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潮汐力鎖定的原因
潮汐力鎖定是指一個行星由於軌道靠恆星過近或軌道沒有傾角等而導致的一面永遠朝向恆星,另一面則永遠背向恆星的現象。
距離不合適類似太陽這樣恆星周圍的具有可居住潛力的行星,它們與恆星之間都存在著潮汐力的作用。和紅矮星相比,這些可居住區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大約是前者的兩至三倍,在這個距離上,潮汐力是很弱的,因此紅矮星的行星就可能遭受“潮汐力鎖定”。
軌道無傾角據位於德國波茨坦的萊布尼茲天體物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勒內·海勒(René Heller)認為:天體生物學家在對外星生命可能性進行分析時應該重視行星自轉軸這個變數所起的的作用。季節和自轉軸傾角是系外行星可居住區的重要因素,但卻基本被忽視。對此,海勒和他的同事在最近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了恆星與行星之間的引力作用最終是如何“抹平”行星自轉軸傾角。這項研究發現對外星生命的可居住區研究並不是個好訊息,且目前對可居住區判定的最大影響因素是是否具有適宜的溫度使水保持液態。根據計算機模擬結果,在紅矮星周圍的類地行星,其自轉軸的傾角將很快被“抹平”。短時間內傾角的消失意味著生命沒有機會在失去溫度調節的行星上存活下來。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Gliese 581d系外行星,它曾被認為是最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之一。
另一方面,系外類地行星如果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公轉,情況就會好很多。這些世界應該不會看到它們的自轉軸被“抹平”到危險的程度,至少在經歷數十億年後生命出現並演化成高級文明。這個情況的例子是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克卜勒22b,是第一個被發現與地球大小接近的、可居住區內的行星。我們地球自轉軸的傾角目前約為23.5度,在漫長的地質變遷過程中其可能會發生變化。行星的黃赤交角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太陽系早期的歷史因素,受到恆星引力影響的其他行星的軌道路徑。
季節的產生源於行星圍繞恆星公轉時,自轉傾角導致了恆星發出的光照強度呈現周期性的變化。比如,在北半球的冬季時,地球的自轉軸指向遠離太陽方向,直射點出現在南回歸線。傾斜的自轉軸使得太陽光照射到地表時與大氣存在夾角,有效削弱了部分能量,使光照分布顯層次感,且全天日照時也有所變化。與此同時,直射點在南半球使得日照時間更長。太陽引力的拖拽效應在具有自轉軸傾角的地球表面表現得更加充分。總體而言,地球自轉軸傾角使地表溫度均勻分布,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差值不會超過200華氏度。
如果地球或類地行星自轉軸沒有傾角或者傾角小於5度時,行星赤道區域將首當其衝受到來自恆星強烈光照,兩極地區由於缺少光照變得更加寒冷,溫度不呈現季節性起伏,這種情況的結果便是溫度嚴格按沿著緯線方向梯度分布(忽略地貌對溫度的影響),海勒研究員認為這是從一個溫暖的世界跌入世界末日,赤道異常高溫,而兩極卻天寒地凍。從理論上說,中緯度地區的溫度適宜生命的生存。但是,海勒認為最壞的情況是零自轉軸傾角的行星大氣發生崩潰。氣體在赤道地區蒸發上升,並在兩極地區降溫下沉。
海勒研究員和他的同事們通過計算發現,系外行星Gliese 581d可能遭受到這樣的命運。他們模擬了恆星與行星之間發生的“引力舞蹈”,結果表明行星自轉軸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任何值。兩個天體之間的偏心率使得行星受到來自恆星扭轉力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機制會強制行星進入零傾角的姿態,而自轉軸能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適宜的傾角是生命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早期地球,大約花了10億年時間才出現了細菌,更複雜的生物諸如人類則是又經過了大約35億年才出現,而且僅是學會了如何在洞穴上刻圖案。
根據當前的理論分析,即便位於恆星可居住帶內的類地行星,只要這顆恆星的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四分之一,僅需不到一億年的時間,行星的黃赤交角就會被“抹平”。那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維持適宜的傾角呢?科學家認為只有位於可居住帶內的具有陸地表面的岩質行星,且恆星質量大約在90%的太陽質量,這樣可維持系統內部行星的自轉軸傾角超過10億年。
遭受潮汐力鎖定的行星
Gliese 581g的質量為地球的3到4倍。科學家據此推測,這顆行星很有可能由岩石構成,而且其自身引力足以支持表面大氣層的形成。此外,“Gliese 581g”處於所謂“適居區”的正中,理論上具有孕育生命的絕佳環境。研究人員介紹,由於這顆行星遭受“潮汐力鎖定”一面長期面光,而另一面長期背光,可以說其表面的氣候條件比較穩定,面光區與背光區之間的區域最適宜生命存在與發展。但也有人認為,潮汐力鎖定對於發展生命並不是一件好事。
Gliese 581d是和Gliese 581g處同一天體系統的行星,位於“適居區”邊緣,雖然現在沒有遇到“潮汐力鎖定”,但預計不久後將遭受潮汐力鎖定和傾角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