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衛生學校

濱州衛生學校

曾經坐落在山東省惠民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北鎮(今濱州市)的西北方向、人民醫院南鄰,即現在濱州市黃河七路南,渤海八路路西的金山房地產公司,曾經是輝煌達四十多年的山東省濱州衛生學校所在地。在這七十八畝的土地上,承載著黨和政府的希望與重託,寄託著魯北人民對衛生事業的厚望和追求,在這裡有著幾代衛校人的辛勤耕耘,有著幾代衛校人的青春奉獻,甚至生命的付出,有著近兩萬名兒女的夢想在這裡實現。 山東濱州衛生學校從1958年誕生到2001年與濱州農業學校、濱州工業學校、濱州經濟學校、濱州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併(簡稱四校一所)建立濱州職業學院結束,它共走過了四十二年的光輝歷程。

基本信息

簡介

濱州衛生學校濱州衛生學校

在這七十八畝的土地上,承載著黨和政府的希望與重託,寄託著魯北人民對衛生事業的厚望和追求,在這裡有著幾代衛校人的辛勤耕耘,有著幾代衛校人的青春奉獻,甚至生命的付出,有著近兩萬名兒女的夢想在這裡實現。四十二年來,先後培養出了無數艱苦樸素,技術一流的醫護人員,人民把她們和他們稱為生命的保護神。建國六十年來,在現在的濱州市、東營市和淄博市、德州市等範圍內,幾乎沒有不知道濱州衛校的,可以說魯北大地大大小小的任何一個醫院都有著她培養出的學生,他們和她們的足跡幾乎走遍了全省乃至全國。1985年,設立(惠民地區)濱州市(縣級市),學校也因此該稱為山東濱州衛生學校,簡稱濱州衛校。 山東濱州衛生學校從1958年誕生到2001年與濱州農業學校、濱州工業學校、濱州經濟學校、濱州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併(簡稱四校一所)建立濱州職業學院結束,它共走過了四十二年的光輝歷程。四十多年來,濱州衛校的廣大師生,克服了現在人們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譜寫了一部艱難創業的歷史篇章。它是在什麼形勢下誕生的,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程,作出了什麼樣的貢獻,引起了無數新老學生的追憶。為此特意將我35年來對學校的了解、親身親歷、所見所聞及與數位濱州衛校的老領導、老教師、老職工等老前輩的交流座談,結合手頭所有資料,整理成文,以作為對母校的牽掛和懷念。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之初,祖國大地到處都是連年戰禍帶來的創傷,無論城鎮和農村,缺醫少藥現象十分的普遍,有病沒醫生,有醫生沒有錢,有錢沒有醫和藥等在魯北平原這塊鹽鹼澇窪的土地上嚴重影響著廣大人民民眾的身心健康,貧窮、飢餓和缺醫少藥同成為影響人類健康和生存的三大障礙,可謂百廢待興,醫藥最重。

1958年,全國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在此偉大的歷史時期,黨和政府十分關心人民民眾的缺醫少藥狀況,想方設法,盡最大努力從源頭解決這一十分突出的現實問題。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時稱“惠民地區人民醫院附設護士學校”誕生了,這便是山東濱州衛生學校的前身。

學校時有14名教職工,其中8名教師和6名行政人員。他們在黨支部書記、校長張玉華和副校長王建新的帶領下,於當年9月1日正式招收高小文化程度(當時體制是國小畢業後升入高小,高小畢業後升入中學)護工專業三個班,每班40名,總計120名學生。

現在的人都知道,辦學必須有與招生專業所匹配的硬體設施和軟體設施,也就是辦學的基本條件,然那120名學生卻是在即無校址又無宿舍和教學設備的情況下,領導是老師,老師也是領導,自編部分教材,在地區領導的關照和惠民地區軍分區的大力支持下,借用惠民地區軍分區禮堂和聯椅供學生食宿和上課之用。校長親自做後勤,老師們憑著有的吃苦耐勞精神,克服了數不盡的炎熱、寒冷、飢餓、潮濕、蚊蟲叮咬等困難,在極為艱苦的困難條件下繼續著他們的教與學,實現著她們美麗的人生之夢。

