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育作用

潛育作用

迄今,一般認為潛育化作用就是土壤在漬水條件下所產生的鐵的還原作用。它使土體呈藍至灰綠色,或有或無黃棕色、棕色或黑色斑塊,以及鐵或鐵錳結核。有些學者也稱之為灰粘化過程或潛水離鐵過程。潛育作用是所有潛—沼型土壤共有的。

潛育作用簡述

潛育作用是主要的成土過程之一。關於潛育作用的定義,有人認為“潛育作用是在漬水條件下鐵的還原作用,以致形成灰藍到灰綠色的土體,其上或有或無黃棕色或褐色的斑紋與鐵錳結核”(Buol等,1976)。

受潛育作用影響的土壤多集中於低洼或相對低洼的地區。由於水分充足,植物繁茂,土壤有機質明顯累積,或形成腐殖層,或形成泥炭層。

潛育土分布情況

潛育土零星分布於世界各地,除高山沼澤外,主要集中於河谷平原、湖泊窪地及河口三角洲地段。如果把受季節性還原作用影響的土壤包括在內,這類土壤幾乎可占世界土壤的五分之一。

我國潛育土的分布情況是,由北向南及由沿海向內陸過渡其比例逐漸減小,而人工潛育土(水稻土)所占的比例則由北向南漸增。人工潛育土的80%多分布於淮河以南的亞熱帶地區,主要集中於第一階梯地帶。

潛育土雖是一種重要的土壤資源,但由於多水以及因有機質的嫌氣分解而累積相當數量的有毒物質,可以妨礙作物的生長。

潛育作用的主要過程

潛育作用的發生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漬水,包括常年漬水和季節性漬水,二是有機物質的嫌氣性分解,只漬水而不伴有有機質的嫌氣分解不能發生潛育作用,而有機質的嫌氣分解又須以漬水為前提。由於有機質的分解,奪取介質中的氧氣,變價元素被還原,而且有機質分解的中間產物和最終產物又與礦質顆粒相互作用,從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學過程。

有機質的分解與累積

土壤是由氣、液、固三相組成的多孔體。土壤和天然水中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氧氣,當土壤淹水後,土壤空氣被排出,隨著有機物質的分解,有機還原性物質消耗土壤與水中的氧,進而奪取礦物中的結合態氧,從而導致變價元素的還原淋溶。

水中飽和氧的含量與溫度有密切的關係、在20℃時,其含氧量為每升9.2毫克,14℃時為10.4毫克。不同來源的水的含氧量各異。例如用於灌溉的塘水在20℃時,平均含氧量為每升8.3亳克。水稻土中的舍氧量較低,氧化層為每升8.3毫克。

有機質在淹水條件下的分解與積累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一般來講,有機質可分為易分解部分和難分解部分。易分解部分為糖類和蛋白質類,如果氣溫較高,這些物質在漬水條件下在1周內即大量分解,在3周左右進入分解盛期,一個月之後便可大部分解掉。難分解部分為纖維素和木質素,這些物質分解所需的時間較長,徹底分解所需的時間視土壤條件而異,少則半年,多則1年以上。在其分解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中間產物,例如醇類與酚類等。最終產物根據分解條件為好氣還是嫌氣而異,前者為CO,硝酸鹽、硫酸鹽及腐殖物質,後者除CO與腐殖物質外,還有H、CH,、NH、胺類、硫醇類及泥炭(Ponnamperuma,1977)。

潛育性土壤的主要類型

水稻土的潛育作用

一般來說,水稻土中的潛育過程是其前身沼澤土、潛育土或草甸沼澤土所殘留的。也就是說這一過程正向著減弱的方向發展,但如人為的灌溉不當和管理不善,這一過程也可能加強。但是不管殘留的還是發展著的潛育過程在水稻土形成中都是不能忽視的。

水稻土在淹水還原條件下,除Fe、Mn外,P、K的遷移強度也大大增加。Ca、Mg的絕對量也有增加。這就說明在淹水還原條件下,鐵的還原減少了土壤對磷的固定,提高了磷的活性,由於亞鐵離子的增加,一部分陽離子被置換出來,從而增加了鉀、鈣、鎂以及鈉的淋失的可能性。同時,矽酸鐵復鹽被還原,也可增加矽的活性。最近的材料表明在潛育條件下,鋁也並不是不活動的。這樣,從土壤地球化學角度,把一系列元素遷移與潛育過程聯繫起來,使潛育過程的內容更加廣泛。

植稻土壤潛育狀況的區分

考慮到潛育過程對水稻生長的影響,我們根據土壤的氧化還原狀況,將植稻土壤中的潛育狀況大體上分為下列五種:

1.漚水潛育:表面常年漚水、通體水分飽和、全剖面處於還原狀態、實際上全層潛育。

2.全層潛育:全剖面水分飽和,在水稻收穫後,表層處於接觸空氣條件下,除表層外均呈還原狀態。

3.上位潛育:耕作層、犁底層以下即為潛育層。即剖面上部呈氧化態,而下部呈還原態。

4.下位潛育耕作層、犁底層下已形成澱積層。潛育層出現於50—60厘米以下。

5.犁底潛育:一般犁底層呈潛育狀態。在剖面中氧化層和還原層(民眾稱為青泥層)之下又有氧化層。底層或有或無潛育層,視起源的土壤而定。

當然,這只是主要的幾種,而不是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