產,鰣魚、刀魚、河豚魚以及金盾大毛蟹又大量供應市場。瀂港的“三刀”、“三鮮”在國內外市場又為江城蕪湖贏得較高的聲譽。
簡介
瀂港東臨皖贛、寧銅鐵路,與馬塘鎮、火龍崗鎮毗鄰,南有天子港、漳河與繁昌相望,西有座座碼頭,面迎七公里長江航道,北接蕪湖市利民西路,與市區相融,中有205國道、蕪南路、花津南路縱橫腹地,全鎮總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3萬餘人。瀂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來商賈雲集,系蕪湖、繁昌、南陵三縣貿易集散之地,素以“三刀”、“三鮮”等土特產而弛名中外。改革開放以來,瀂港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1998年被蕪湖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鄉鎮”,2000年被市委授予“六個好”鄉鎮黨委。2004年全鎮財政收入3381.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130元。
原瀂港集鎮地處長江與漳河交匯處的洲灘上,隨著歲月流逝,長江河床逐年抬高,舊鎮街道連年汛期被淹,逐漸衰敗。1998年長江大汛後,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的決定,鎮黨委、政府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積極申報移民建鎮項目,在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心下,瀂港集鎮被省政府列為首批移民建鎮點,從而拉開了瀂港新區建設的帷幕。至1999年底,新區起步區建設基本竣工,一座嶄新的移民新區拔地而起。2000年初,瀂港鎮被省政府批准為安徽省中心建制鎮,同時,被列為全國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鎮。
瀂港新區位於峨山路北側,市政規劃的濱江大道、中山南路、經三路穿區而過。新區規劃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總體規劃和起步區修建性詳規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和蕪湖市規劃設計院共同編制並經市規劃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新區總體規劃占地1.02平方公里,可容納人口3萬人以上,其中起步區占地0.5平方公里,分為商貿、別墅、兩層住宅、多層住宅、休閒公園5個小區。到目前為止,新區共完成總投資1.5億元,入住居民8000餘人。區內上下水、電、路、郵政、通訊、有線電視等公建基礎設施齊全,綠化到位,環境優雅,不但居家舒適,大大提高了居民戶的生活質量,而且實現了資源共享,形成了旺盛人氣,徹底結束了瀂港有集無鎮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