一支粉筆、一塊木製黑板,一個聽診器和自製並不規範的所謂教學用具開了課。老師和學生都是憑著那個時代人所特學校的編制有了,借用校址總不是長久之計,在地委行署及省衛生廳等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學校征地26畝,在現濱州市渤海八路527號的原校址上建起了簡陋的學校。從此,師生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家,這個家一直存在了42年。

1959年3月11日,由於淄博和惠民地區合併改稱為淄博專區,故學校隨更名為“山東淄博專區第一人民醫院護士學校”。是年4月,楊文軒調任學校副校長。這年招收國中文化程度的護士專業學生80名,學制為三年。

1960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年份之一。由於經濟困難,1958年招收的120名三年制學員在學完全部課程後,縮短實習時間,提前畢業,直到1986年,才重新為她們換髮中專學歷畢業證書。

由於三年的自然災害和國際國內的影響,這時的國民經濟薄弱到十分嚴重的時刻,然就在這年的7月6日,學校與醫院分設,正是建立山東省北鎮衛生學校。學校分設對學校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無教室怎么辦?無宿舍怎么辦?建自己的學校,走自己的路子,成了那個時代北鎮衛校人的一致心愿和夢想。

在學校的創建階段,是缺經費、缺人員、缺經驗,總之是除去荒涼的幾十畝鹽鹼地和地上矗立著的幾間破平房外,是一無所有,什麼都缺。冬天大雪封地,無煤可燒。夏天蚊蟲叮咬,雨季一到是道路泥濘,師生需赤腳上課。

就在這種條件簡陋、生活艱苦的大環境下,老師和學生憑著對建設社會主義的高昂鬥志、信心和決心,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入到學校建設中去,譜寫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動人樂章。老師和學生團結一致,戰天鬥地,解決了工人不足的困難,沒有路,自己修;沒有井,自己打;沒有運輸工具,手抬肩扛。

課外活動和勞動課、星期日、晚自習時間經常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甚至根據學校建設需要而調課,在那時都是很平常的事。那時的在校生只有護理專業,穿梭於學校工地的白大褂和具有青春氣息的女歌聲時常迴蕩在校園,成了當時亮麗風景。特別需要說的是,那時的人們是經常的吃不飽,學生家中無多餘口糧,國家對她們隨盡心但也保證不了學生身體的需要,更不用說是營養了。

為此,學校號召師生,發揚長征精神,勒緊腰帶,自力更生,克服困難。學生時常在學校和老師的帶領下,到秋收後的莊稼地里去刨地瓜、拾糧食。現在的學生可能想不到,我們那時護士專業的學生曾經在老師的帶領下,為緩解一伙食緊張,數次往返數百里路去孤島拾摘野綠豆、野果子等一切可以充飢的東西,作為口糧的補充。那時的衛校人就是這樣,不落後、不掉隊,硬是在魯北(山東北鎮)這塊鹽鹼澇窪地上建起了一所後來被評為全國省部級重點的中等專業衛生學校。

即使是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在只有千平方米左右的陳舊教學場所內,十幾名教職員工想方設法,克服重重困難,在三年內為國家培養出了二百名畢業生,極大地緩解了惠民地區民眾因缺醫少藥而出現的看病難的問題。

1960年,學校在艱難困苦中加強了建設,增設中醫專業。當年9月,撤銷淄博專區,恢復建立淄博市和惠民專區,學校隨劃歸惠民專區。

1961年,根據山東省衛生廳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和上級指示精神,決定學校停止招生。是年5月,趙星奎調任學校副校長。

1962年8月,宣布學校停辦,二年級學生維持到畢業,教職工大批外調,學校陷入了第一次低潮時期。同年5月,趙星奎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根據毛主席的提議,決定在農村開展以“清理賬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清理工分”為內容的社會主義四清教育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的1964年,學校恢復招生,所招國中文化程度的護士專業學生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與1965級學生一起在1968年畢業。1964年至1965年的兩年間,學校抓住時機,加快發展,新征土地8畝,新建教室1000多平方米,教師也由原來的11名猛增到了28名,使政治、體育、語文、數學、物理、醫用化學、解剖、生理、病理、病源微生物、藥理、內科等有了專職教師,使學校進入了第一個快速發展壯大的時期。

