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種植榕竹有悠久的歷史。據文獻記載,早在唐宋以前,潮州就已有種植榕竹的習俗。《潮汕民俗大觀》載:饒平農村元宵節有插榕樹葉於門楣上的習俗。相傳此俗起源於唐朝黃巢起義時,村民被告知取榕樹葉插於門楣而可保平安,自此相沿成習至今。對於蓮上的竹林村,《汕頭市地名志》有這樣一段記載:該村創建於南宋鹹淳元年(1265),建村時因村旁綠竹成林,故名。今潮汕帶“榕”和“竹”的地名也很多,如揭陽市的榕城,潮州市的竹園、綠竹、竹圍等。這些地名起名原因,都因該地榕樹和竹子多的緣故。它們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潮汕種植榕竹歷史之久。
潮州人喜歡種植榕樹和竹子,一方面是由於榕樹和竹子本身具有的使用功能,例如榕樹可防風固沙,可遮日擋雨,可乘涼休憩;而竹子則跟人們衣、食、住、行等生活有密切關係,竹子可製作竹笠、可搭竹棚、竹排,且竹筍又可食用。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如榕樹有博大的胸懷,它甘願頂住烈日暴雨的襲擊,而留下一片空間供人們乘涼、避風雨。從這個角度來說,榕就是“容”的意思,既能容己且能容人。榕樹還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不管天氣如何惡劣,終年四季長青,枝繁葉茂,永不枯萎。因此,潮人把榕樹稱為“承”或“誠”,就是期望能繼承榕樹的高貴品質,又稱它為“成”,以祈能有所成就。至於竹子,它則有虛心、有節、根固、挺拔、耐寒、隨處而安等特點,這與人的優秀品質、高尚情操有相通之處。由於榕竹有上述的高貴品質,所以它們被視為吉祥物,象徵著吉慶祥瑞。潮人甚至對它們達到了信仰崇拜的程度。在一些古老的節日裡,潮人有用榕枝竹葉裝飾門面之俗。《潮州府志·風俗志》載冬節,“山區有插榕枝、竹葉於門上的習俗。”《揭陽縣誌·風俗卷》載元宵節,縣城“老者采榕枝、竹葉以歸,以祈健康長壽”,農村則“折榕枝”,竹葉遍插門頂、豬欄、牛棚“,以祈人口平安、禽畜興旺。饒平農村元宵節插榕於門上謂”插榕(成)健過龍。“惠來縣在許多節日裡,也有把”三聖草“ (毛鈞草、榕葉、竹枝)插於門上之俗,寓意為”魔被鉤走、德者居住、方能萬年安生(榕在當地稱為萬年青)。“潮汕不少地方的婦女還特意把兩片榕葉插在頭上,孩子們則把一片榕葉夾在耳朵邊,所有這些都表示了人們嚮往吉祥之意。
潮川有一句俗語,叫做“前榕後竹”,就是說榕樹多種植於村前屋前,竹子多種植於村後屋後。這種現象的深層次文化內涵,陳覓先生在《種植榕竹的習俗》一文中認為可以從諧意去考究:潮語叫榕樹為“成”,“前榕”也即是前有所成就,竹與“足”諧音,“後竹”也即是後能富足,反映了人們的祝願。我認為對於“後竹”的解釋,還是應該從潮語竹與“德”諧音這個角度來考究,這樣前後兩句都是潮語諧音,讀起來也比較順暢。而且上面也說到,惠來插竹枝於門上,含有德者居住之意。這樣,“後竹”也即是後能積德之意。因此,“前榕(成)後竹(德)”就反映了前有所成就,能成功立業,後就要多積德,多做善事的人生哲理的文化內涵。聞名東南亞的華僑實業家陳慈黌,富了之後不忘家鄉養育之恩,遂於1907年在家鄉興建了一所潮汕早期的僑辦學校,並命名為成德學校。陳慈黌此舉,可以說是“前榕(成)後竹(德)”文化內涵的最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