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晉城市古稱建興、建州、澤州及澤州府。古代澤州地區(今晉城)將商人分為黑行商人和白行商人,黑行商人是從事煤炭和鐵業生產的商人,白行是除黑行以外從事商品生產和金融貿易服務的商人。白行商人又分為坐商和行商,坐商是在本地從事商品生產和金融貿易服務的商人,行商是走出本地從事生產和商品金融經營服務的商人。俗話說:“黑行興,百業興。”黑行的盛衰是澤州商品經濟和商人形成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晉商主要組成部分的澤州商人,主要指的是行商。從社會實際看,興盛數百年的商業家族,無不與行商有關。古澤州地處太行王屋兩山之間,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動植物眾多,礦藏豐富,開發較早。豐富的自然資源,悠久的開發歷史,為澤州商品經濟的發展,為明清至民國以行商為主體的澤州府商人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礦藏資源方面,對澤州商品經濟發展影響比較大的種類有三。一是鐵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澤州就是全國最主要的產鐵中心之一。成書於戰國的《山海經》載,“虎尾山陰有鐵礦。”虎尾山,就是今天晉城市郊區太陽鎮的一座小山。古代,澤州府大陽鎮一帶,漫山遍野,地上地下,到處都是鐵礦。從春秋戰國直至清末,那裡的先民以采地上明礦冶鐵為主,清末才開始鑿井採礦。春秋戰國時使用的鼓索送風冶鐵技術,一直套用到民國時期。西漢時,那裡生產的陽阿劍獨步於時。不獨大陽,澤州府所屬五縣,鐵礦資源都很豐富。據《隋書·百官志》記載,北齊時,建州屬陽城縣固隆鄉白澗村設有冶鐵局,為北齊七大冶鐵局之一。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澤州高平郡冶鐵課稅30萬兩。(《澤州府冶·賦稅》)元時,澤州司侯司屬高平縣王降村設有專門管理鐵業生產的益國鐵冶。(《元史·食貨志》)“益國鐵冶在高平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間於澤州司侯司高平置鐵都提舉司益國冶,管勾一員,副管勾一員,司吏二名,至正間廢。明洪武間,徙冶高平北二十里。永樂中,奉工部勘合,為爐冶事革罷。”(清順治十五年《高平縣誌·古蹟》)豐富的鐵礦資源,發達的冶煉技術,促進了生產生活用鐵器的生產,促進了鐵制兵器的生產,促進了鐵業生產的發展。
二是煤炭。澤州先民使用煤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先民們主要是使用露頭煤冶鐵。最遲至唐代,澤州先民已可於地下採煤。北宋時期,澤州高平郡煤炭廣泛使用於民間。“李昭遘知澤州,澤州陽城縣冶鑄鐵錢,民冒山險輸礦炭,常苦其役,為奏,罷鑄錢。”(《澤州府志·人物》)陳堯佐為河東轉運使,“以澤州府地寒,民仰石炭為生,奏除其稅。”(《澤州府志·人物》)由於品質優良,當時的都城汴梁廣泛使用澤州煤炭,遂使澤州煤炭日輸中州不斷。煤炭的開採使用,除本身的發展外,還促進了鐵業、硫磺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是硫磺。澤州府所轄各縣,鳳台、陽城、陵川具有豐富的磺礦資源,品質和儲量,以陽城為最。由於有硫磺做原料,早在唐代,陽城就是我國煉丹的主要地區之一。李白在《王屋山與孟大融》詩中寫道:“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王屋山即在陽城南部,詩中的金液即指硫磺,王屋山中的天壇山,向來為神仙道士嚮往的天堂。北宋以後,硫磺是火工的主要原料,硫磺的生產與銷售,受到歷代政府的嚴格控制,商民根據政府的公文開採冶煉,並將硫磺送到政府指定的地點。當地居民為了生活,有的將硫磺走私到與之相鄰的河南等地。硫磺還是重要的醫藥用物質。此外,銅礦、鋁礬土、銀礦、錫礦等,對澤州商品經濟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以鋁礬土為主要原料的陽城喬氏琉璃,從元至民國生產不斷,行銷大半箇中國,北京故宮的屋脊上,都有喬氏工匠生產的琉璃構件。他們生產的孔雀蘭琉璃構件,其生產工藝已經絕傳。]
