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朝初年,鄴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建村,因村北為澇窪地,故名澇窪村。隨後亓、王、左、孫、劉、李、陳、段、房、趙、尚、胡姓遷居澇窪村。李趙兩姓現後繼無人。
澇窪村1941年屬新甫縣四區管轄;同年4月至9月劃歸新泰縣;10月復歸新甫縣;1945年回歸萊蕪縣,屬棋山鄉;1945年至1956年屬第七區,顏莊區轄;1955年至1958年2月屬朱家莊鄉;1958年10月至1959年2月屬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3月至1984年4月屬顏莊人民公社;1984年4月至1995年11月屬鋼城區里辛鄉;1995年11月改鄉為鎮,屬里辛鎮至今。
澇窪村自古以來就有養豬的傳統。早在1956年亓洪溫就是全村的養豬能手,聞名鄰村四鄉。他採用圈養與放養相結合的方式,帶動全村人均擁有兩頭半豬。澇窪村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養豬先進模範村。段倫法以先進團支部身份出席了山東省共青團先進代表大會,受到了表彰,同時受到了團中央書記胡耀邦的接見。
澇窪村因地處丘嶺地帶,土地瘠薄,缺水,村民在解放前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生活水平低下,1957年以前全是以地瓜乾為主糧,小麥、玉米、豆類很少。後來在“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下,澇窪村民開始了大搞水利建設。1957年在“三教堂”山溝里連續閘了6個山壩,約用石頭600餘方;1964年在村西頭動用土石10萬立方,修築了第一個水庫,蓄水量24.8萬立方;1973年在北溝動用土石8萬立方修築了第2座水庫,蓄水量10萬立方;1976年在“三教堂”溝動用土石方2萬立方,修建了第3座水庫,蓄水量3萬立方;2000年又在山西坡溝動用土石3萬立方,修建了第四座水庫,蓄水量6000立方;到了1999年在東山子溝修築蓄水量5000立方的塘壩一個。這樣,在澇窪大地上水庫連環,數千米的小渠在田間環繞。庫中養魚又給村民增添了一大筆錢。
在農業學大寨的熱潮中,於1979年在村南黃土嶺整出了百畝大寨田。1989年村投資15000元,在百畝大寨田北打井一眼。1998年村又投資12000元在百畝大寨田南端打機井一眼。這樣就把庫中水、井中水替換著使用,從而使百畝良田能排能灌,旱澇保豐收。由於水利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變旱田為水澆田,大大地改變了農作物的種植比例,麥田大為增多,使村民口糧改變,生活水平大為改善。
解放前,村里沒有學校,學生到二郎廟國小,後到朱家莊國小就讀。到了1957年春季,借用民房三間辦起了村民盼望已久的民辦國小,當時只有一名民辦教師。1995年8月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與鳳凰峪村合班並校,校址在鳳凰峪村。澇窪村雖然村小人少,但為國家培養的人才不少。截至2002年,全村有大學畢業生18人,其中博士生1人,研究生4人,正科級以上的幹部6人,他們在各條戰線上為黨為人民勤奮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澇窪村在前進的道路上很注重醫療保健工作,從1956年就由劉寶英經過培訓後在本村任保健員,她常常背著藥箱不分晝夜地為村民的健康奔忙著。1960年尚慶山醫士從部隊退役後,接替了劉寶英的醫療工作。到了1963年尚慶山被選為大隊幹部,脫離醫療工作,又由尚憲林從事醫療工作多年,他一貫認真負責,德才兼備。他從醫期間,陳茂學之妻患急性腦膜炎,亓興林小時患急性肺炎,都在尚憲林的精心治療下轉危為安,很快康復。就連鳳凰峪村村民尚懷昌被樹枝砸成腦震盪,也被尚憲林在短時間內治療好。所以尚憲林很受村民的愛戴。
人常說“要想富先修路”。1965年萊蕪公路局修建的萊蕪至岱固的國防公路,從澇窪村中穿過。1999年又加寬重修成萊韓油漆公路也從村中穿過,在村後東西方向、村西南北方向、村東南北方向修環山公路各一條。這樣村子就處在公路的網路之中,可謂名符其實的四通八達,村民出入往來極為方便。
“靠山吃山”這句名言在澇窪村得到了證實。澇窪村後的棋山是山高水源廣,各條山溝里都蘊藏著甘甜的礦泉水。村民們從1997年就開始用三輪車託運棋山礦泉水到廠礦和他鄉銷售。到2002年為止,全村有30多戶整日外出銷售礦泉水,有很多廠礦、機關、個體戶都與澇窪的礦泉水銷售戶簽協約,必須保證日常用水供應,風雨無阻,約計全村年收入可達40萬元,礦泉水井成了村民的小金庫。
澇窪村委領導以超前的意識引進外資,啟動本村的經濟發展活力。2002年秋引進外資,在村南黃崖頭原磚場上建起磁選廠一座,同年秋又引進外資200萬元在團瓢嶺上占地60畝建起了動物園一個,為大力開發棋山風景區起了龍頭作用,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棋山觀光,個個來賓看得歡喜、玩得舒心、吃得稱心,流連忘返。
