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是濟東煤田開發的第一對大型礦井。位於濟寧市區東郊接莊鎮境內。北距市區15公里,東距兗州礦務局駐地鄒城36公里。礦井居濟東煤田中部,井田東部邊界為孫氏店斷層,西部暫以京杭運河為界,北以兗(州)菏(澤)鐵路與岱莊、許廠礦井井田劃界,南以3910000緯線與濟寧三號礦井井田相鄰。南北走向長6至11公里,東西傾斜寬10公里,井田面積為9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85500.2萬噸,能利用的儲量64897.5萬噸,設計儲量51721.6萬噸,可采儲量34701.6萬噸。
建設歷史
1982年,兗州煤炭設計研究院提出《里營礦井及選煤廠可行性研究報告》(濟寧二號礦井),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0萬噸/年。1982年煤炭部下達審查意見, 決定礦井生產能力為240萬噸/年,但提升能力可按300萬噸/年設計。1983年1月,經國家計委、經貿部批准,濟寧二號礦井由中國煤炭開發總公司與英國殼牌國際煤炭有限公司合資開發。1985年10月,中英雙方在倫敦舉行第五次協調會談,由於世界煤炭市場煤價的變化,礦井預測經濟效益不夠理想,達成終止合作的協定。此後,煤炭部確定濟寧二號礦井建設項目為使用世界銀行貸款的備選項。1987年,國家計委正式批准礦井設計項目,設計生產能力400萬噸/年,服務年限67.5年。
1982年9月20日至1983年7月9日, 由兗州煤炭建設指揮部凍結施工地質隊按《里營礦井初步設計》 , 開始北風井井筒檢查孔施工, 完成5個檢查孔, 總工程量為3684.83米,國家按預算撥款46萬元。後因井口位置變動,5個檢查孔均無效。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中英合資終止, 在這期間,完成煤質補鑽孔8個,計4486.25米,及臨時建築工程等。 1984年、 1985年國家貸款1486萬元,實際完成投資1411.5萬元。
1986年由兗州煤炭基本建設公司繼續籌建,在先期準備的基礎上,至1987年底,完成砌築、圍牆、廣場“四通一平”、臨時道路、35KV變電所、場外公路、水源井基本建成,井筒檢查孔全部結束,主要建築物相繼開工。1989年,遵照煤炭部和國家能源投資公司指示,濟寧二號井採取招標投標方式承建,由兗州設計工程公司和兗州礦務局第七十工程處中標承建。 同年5月,第七十工程處進點準備。兗州礦務局第六工程處和地質隊施工凍結孔和凍結。 1989年9月4日,風井開挖,1990年11月9日竣工,成井603.8米。經中煤總公司批准,1989年12月24日主井正式開工,1990年8月25日副井開工。 截至1990年,3個井筒共成井1375米;綜采機鉗車間和行政辦公樓先後竣工;生活室等聯合建築正在施工;場外公路、橋涵及路基基本形成;110KV輸電線路已竣工;310多噸、 52米高的副井鋼井架, 由第六工程處整體吊裝一次就位成功; 共征地1040.51畝。累計完成投資1044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