在動植物資源方面,對澤州商品經濟發展影響比較大的有三。
一是桑蠶。古澤州地區是我國最早栽桑養蠶的地區之一。據民間傳說,黃帝的妃子螺祖在澤州陽城縣的桑林最早發現野生桑蠶,並進行人工栽培養殖,繅絲織布,穿線縫衣,死後,被人尊稱為紡織神。唐宋以後,反映澤州蠶桑的詩文不絕於史。清末民初,澤州府民間還栽種土桑,飼養土蠶,所抽的絲為黃絲。所繅黃絲,除鳳台、高平織綢外銷外,陽城、陵川、沁水則直接運到陝西西安和河南洛陽等地出售。從山東海邊開始的絲綢之路,經澤州府通往陝西、甘肅、西域,最終到達中亞、歐洲。
二是苧麻。苧麻又叫線麻。澤州府“地宜麻,專紡績織布,故有大布、卷布、板布等,自衣被外,折捐價值,貿易白銀,以供官賦。”(元郝經《罪言書》)由此可見,元時,澤州司侯司是麻布的主要產區,麻布的生產銷售,在澤州經濟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澤州陵川縣麻繩,斷爛從外向內,尤為船家所愛,陵川人遂將自己的麻繩鋪,從陵川開至沿海沿江的主要商埠。
三是藥材。澤州向為藥材的傳統產區,境內山大溝深,草茂林盛,藥材種類多品質好,遠銷河南、河北等地。與植物相伴生的馬、牛、羊、虎、豹、蛇等動物資源,或皮,或毛,或肉,或藥,都為澤州商品經濟的發展,增添了一定的基礎。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澤州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要使自然資源變成現實的商品,並帶動澤州商人走出澤州,還得有其它條件相配合。這些條件,主要有三。
一是支移開中。北宋立國後,古澤州地區是國都汴京的北部屏障,太原以北就是邊關,北宋與契丹、西夏的長期對峙,邊關需要駐防大量軍隊,需要儲存大最軍需物資。為了保證邊關的需要,中央政府命令澤州所轄各縣,將所需交納的稅賦,折實後送往邊關,名為支移。程顥,字伯淳,北宋理學家,治平四年(1067)任澤州晉城令。“歲有近粟,例移近邊,載往則道遠,就糴則價高,民以為苦,顥擇富而任者,預使貯粟於所以待,費大省。”(《澤州府志·宦跡》)程顥所擇的富而任者,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商人。這些商人糧賤時在邊關購買糧食,或於其它地方購買糧食運往邊關,並在那裡儲藏起來,等到州府需要交納時,再賣給各縣的官吏,或代其交納。金代政府繼承了宋代政府支移的政策。陵川龍巖寺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現存的金大定十八年(1178)《重修龍巖寺碑記》載,該村村民支移,正值金國與西夏交戰,村民得佛主保佑,脫離險境,回村後重建佛寺。宋金的支移政策到了明代,發展為開中制度,商民於邊關納糧等軍需物資後,政府付給他們一定的鹽引,讓其在指定的區域銷售。在澤州府與所轄各縣兩級明清兩代的地方志書中,匠價銀的記載不絕於史。
三是澤州旱碼頭的確立。元朝統一中國後,全國大市場得以建立。元帝國的建立,溝通了江南與漠北的商品聯繫,重啟了東海與中亞歐洲的絲綢之路。山西澤州府東連山東,西達長安,與縱貫太行以東、太岳以西的兩條南北大道形成雙十字座。從山西澤州府縱貫南北,又是中原腹地至漠北的捷徑。馬幫不北上,駝幫不南下,外地客商到了澤州府,都要在這裡轉換交通工具,古澤州府城及其商道上的商鎮如沁水、陽城等,遂成為南來北往客商所攜商品的集散地,澤州府從事商品貿易的商人,也就順著這些商道,走向異方。這次晉商史料征編,我們徵集到三篇反映駝馬幫情況的史料,一篇是《先人馬幫憶事》,一篇是《民國時期的晉城駝行》,還有一篇是《沁水駝馬幫》。這三篇史料,都是作者採訪當地八九十歲的老人整理而成的,基本反映了明清至民國澤州府與外界商品交換的繁榮景況。