這期間的1964年1月,牟觀洲調任學校(時稱革命委員會)校長。1965年,學校新設學制3年的社來社去醫士專業,為緩解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期間的1964年1月,牟觀洲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1966年至1967年,學校停課,遂停止招生。1967年二月,趙星奎任學校(時稱革命委員會)校長。同年9月,牟觀洲任學校(時稱革命委員會)校長。學校的發展進入了第二個低潮時期。

1968年,地直衛生系統各單位組建一個“六二六”公社,學校也成了這個公社的一個成員。當年招收由大隊推薦的社來社去醫士專業學生,原規定二年的學制,然由於種種原因於1969年寒假提前畢業回鄉。1969年至1971年,招收過幾期短期學習班、培訓班,沒有招生。1971年8月,趙星奎任黨支部書記。

1972年,學校再次恢復。實行由推薦和考試相結合的招生辦法,招收學制二年的護士專業學生。學校由此再次煥發了勃勃生機,並迅速發展壯大進入了新一輪的發展時期。同年2月,王芝秀調任學校黨支部副書記、(時稱革命委員會)副校長。

1973年,學校恢復中醫士和醫士專業招生。同年3月,高素新調任學校(時稱革命委員會)副校長。

1974年,學校招收護士專業和醫士專業學生。同年,經上級批准,學校在惠民中心醫院設立教學點,並招收護士專業學生。

1975年,學校增設藥劑專業,並招收中醫專業和社來社去醫士專業學生。護士專業暫停招生。同年,經上級批准,學校又在霑化、鄒平兩個縣醫院設立教學點,並招收二年制護士專業學生。同年1月,劉元祥調任任黨支部書記、(時稱革命委員會)副校長。同年5月,孟景洲調任學校(時稱革命委員會)副校長。

1976年,因在校學生大幅度增加,除繼續加大招收社來社去醫士專業學生力度外,同時增設二年制放射醫士專業和衛生醫士專業,其他專業暫停招生。由於學校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期,教職工人數也增加至113人,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總建築面積達7260平米。

1977年,國家恢復了招生考試制度,學校繼續招收三年制中醫專業、醫士專業、藥劑專業,其他專業

暫時停止招生。同年,惠民、博興、霑化、鄒平教學點各招收二年制護士專業學生。

自1972年學校停止招生到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期間,學校共招收護士專業、中醫專業、醫士專業等專業學生710名。與此同時,師資隊伍也不斷壯大,教師由原來的19名,迅速猛增到69名。辦學條件也不斷改善,學校占地面積也由原來的34畝增加到68畝;學校首次有了自己1200多平米的學生宿舍樓;建立起的圖書館藏書達15000餘冊;十個實驗室的教學儀器設備不斷完善。為學校後來的突飛猛進積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礎。使學校進入了第二個快速發展壯大時期。

1978年,恢復護士專業招生,保留中醫專業、藥劑專業招生。其餘專業停辦。

1978年3月,陳德才調任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楊寶殿升任副校長。同年之後,歷屆學校黨委,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帶領全校師生,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幹事創業、爭創一流,使學校的各項事業都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到1986年,共招收護士、中醫士、藥劑士、醫士、放射醫士、助產士專業學生1440名;擴大征地6畝;新建學生宿舍樓1500平米;教工宿舍樓1800平米;教學樓4450平米,使教室達21個,實驗室達16個,各項辦學條件都有了明顯提高。

1991年至1992年,學校抓住國家教委、省教委對全省中等專業學校進行水平評估的有利時機,確定了“確保合格,爭創重點”的發展思路,集中力量,建成了5000平米的圖書試驗樓,內設16個標準化實驗室;改建了300米跑道的標準運動場;為12個教室安裝了閉路電視,使不同的班級可同時收看電視教學資料。