村民王傳和於1985年春,在黃崖頭占地5畝建磚場一處。磚場的建成給村民的建房用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改變了村容村貌,利潤也很可觀。
人文自然
棋山前官澇窪村後三面環山、一面流水是“三教堂”的遺址。尚有一塊冶煉殘渣,重1噸有餘,並存有一些古碎瓦片和一個石臼。
在“三教堂”的西側有個山峰叫鴿子崖(又名尖山子),懸崖峭壁高達幾十米,鴿子成群結隊。
澇窪村西嶺有很奇特的三塊石頭湊在一起,在中間的裂縫中長有一棵國槐。傳說明朝初年茶峪村的一個放牛娃夏天上棋山放牛,把一根趕牛的槐樹枝條插入石縫中生存下來,長成直徑約一米多粗的參天大樹。在千百年的生長中樹幹老化,樹幹中間腐爛成洞。有一次遭雷擊著火燃燒,使樹幹內洞擴大,洞內能容納兩個兒童站在其中相互摟住轉圈圈。1992年,一場暴風雨把此樹颳倒,現在原處又長出了新的小樹,仍可供人乘涼。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尚慶傑 尚慶平
二、歷任村支書
1938年-1941年3月 亓蘭成
1941年4月-1942年10月 尚懷公
1944年-1949年 亓蘭成
1950年-1956年 王傳富
1957年-1958年10月 劉寶聖
1958年11月-1959年12月 亓洪儒
1960年1月-1966年5月 劉寶聖
1970年2月-1971年2月 左富田
1971年3月-1982年10月 劉寶聖
1982年10月- 亓文貴
三、歷任村主任
1941年5月-1942年6月 王永禮
1946年1月-1947年8月 陳光業
1947年9月-1949年 段明德
1950年-1956年 亓洪榮
1957年-1966年 亓洪儒
1967年-1971年 左富田
1972年-1975年 段元芝
1976年-1981年 亓文貴
1982年-1998年 段元芝
1999年-2001年 尚憲聖
2002年- 亓文貴
三、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亓洪篤 曾任浙江省杭州市抽絲廠廠長兼書記,已離休
亓文祥 任水電部四局副局長(縣級)
尚慶生 濟南軍區財務部審計局副局長
五、經濟能人劉金才
劉金才,棋山開發公司經理,自家獨創名吃“棋山雞”。棋山風景區開發於1997年2月,當初光萊鋼就有4萬多人到此遊玩,遊人的共同感覺是這裡山高樹多,空氣好,就是缺少飲食方面的服務。劉金才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心在棋山作出一篇大文章。於是以兩架帳蓬起家,利用果枝炒出了名吃“棋山雞”。從此揭開了棋山風景區開發的序幕。在當年的“五一”節前後客流量達3萬餘人,劉金才經理先後投資400多萬元,建成聖水山莊的登山路、滑翔道、聖水潭水庫、棋山礦泉水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態遊樂美食場所。2000年4月1日國家文聯副主席馮驥才來到棋山留下了“真山真水真柴雞”、“山中一日,世上百年”的佳句。
六、棋山聖水的故事
在棋山前懷劉家炒雞店向北50米處,建有一“聖水山莊”。從這個山莊流出來的泉水,被人們稱之為“聖水”。此水甘甜。據有關專家檢測,水中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其中陽離子中有鈣、鎂、鉀、鈉等。陰離子中有碳酸鹽、硫酸鹽等,並含有鍶、矽等特性元素成份。常喝此水能祛病、健身、延衰、益壽,是理想的礦泉水。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曾是不毛之地,由於當時連年洪水,西來的大水把這片土地沖得溝壑縱橫,石礫遍地,有的石頭被沖得光亮圓滑,每逢天氣大旱,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地上的石礫反射出的光芒,直射天庭,照在玉皇大帝的寶座上。玉皇大帝驚奇地問:“下界是何物如此光亮?”托塔李天王回稟道: “此乃多年被洪水沖刷的圓石所發的光亮。”玉皇下令將這些亂石除掉。太白金星出主意說:“可移山一座將頑石蓋住,既蓋住頑石的光亮,又擋住西來的洪水,這塊不毛之地將會變成一塊樹木鬱鬱蔥蔥的好地方。”玉帝便命二郎神去東海搬山,二郎神從東海轉了一圈,沒有尋到合適的山,就把水龍王經常在此下棋的山搬來,把這片石礫蓋了個嚴實。因為是水龍王下棋的山,這山就取名為棋山。
有一年玉皇大帝西去,路經棋山,在山頂上小歇,眺望四方,不由地說: “這山倒是很美。”托塔李天王忙接上來說:“是二郎神當年按照您的旨意從東海搬來的。”玉皇大帝又說:“當年如此荒涼,如今變得山青了,只是缺水少秀,只有山青水秀才算圓滿!”接著便命水龍王賜水於棋山。從此,山前懷湧出了這口清泉,成年累月流淌著,無論天氣多么乾旱,從來沒有乾涸過。後來,人們根據玉帝賜水的傳說,便把這泉水取名為“聖水”。
特產
在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浪潮中,村民依託棋山風景區來創收。1997年春棋山前懷出現了劉家炒雞店,現在雞店多達23戶,年純收入可達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