“民國時期,在高莊、趙位一帶的村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是立了冬,肉里生了蟲;要是立了夏,米糠漲了價。’現在人們一聽此言,多數一時不明其意,說白了,實際是反映駝行生意與當地居民的生活關係的。當時,澤州府鳳台城內的農民除了種地之外,大多數要靠給駝行綁馱賺錢謀生。一到立冬,駝行就進入最繁忙的季節,當地農民紛紛到駝幫幫工,掙錢補貼生活,家裡的生活條件得以改善,肉多得就生了蟲。一到立夏,青黃不接,糧食漲價,再加上駝幫進入一年最淡的季節,當地農民失去了掙錢的門路,糧食顯得越發奇貴。每當秋冬,以祁地、太穀人資本為主,大批從內蒙、晉北一帶出發的駝幫,滿載著口外出產的皮毛、藥材,絡繹不絕而來,在鳳台城外大小東關、七嶺店一帶落腳卸貨,補充草料飲水,又滿載著南方上來的茶葉、絲綢和當地出產的土布、瓷器、鐵貨等物迤邐北返。每當薄暮日落,‘叮噹叮噹’的駝鈴聲聲不斷,一隊隊的駝幫湧入駝行。這時,駝行里汽燈點得錚亮,趕駱駝的西北人把牲口依次趕入指定位置,讓駱駝臥下,由當地的幫工把馱解開抬下,放入預定的貨位,讓貨主認領。然後,西北人把駱駝趕入駝棚,或飼喂,或治病,或釘掌。”
以上這段文字,出自李方華先生的《民國時期的晉城駝行》。透過這段文字,我們對明清至民國古澤州府城作為商路旱碼頭的具體情況,當可窺其一斑。處於溝通東西南北商路的重要區位,又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傳統的手工技術所生產的產品,澤州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澤商的崛起,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二
通過對征編的晉商史料的分析,明清至民國時期的澤州府商人,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一是支移開中制度形成的商人。宋金時期的支移,前文已有述及。商人將糧食等物資送到邊關後,政府拿什麼給商人酬資?這是一個歷史的謎團,晉商史料工作要取得大的進展,對這個問題必須給以儘可能的回答。陳安石,字子堅,河陽人,北宋時任河東都轉運使。當時,澤州府一帶私鹽興盛,為了扼制私鹽販運,“出鹽付民而俾之券,使隧所得貿易,鬻畢而券歸,私販為減。”(《澤州府志·宦跡》)也就是說,政府將食鹽專賣的證券頒布給商人,任其在指定區域銷售,賣完後,商人再將食鹽銷售的憑券交還給政府,以此來補償“貯粟於所以待”的“富而任者”,為明開中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實踐的基礎。政府授權下的食鹽銷售外,北宋時,澤州私鹽的販運也很興盛。院人是北宋時期的宮廷畫師,盤山是澤州天井關通往中州的必經之路。明人劉績在觀看宋院人畫盤山圖後,對太行山道的商人情況進行了描摹。“大車盤盤牽不住,小車碌碌推還去。上孤下孤日千回,不離太行山側路。吳鹽蜀米寒滿箱,鳥犍耳濕筋力強。商人重貨不畏虎,飯牛夜夜宿車傍。妻孥不須念行旅,橐中有金皆樂土。星餐露櫛逐隊行,但願利多無所苦。道傍往來多折軸,誰人肯戒前車覆?”(《澤州府志·藝文》)巨大的利益,誘使商人不避虎狼,夜宿道旁,星夜兼程。明清兩代,山西與陝西、甘肅為協餉區,山西澤州府商人或納糧於邊取得鹽引,或攜資貿易隨軍協餉,由此造成澤州府商人在西北陝甘和東南沿海做生意的特別多。張子仁,字型靜,明澤州府陽城縣郭峪鎮人,生於弘治十二年(1499)五月十三日,卒於嘉靖四十四年(1566)九月十二日。去世時,與子張純言:“男兒於天下事,直宜勇猛擔當,利害惟命。