至1997年,學校在專業設定、辦學層次和招生渠道等方面,創新思維,積極適應社會需求,實現了專業單一到多元的轉變,增設五官醫士專業、婦幼衛生專業,在多層次辦學中招收大專班,在保持國家統招數量的基礎上招收計畫生與委培生和職業生、鄉村醫學專業等,形成了“穩定招生規模、最佳化培養層次、提高教育質量、注重辦學效益”的辦學特色;1993年,學校被省政府授予“省部級重點學校”;學校也由原來的副縣級單位升格為正縣級單位,學校影響進一步擴大,使學校進入了第三次快速發展壯大時期。

1979年3月,張昭儉調任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這年是學校建校以來招生和專業設定最多的年份。護士、中醫、藥劑專業、放射醫士專業均招生。除護士專業為國中生外,余均為高中畢業生。學校擴大征地6畝多,總面積達72.1畝,新建1500平米學生宿舍樓。惠民教學點由原來的招收一個班的護士專業,增至為招收2個護士班。

1980年5月,張勛甲調任學校黨總支書記,10月,鄭鴻志升任副校長。學校專業設定與上年沒有變化,只是招收人數適當作了調整。除惠民教學點繼續保持2個班的招生外,鄒平、霑化、博興教學點停止招生。

1981年,共招收護士、中醫、藥劑6個班。根據山東省衛生廳的檔案要求,本年度首次對教師進行了職稱評定工作。該次職稱評定打破學歷界限,按照工作年限和成績,分講師、教員和實習教員三個等次,以省衛生廳統一組織命題考試,得60分以上為及格,可以參加晉升。參加職稱評定工作的教師有71人,獲得講師職稱11人,獲得教員職稱35人,實習教員職稱25人。同年11月,張洪遠調任學校黨總支副書記。

1982年,中醫專業下馬,停止招生,只招收護士專業和藥劑專業。

1983年,藥劑專業下馬。學校保留護士專業,新開設助產士專業,並招收業餘護士班。自此學校至1985年始終保持著這兩個專業的招生。同年,建成1800平米宿舍樓一幢,有效緩解了教工住宅困難。

1985年,在常規招生的基礎上,學校開始承擔地區衛生系統幹部職工的培訓任務,開辦了職工護士班。其間1984年12月,王治平調任學校黨委書記,李正庭調任學校校長、副書記,張昭儉任副書記。

1986年,減少護士專業招生,維持原助產專業招生,恢復醫士專業招生。繼續舉辦地區衛生系統幹部職工培訓,舉辦了在職醫士專業幹部班。

1987年4月,紀孝愛調任學校黨委副書記,李春華升任副校長。招生與1985年同,之後的山東濱州衛校進入了穩定快速發展的嶄新歷史時期。

1988年至1996年,始終保持招收護理和助產士、醫士專業。其中1988年至1989年,招收了五官醫士專業;1992年至1995年招收了婦幼衛生專業;1992年至1996年招收了鄉村醫學專業;1995年至1996年招收了皮膚性病醫士專業。期間,1989年1月,陳奮調任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1989年2月,王德先調任學校副校長;1991年3月,蓋迎友調任學校黨委書記;1993年2月,於大亨調任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1993年4月,方文正調任學校副校長。

1997年至2000年,學校在快速發展中壯大。1997年8月,黎愛芬調任學校黨委書記;李友誼調任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

1998年6月,鹿懷興、徐濤分別升任和調任副校長。此時的中等專業學校為了適應所謂市場的需要,及盡全力的擴大招生範圍,除保持繼續招收護理、助產士、鄉村醫學專業,並自1997年連續招收4年制物理診查技術專業;1998年招收社區醫學專業;2000年增招家政衛生、中西醫結合和口輕工藝專業。在不斷擴大招生的需要外,學校同時與省內外大中專院校聯合辦學而招收相關專業,1998年與湖北黃岡衛生學校聯合招收醫士專業(時稱“黃岡醫士”專業);1999年與湖北荊門衛校聯合招收荊門醫士專業(時稱“荊門醫士”專業);2000年與山西臨汾衛校聯合招收醫士專業(時稱“臨汾醫士”專業);1998始,學校加強了與省內的高等院校聯合,連續幾年與山東醫科大學、濱州醫學院聯合招收三年制自考和成考高等護理大專班、臨床醫學大專班,並與北京中醫藥大學遠程教育學院聯合舉辦招考網路高等護理和臨床醫學大專班。

