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村

漫道村

漫道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苗山鎮,位於萊城東北18公里,距苗山鎮駐地10公里。現有耕地722畝,235戶,690口人。北與西杓山村,南與田家樓村相鄰,村東南是杓山前村。 椐村碑記載,明洪武六年(1373年)李、張、趙三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因地勢平坦,村東有條小河,雨季大水漫溢於道,故名漫道。

概述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勺山保·漫道。漫道村,自民國初年始,隸屬歷經變化,除少數年份外,都是隸屬苗山(區、公社、鎮)。
現在的漫道村是新建村,遷建不足30年。1977年前,村莊在小河西邊。村子破爛不堪,住戶不集中,且占著一大片好地。“農業學大寨”期間,為補耕地不足,在當時杓山管區領導下,由鄰村幫助出工,實行搬遷,從此村莊由小河西邊搬到了現在小河東邊的一座小山嶺上。改河造田,增加土地200多畝,基本上解決了老百姓的吃糧問題。
新建的漫道村中心大街寬8米,房屋全是紅瓦房。當時駐軍也給予了幫助。
舊時的漫道村,由於土地少,且山嶺薄地占了80%,天旱無水,十年九不收,百姓生活艱難。1970年在村支部書記仲躋孝的帶領下,全村齊努力,使用幾千方石頭,修建了第一座揚水站,長200餘米,使百餘畝旱地變水田。
村里規劃了商業街,現已有30多戶村民建起樓房,辦起了飯店、商店、浴池、機械電視維修、理髮店等,進一步繁榮了社會經濟。
漫道村歷來重視教育。解放後,村里建了國小,並先後辦過國中、民辦高中。2001年合班並校後,村裡有一所聯辦國小,周圍十幾個村小學生來這裡就讀。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考人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已有26人。
漫道村的衛生醫療條件是比較好的。有3處衛生室,醫術較高。1996年在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帶領下,開渠埋管,從3里路外的山上引下泉水,解決了村民吃水問題,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
經省級鑑定,泉水水質很好,漫道村現建有“龍泉礦泉水廠”,很多人前來購買優質礦泉水。

人文自然

漫道橋

漫道橋位於漫道村南,苗山鎮境內。是口鎮至苗山公路段的大型橋,以漫道村命名。建於1978年,上部結構為石拱,下部結構為石砌墩台,全長140米,13孔,跨徑10米,橋面寬8米,載重汽車80噸,掛80噸。
聽老年人說,以前漫道村南頭有一座“觀音廟”,建築宏偉,香火不斷。解放前,被大水沖毀。現在村民自發捐錢,仿照以前的樣子,在村南重建一座“觀音廟”,每年二月九日定為廟會,會期三天。趕廟會的人很多,促進了物資交流,經濟發展。

人物事件

烈士英名

仲吉信 1939年參軍,當年在小山戰鬥中犧牲,任排長。
仲吉敬 1939年參軍,1942年在吉山戰鬥中犧牲,任連長。
趙緒友 1938年參軍,1947年犧牲。

歷任村支書記(截止到2003年)

1950年-1955年 李德芹
1955年-1959年 劉敬業
1959年-1964年李德芹
1964年-1976年  仲躋孝
1976年-1977年  任緒德
1977年-1984年 張洪友
1984年-1987年李恆忠
1987年-1989年 張洪青
1989年-1993年 李恆忠
1993年-1995年  韓孝師
1995年-2001年李恆修
2002年   仲衛軍

歷任村主任

1950年-1955年李士俊
1955年-1959年  劉敬勛
1959年-1964年  仲躋孝
1964年-1976年  任緒德
1976年-1977年  陳樂富
1977年-1984年  趙成堂
1987年-1989年  韓孝師
1989年-1993年  韓孝師
1993年-1995年  劉順福
1995年-2001年  劉順福
2002年-  趙成文

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張 超曾任廣東省廣州市外經貿委主任、廣州市人民銀行珠江分行行長等職,已離休
李德行 曾任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副縣長、代縣長,已離休
劉敬春 曾任萊蕪縣計生局局長,已離休,享受副縣級待遇

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劉 明 萊蕪日報社主任編輯

其他重要人物

趙先德 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成員;卡通片《福娃》總策劃、執行總編劇、創意總監;卡通片《孔子》總導演、創意總監。

專業技術人員

劉建超 adobe中國認證設計師;網站全棧工程師; WEB前端設計師;草根自媒體人;IT博主,網際網路觀察員;創辦——冰凌千品部落格。

特色展台

漫道村介紹圖冊 漫道村介紹圖冊

改革開放以來,漫道村日新月異。由單一種植糧食改成了種花生 、生薑、大蒜、中藥材,村民自主發展養殖業,村民收入有所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