嘉靖二十九年(1551),地承上司文,令里甲買馬入邊,一時哄然,謂身家破敗系是。人欺我弱,勒我應命,我周鏇應役,卒辨事。使當時退縮央覓,不知費當幾何!”(《金石文獻·郭峪張家金石資料》)清初大小金川戰役時,澤州府商人王璇、牛元善、成莊四十八套院的主人王泰來等,都曾隨軍協餉。買馬入邊、貿易協餉的結果,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方面,澤州府商人的足跡遠達陝甘川,西安、蘭州等地成為澤州府商人的主要活動區域,有的祖祖輩輩在那裡行商做買賣,許多人最終落腳在那裡,至死都沒有回到澤州府。由於條件所限,在西北的商人,生意真正做大的不多,這次征編,在西北一代做生意的山西澤州府商人的史料很少。另一方面,澤州府商人由此取得了從四川、湖北行銷茶葉和從蘆淮鹽場行銷食鹽的專賣權。王自振,字鴻宇,大箕楸木窊人。他“才氣奇邁,壯走鄴郡,營鹽筴。會懷慶寇攘,民多流亡,責課閭左,至兩丁辦一引,公私不支,自振力請歸商,民蘇,而商亦裕矣。”懷慶府,就是太行山腳下的今焦作一帶,向食解鹽。明末,李自成義軍遮斷了解州至懷慶的鹽道,政府要居民兩丁一引,自己解決食鹽問題,百姓犯難,在今洛陽一帶做鹽務的王自振,向銷淮鹽,挺身而出,代民解困,亦將自己的鹽務,做到了懷慶一帶。衛正身,字肖菴,澤州府鳳台縣大箕里人,“因鹺務寄居滄州,素抱忠義。國朝定鼎初,命大臣安撫來滄,有訛傳屠城者,逃匿甚眾,正身不避鈇鉞,挺身謁天使,復曲諭百姓,一郡貼然。”(《澤州府志·人物補遺》)明末清初,滄州是蘆鹽鹽運司署所在地,為巨邑。這次晉商史料征編,除輯得一些文獻外,其餘衛家資料無點滴,僅從以上資料,我們對衛家商賈的氣勢,當知一二。大箕里的王家和衛家相距不遠,且為通家世好,一營蘆鹽,一營淮鹽,他們的居所,就位於清化大道之旁。蘆淮食鹽的引岸,主要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引岸具有繼承權,由此造就了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澤州商人,其主要生意,大多在東南沿海。
二是攜貨貿易形成的商人。是指依靠攜帶澤州傳統商品走出澤州與澤州府,並以經銷澤州商品為主要業務的商人。在長期經濟活動中,澤州商人打造了許多傳統名優產品,如大陽鋼針、晉城皮金、晉城玻璃器皿、陽城犁鏡、橫勝山犁鏡、侍郎崗鏵、禮義鑼鍋、鐵釘、鐵絲網、澤州頭帕、陽城天地罐、澤州紅果、陽城沁水的黃絲、晉城、陽城、陵川的硫磺等,這些產品,深受各地人民喜愛。澤州有些名商大賈,起初都是一般的農民,或本地的中小商人,為了謀生,或擴大自己的經營業務,攜帶本地生產的傳統產品,出外闖蕩。他們的經營業務,主要是經銷澤州的傳統名優產品,與家鄉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如明代經營鐵貨起家的陽城商人李思孝、經營鐵貨起家的高平趙家老南院的發財老爹、清中葉發家的鳳台陟椒劉家等。他們行商的首選地,一般是與太行山相鄰的河南河內地區,也有的向陝西一帶發展。到了河南後,或西上至湖北的襄陽、漢口,或西南至四川等省區,或向東向南至山東、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廣東,也有的通過運河,向北至河北、北京發展。其中,尤以向東向南發展的最多,成就也最大,具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商家,其主要生意,大多在東南沿海一帶。這些商人經過一段長時期的經營,除繼續經營澤州的傳統產品外,也經銷當地或其它地方的產品。有的商人,如趙家老南院、侯大升老店、蘊泰號商號等,還利用當地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從事商品生產。侯大升老店生產的香醋、蘊泰號生產的白酒,都成為當地名優產品。清初興起的皮金字號,皮金的加工生產全在澤州府鳳台,在外地設莊銷售。這種經營方式,在澤州商人中是很少見的。