2001年9月,李友誼校長調任北京供職,由於大恆副書記、副校長主持工作。此時的學校已經被宣布合併。同年學校招收高等護理專業、遠程教育高等護理專業、全科醫學專業、濱醫大專班、山醫大專班,中等護理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物理診查技術專業、口輕工藝等專業。這時的學校是濱州衛校最輝煌和轉型時期。學校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經受了鍛鍊,增長了知識,積累了經驗,學校在校生已達近50個班級,在各級各類醫院實習學生達1000多人,全校教職員工近二百人(包括離退休),學校行政教學科室功能齊全,新建多媒體教學中心功能一流,校內環境良好,各教學教研組達25個,與山東、河北、湖北、山西等地聯合辦學形勢良好,與省內外同等學校相比,教學硬體及軟體都有著教大的優勢。

四十多年間,校容校貌也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高樓座座依次排列,柏油公路平坦整潔,綠樹叢叢景點宜人,花香四溢格外芬芳,到處呈現出教書育人的祥和環境。全校教師在國內外專業學術雜誌發表了大量的專業學術論文,主編和出版了一大批學術專著和國家統編教材,取得了許多的教學成果,成為了魯北地區一所名副其實的全國省部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歷史貢獻

時光如梭,四十多年的時間雖是短暫的,但對於人生來說它確是漫長的,我作為一個1975年入學的濱州衛校學生,畢業後留校任教,長期擔任一線教師,並從事過教學管理工作,也算得是一位老職工了。這所學校,在有我的青春、有我的夢想、有我的人生、有我的艱辛、有我的淚痕、有我的笑聲的同時,也有幾代人

的青春幾代人的夢想。我雖因工作需要,調任九三學社市濱州委工作已近10個年頭了,但縱觀學校35年的發展與變化,沿革與變遷,可謂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四十多年來,這所學校主要做了什麼?有什麼特色?最大的貢獻是什麼?給後人以什麼啟迪留下了什麼?是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事情。

一是改變了魯北大地無醫學教育的歷史。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前十年,魯北大地和全國一樣也是處在極度艱難困苦的情況之下,這裡的人民在遭受連年戰亂之後的生活一直是貧窮、落後和迷信盛行,窮得厲害的是有相當多的人是衣不遮夫,食不飽肚,甚至在冬天一家人一床棉被者不是少見。在如此情況下的魯北農村的缺醫少藥現象可想而知,為此,以培養醫護人員為己任的山東省惠民地區人您醫院附設護士學校誕生了。她的誕生,雖然是建立在在一無場所,二無教師,三無教具,四無經驗的基礎上,但她卻是以人民的需要為基礎,以及病人之所急而建立的,她的管理者和建設者都懷揣著一顆報效祖國、報效人民的一顆滾燙的火熱的心,所以她從開始就具有無窮的生命力。

二是改變了本地區(本市)及相鄰地區(城市)及鄉村缺醫少藥的面貌。自1958年招收培養的第一屆護士專業學生算起,到現在的魯北地區,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哪一個大小醫療單位沒有山東濱州衛生學校的畢業生,就是省城、首都的大醫院也有她的代表,因她們在疾病防治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才改變了本地區(本市)及相鄰地區(城市)及鄉村缺醫少藥的面貌。市縣如此,鄉鎮也如此。單現在的濱州市人民醫院就有原濱州衛校第一屆護士專業畢業生9人,她們雖然已經從地區科技拔尖人才、護理部主任、護士長、科主任的位置上的退修,但她們及她們的同學都曾經為濱州市人民醫院乃至全市的醫學管理、醫學護理事業培養出了無數的中高級人才,她們的身影依然彰顯出當年衛校人的風采。四十多年間培養的近20000名白衣天使,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成為醫學專家,有