三是隻身或攜貲外出形成的商人。明清兩代,澤州府在外的商人特別多,有些地區,如陽城的潤城三莊、鳳台的尹寨河、高平的石末等,成年男子,大部分都在外做生意。這些外出經商的人員,一般都是本地的貧苦農民,在很小的時侯,就隨本地在外做生意的人,到他們開設的商號做相公當學徒,學徒期滿後,大部分成了夥計,做得好的還可能成為管賬。有的學徒還成了掌柜,如民國年間趙家老南院的掌柜姬如海。有個別商人,機會好的話,還可成為東家,如民國年間安徽穎州府蘊泰號的創辦人霍蘊年。攜資外出經商的人一般是官宦的親戚朋友,他們隨著有權勢的官僚外出,在官僚的庇護下,大部分做著錢莊之類的生意。
清中葉後,與晉中商人相比,澤州府商人的發展勢頭有所減弱,除了由於澤州府商人沒有適時應變,拓展最具活力的票號業務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澤州府商人的落地生根。尹寨河環山堂是一個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商業世家,從成都至漢口長江兩岸的主要商埠都有它的生意字號。清末民國年間,環山堂的主人無力掌控自己的商務,許多生意字號紛紛獨立,不再認其為東家。有些澤州府商人,隨著自己的商號,乾脆落藉到所在地。抗日戰爭開始後,由於政局的動盪,澤州商人在外的生意普遍受到影響。1945年,晉城市全境,也就是古代所稱的澤州及澤州府,獲得解放。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在外的澤州商人,或落籍所在地,或返鄉參加農業生產。建國後,隨著“一化三改”的推進,澤商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了計畫經濟時代。
三
澤商在明清兩代長盛不衰,並造就了一大批存續達幾百年的巨商大賈,除了以上條件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條件,就是澤商在長期經商實踐中形成的商業文化。
在明清兩代的商人集團中,晉商和徽商是兩個重要的商人集團。支撐晉商的文化是關公文化,支撐徽商的文化是宋明理學。澤州商人是晉商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要歸依晉商文化,歸依關公文化,以求得晉商集團的庇護。此外,澤州商人還吸收宋明理學的有益成份,形成了關公文化與宋明理學相結合的,具有獨自特色的商人文化。這也就是澤州商人把自己看作是儒商的原因。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商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宋以後,隨著商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商人與士農工一樣取得了四民的地位,商人家族的地位有所提高。李俊民是金代澤州陵川縣的著名狀元,他的兒子和侄兒都在洛陽一帶行商,並因行商有成,受政府招募做稅官。明清兩代,山西澤州府許多巨商大賈都與當地的官宦世家結為秦晉之好,百年之後都有朝廷大臣為他們撰寫志表。王重新是明清之際山西澤州府陽城縣郭峪鎮的巨商大賈,王家與黃城的陳氏家族就有姻親關係。王重新去世後,為其撰寫墓志銘的是刑部尚書、前吏部左侍郎兼內翰林國史院學士、奉敕纂修《明史通鑑》副總裁官、侍經筵的白胤謙。為其書寫墓志銘的,是賜進士出身、通奉大夫、刑部右侍郎加一級、前左春坊左諭德兼內翰林秘書院修撰張爾素。許多朝廷大臣出自商人之家,清刑部尚書張爾素就是郭峪商人張子仁的兒子。許多舉子功名無望後步入商界,民國時期山西省著名的金石家楊蘭階,年輕時就曾赴山東曹地吉隆典當鋪做學徒。最能說明明清之際商人家族與政治文化家族關係的,是陽城皇城村以陳廷敬為代表的陳氏家族。陳家以“德積一門九進士”著稱,是一個官宦文化世家。陳廷敬的高祖陳修,字宗慎,號柏山,從小習儒業。他的哥哥陳天佑中進士後,他也很想像哥哥一樣,在舉業上有所成就,但六舉不第,遂絕意仕途,退而鼓鐵。陳修的小兒子三益,也就是陳廷敬的四叔祖,“幼讀詩書,長事商賈,性質方正,頗善心計,客游燕豫間,負資累千餘金……後忽卒於衛輝逆旅。”(陳廷敬《故曾叔祖處士忠齋公墓碑》)如果沒有陳修、三益父子的商業成就,就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皇城相府,也不會有陳氏家族後來的政治文化成就。有成就的商人,除重視對子弟的教育讓其科場成名外,還特別重視對其員工的教育,提高員工的文化修養。文化修養的重要內容,就是宋明理學。楊蘭階是澤州府陽城縣人,民國年間是山西省的著名書畫金石家。清末,他在山東曹地吉隆號典當鋪做相公,他的祖父臨死的時候,還要他做塾師的父親楊念先寫信,叮囑他“在外公事之暇,時藝、小楷務須留心,是亦收心之一助也。”(《金石文獻·楊念先示兒書》之一)商人對儒家文化的這種追求,非親見其書信,我們絕不敢相信。
在澤州商人的心目中,宋明理學與關公文化是合而為一的。“天地有正氣,道義斯配於兩間;人臣有精忠,綱常乃維乎百代。以故,封金掛印,富貴不能奪其心;取義成仁,威武尤難移其志,此漢壽侯所以嚴《春秋》之律道接文宣,振華夏之威功開武穆,當日扶兩川日月,迄今享億姓蒸嘗也。”(《金石文獻·司莊關帝廟創修碑記》)將關公目為接聖人之道、維百代綱常的英雄。“關聖大帝生漢末,籍解梁,幼而穎異,長而豁達。……執《春秋》大義猶是漢臣,視當代諸君原同孺子,辯君臣之分,嚴內外之防。夫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不在功名之鼎盛,而在道義之維持,即至流離失所之餘,猶以大義自責,而不肯少為遷就於其間。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稱大丈夫者,非夫子其誰與歸!”(《金石文獻·高平義莊鎮會館創修碑文》)將關公目之為實踐宋明理學,也就是儒家學說的楷模。
這次征編晉商史料,在陽城地郭峪村,我們還見到一通石碑,碑文內容是《關夫子覺世真經》,這通碑文,收入已出版的《郭峪古村碑文集》。看了這通碑文,我們對澤州商人如何將關公文化與宋明理學合而為一,並體現在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就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了。碑文說:“敬天地,禮神明;奉祖先,孝雙親。守王法,重師尊;愛兄弟,信朋友。睦宗族,和鄉鄰;別夫婦,教子孫。時行方便,廣積陰功;救難濟急,恤孤憐貧。創修廟宇,印造經文;舍藥施茶,戒殺放生。造橋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難解紛。捐貲成美,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改過自新。滿腔仁慈,惡念不存;一切善事,誠心奉行。人雖不見,神已早聞;加福增壽,添子益孫。災銷病滅,禍患不侵;人物鹹寧,吉星照臨。若存噁心,不行善事;淫人妻女,破人婚姻。壞人名節,妨人技能;謀人財產,唆人尋訟。損人利已,肥家潤身;恨天怨地,罵雨訶風。謗聖毀賢,滅像欺神;宰殺牛犬,穢溺字紙。恃勢辱善,倚富壓貧;離人骨肉,間人弟兄。不信正道,奸盜邪淫;好惡奢詐,不重儉勤。輕棄功業,不報有恩;瞞心昧已,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誘愚人;托說升天,斂物行淫。明瞞暗騙,橫言曲語;白日咒誣,背地謀害。不存天理,不順人心;不信報應,引人作惡。不修片善,行諸惡事;官詞口舌,引人盜賊。惡毒瘟疫,生敗產蠢;殺身亡家,男盜女淫。近報在身,遠在兒孫;神明鑑察,毫髮不紊。善惡兩途,禍福攸分;行善福報,作惡禍臨。我作斯語,願人奉行;言雖淺近,大益身心。戲侮吾言,斬首分形;有能持誦,凶銷慶聚。求子得子,求壽得壽;富貴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獲;萬禍雪銷,千祥雲集。諸如此福,惟善可致;吾本無私,惟佑善人。眾善奉行,毋怠厥志。”這哪裡是什麼《關夫子覺世真經》?分明是澤州商人的行為規範。儒家文化是重實踐的,從《關夫子覺世真經》,我們又得到了一次驗證。