需要應運而生的放射專業、五官醫士專業、皮膚性病醫士專業、物理診查技術專業、口腔工藝專業等等,都成了本專業的優勢專業。可以說,濱州衛校的特色是專業特色,正因為專業有特色市場才有需求,學校才有了發展。的成為碩士和博士,有的成為海外學子或在海外創業,有的成為拔尖人才或突出貢獻專家,有的成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的成為勞動模範,還有的成為院長、局長、縣長、鎮長等領導幹部。他們由濱州衛校的存在而實現了人生之夢想,濱州衛校因他們而驕傲的聳立在魯北這塊土沃土上。

三是從適應人民民眾健康防病的需要出發,學生專業特色突出。學校因人民民眾健康的需要時誕生,學校根據人民民眾的健康需要調整專業,培養學生以適應人民民眾健康需要為己任,因此學校因人民民眾進康的需要在發展中成長壯大。學校始終如一的拳頭專業是護理專業,她伴隨著學校的誕生而成長,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歷程。在這個專業中,成長起來最多的是護理教師和護理一線專家,有的成為博士工作在美國的高等學府,培養出來的6000餘名護理專業人才遍布全省各地,均勻的分布在全市的任何一個醫療單位。她們中有許多優秀人才成長為各級領導幹部,還有的接受過華國鋒、鄧小平、李先念、趙紫陽、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1960年及之後招收培養的中醫專業畢業生,一度成為本地區繼承和發揚中國醫藥學的中堅力量。他們中的許多優秀分子成長為專家教授、主任、院長、局長。他們應邀到俄羅斯傳授中醫藥學術。他們到瑞士創辦的中國傳統醫學康復治療中心被納入當地醫療保險範圍。他們創辦市地針灸推拿學會,擔任市地中醫藥學會、針灸學會會長,成為全市中醫藥行業的領軍人物;他們培養的助產士專業、婦幼衛生專業人才,成長為濱州及全省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使廣大孕產婦有了專門為自己服務的貼心人;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需要培養的醫士、社區醫學、鄉村醫學專業、中醫醫結合醫士專業畢業生,成為不同歷史時期當地和周邊地區鄉鎮衛生院、鄉村為衛生室、社區醫療服務站的主力軍;她們培養的藥劑專業人才有效緩解了當地當地人才匱乏的矛盾;近十幾年來,根據市場

四是學校培養和造就的一流師資隊伍為學校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四十多年來,如果說學校始終把堅持“為人民服務”這一永恆正確的辦學理念,作為學校發展原始動力的話,那么她長期以來所培養和造就的一批又一批優秀師資人才和從事的教學、醫療、科研職業以及所形成的社會影響,則為學校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屬於學校的第一批師資隊伍中,謝良辰、張克修先生,早年分別進修于山東中醫師資進修班和山東省(靈岩寺)中醫進修班,他們熟讀經論,學術高深,頗得一方人民愛戴。謝氏以善養肝腎,益元固本,調補先天,名傳學術界;張氏用補脾土,和腸胃,調補後天,名鎮黃河兩岸。謝良辰先生作為創始人牽頭和張克修、黃遲春、王元信、鄭鴻志聯合創辦的“山東省北鎮衛生學校腫瘤研究小組”,在毛主席把“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的號召下成立,所研製的治療食道腫瘤為主的“開導散”、“紫砂合劑”,治療白血病為主的“半白石劉湯”,治療肝臟腫瘤為主的“青二根”等煎劑,均取得了一定療效。六十年代所發表的臨床報導和療效曾引起過轟動,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鄧穎超曾專門派人到濱州衛校調研,並給與了肯定和就以後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後來的中醫教研組,專業應有盡有,分工細緻明確,基礎教研組、臨床教研組教師曾達18人之多。西醫也是內外婦兒五官護理,應有盡有,專家輩出。那時的北鎮衛校院內無論是在節假日星期天,還是課間,還是鐘聲響起,師生沸騰,經常是車水馬龍,腳踏車、小推車、地排車,來往如梭,尤其是謝良辰、張克修老中醫和內科姚飛熊、杜連堯的門前,排隊的、托人的,時時可見。中藥房的搗藥聲、製藥廠製片機器的噪音聲,此起彼復,頗見繁榮景象。正是這醫教研具見的教學管理模式,使醫學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師資在教學與實踐中成長,在科研中升華自己。