澤州商人除理念方面的文化外,另外兩個方面的文化也值得我們關注。一是制度方面的文化,包括規範東家與東家和東家與員工分配關係的股份制,包括規範員工與員工分配關係的人身股份制,還包括各個商號的行規店矩。一是澤州商人在行商實踐中形成的知識經驗和文化活動成果。此外,澤州商人遮風避雨、經營業務、處理公共事務所依託的商宅會館,也是我們今天寶貴的文化財富。
產生背景
古代澤州府(晉城)在金元時期是金朝和宋朝,元朝和宋朝前線對峙的地方。當時冶煉技術發達興盛,工匠雲集。金朝實行頭戶州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許多帶頭的村落。元朝實行匠戶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許多帶匠的村落。這便是“九頭十八匠”的來歷。明清時期晉城工業發達,手工業工匠眾多,村莊以工匠姓氏為名的有馮匠、呂匠、馬匠、苗匠、復匠、郝匠、候匠、謝匠、武匠、岳匠、孟匠、孔匠、韋匠、金匠、左匠、牛匠、申匠、段匠,合稱十八匠。這些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晉城人有發達的冶煉業。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盛行冶煉。明清時“九頭十八匠”聞名全國,“大德”鋼針暢銷海內外,“泰山義”剪刀名揚天下。大批鐵貨北上內蒙,南下廣東,西去甘肅,就連不起眼的鋼針都能遠出國門,賣到東南亞一帶。
明清兩代,山西是協餉區,澤州府商人攜貲攜物入陝甘協餉貿易,不絕於史。二是頭下軍州及匠戶制度的建立。金國是從部落制迅速發展成封建制國家的,在其封建制國家制度中,有濃厚的奴隸制痕跡。金代時,澤州是金國經濟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也是金國與宋朝軍事對峙的前沿陣地,為了保證戰爭對鐵制兵器的需要,金國的奴隸主將領將各地的匠人抓來澤州忠昌軍,在這裡設立了頭下軍州。大元帝國與南宋對峙時,澤州又成了元與宋交戰的前沿陣地,元代的奴隸主軍事首領繼承了金代的頭下軍州制度,建立了匠戶制度,由此形成了晉城的九頭十八匠。九頭十八匠是異族統治者對漢族百工匠人殘酷剝削壓迫的產物,但對澤州鐵器手工業的發展,客觀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明清兩代,匠戶不直接為封建政府服役,而是交納匠價銀。
是不是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造就了鐵器的成熟,塑造了千千萬萬的匠人,由此產生了匠村。這些或許是春秋時的兵工廠,沒有嚴格的考證,僅是我的假想。戰國時期興起的鐵范疊鑄、鑄鐵柔化等技術到西漢已成熟,成為冶鐵作坊的常規工藝,隨著脫炭工藝的出現,導致人們有意識的在高溫下炒、煉、煅。戰爭結束了,這些兵工廠要轉入民用打造生產。據考古冶煉業專家講,在長平戰場範圍內的鐵器達十三件,是很先進的鐵農具。南北朝建州所產陽城牗牘,即今晉城市陽城牗牘的冶煉最盛時犁鏡爐近百座,產品有五百多種規格,年產600餘萬件,除供應國內,還遠銷朝鮮、日本、尼泊爾、不丹。《中國實業志》記載,清代山西冶鐵中心僅澤州府鳳台牗牘,熟鐵爐業全地爐數約計百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