五是學校融入魯北地區人民民眾生活中。學校因人民的需要而誕生,因人民的需要而發展,因此她也早已融入了濱洲人民生活之中。濱州衛校始終是個非常神聖的地方,貧窮的農村兒女如能到這所學校就讀多可因此改變自己的人生,這種氛圍在改革之前尤為突出,所以有人說到北鎮就好像到北京一般。誇張一點說,學生在醫院實習或走到大街上,只要一說是衛校的,常被人刮目相看。學校所在地成了當地的知名品牌,外地人一進濱州,問哪裡都可能有不知道的,但問衛校肯定和問地委行署一樣,沒有不知道的。濱州衛校是實實在在的發展起來了,廣大師生更是以學校的不斷發展壯大為榮。

衛校變遷

濱州衛生學校濱州衛生學校

濱州衛校在風雨中一路艱辛,一路凱歌,一路走來,一路成長,她成了魯北地區少有的既無外債又無內債,建設一流,校榮一流,設備一流,師資一流,影響一流和存款數目最

多的中等衛生專業學校。為了這一天,當時學校制定的人才引進制度是“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對口,工作需要,試講合格”的十六字方針,這個方針現在看起來沒什麼,但那是在改革開放的中期就開始了,於是他卻具有相對超前的意識,為了這個方針的貫徹和學校的發展,學校教職工子女在其他兄弟學校想方設法安排子女就業的時候,他們在自己單位有編制的情況下自謀職業或失業待業,保證了教育教學師資專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和水平,為了學校的發展,他們付出的很多很多。

一是全國範圍內學校合併成風的影響,那時中等專業學校合併成風,美其名曰“整合教育資源”;二是在轄區內某些學校因政策及管理上的原因,招生規模萎縮,財政支持能力有限,工資沒有了保障,人心浮動,爭相四處聯絡求的生存空間;三是長官意志,推波助瀾,旨在減少財政負擔使然。那是在2001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濱州衛校和濱州工業學校、濱州農業學校、濱州經濟學校和濱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併為濱州職業學院。這時的濱州衛校正是發展的好時候,有錢、有生源,發展前景廣闊。現在看來,就濱州衛校自身講,自己發展,尋求機遇,力爭成長為高職類學校也是不成問題的,然那時的學校領導認為要想上檔次、上水平,走校校聯合上高職(高等職業學校),應是一條成功之路。一是免去政府財政的沉重負擔,二是達到發展職業教育的目的(醫學教育固

然應該優先)。這種思想在職工中天天講反覆講,上級領導派人來調研座談時,調子是全校一致,不允許出現與學校不一致的聲音,我當時參加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動員時傳達的學校意見是“誰砸學校的碗學校就砸誰的碗”,要求教研組長如實傳達。似乎是不聯合就沒了出路,於是在上下有關領導的撮合下,衛生學校在全省第一家掙脫了四十多年來歸衛生系統管理權,掉頭歸了教育系統,這就為以後的學校快速合併奠定了基礎。

而兄弟的濱州農校,此時已是幾個月靠向兄弟的衛校等單位借錢發工資,並早就是債台高築了,其

他幾個單位雖稍見好,但前景也不容樂觀。於是乎,發不出工資的學校救活了,所參見合併單位的工資都有保證了,自然隨之是衛校等中等專業學校都不存在了。據說,工人師傅在拆除濱州衛校標誌的時候,有位老教師悲痛欲絕,放聲大哭。有位老師告訴我說,那一刻,在場人的心隨著這位老師的哭聲而上下。難怪有人說,是衛校救活

了農校,是衛校改變了濱州的教育格局。

這正是:四十二年風雨路 魯北殉落一顆星,半個世紀幾代人,功過自有人評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