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漫畫跟梁漱溟學儒》的兩大特點
將梁漱溟的新儒學主張濃縮為50餘個主題,去蕪存菁,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以450多幅漫畫映襯梁漱溟的新儒學思想,輕鬆活潑,讓閱讀變得更輕鬆!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 liang shu ming)(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現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現代新儒學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與原配夫人黃靖賢(1921年至1935年)育有長子:梁培寬,次子:梁培恕,。第二任妻子陳樹芬。 梁漱溟出身於“世代詩禮仁宦”家庭,早年頗受其父梁濟(巨川)的影響。青年時代又一度崇信康有為、梁啓超的改良主義思想。辛亥革命時期,參加同盟會京津支部,曾熱衷於社會主義,著《社會主義粹言》小冊子,宣傳廢除私有財產制。二十歲起潛心於佛學研究,幾度自殺未成,經過幾年的沉潛反思,重興追求社會理想的熱情,又逐步轉向了儒學。梁漱溟說:“我願終身為華夏民族社會盡力,並願使自己成為社會所永久信賴的一個人。”
序言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程思遠先生曾對梁漱溟先生有如是評價:“潛心行學,一代宗師,探索人生,無所畏懼。”梁漱溟先生是完全擔當得起這十六個字的,他出生於儒學沒落之際,在西學大行其道之際為傳統文化另謀出路,此後積極投身鄉村建設,為國家的前程奔走……他縱身大浪,一生波瀾壯闊,燦若夏花。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用這句詩來形容梁漱溟先生毫不為過。20世紀初,故國值秋,萬方多難,玉壘變浮雲。年輕的梁漱溟欲“萬類霜天競自由”,但是面對翻雲覆雨的時局,踟躕徘徊:自己的熱血應該揮灑何處?究竟哪裡才是中國的出路?他曾希望佛家能夠告訴他答案,然而他並不滿意這個答案,於是又轉向儒家去尋找,並且成功地開創了新學。馮友蘭、熊十力等儒學大師都緊隨其後,一同找尋儒學現實精神。不管是潛心佛學還是儒學,梁漱溟先生始終未曾忘懷現實的人生。為國奔走於戰火之間的梁漱溟數次遭遇日寇偽軍,險象環生,卻每每化險為夷。
1939年6月10日他在日記中寫道:“黎明行抵連谷峪,入民家小睡,遽聞槍炮聲,知前方已發生戰事。出門遙見敵騎在西面山嶺上,空中並有飛機,即向東向南趨奔。”6月24日中又寫道:“行抵對經峪一小村……方解衣烘烤覓求飲食之間,聞石人坡方面槍聲大作,知是接觸開火。不敢怠慢,出村向東北一高山攀登……至山腳入岩洞掩蔽。洞內幾已人滿,見我等異鄉人物,指點隱於最後。此時前後各山頭敵我兩軍漸集,不久開火,各種槍聲、炮聲、炸彈聲、飛機聲震耳。”
圖書目錄
序章百轉千回系儒門
末世儒門,濁浪沒清流
身近空門求得渡
回歸儒家,浴火重生
尚情無我,匹夫安可奪志
上篇 異峰突起,細數儒學大學
第一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海納百川,有“仁”為大
君子不器,左右逢源
樂以忘憂,陶醉生活中
心中自有青山在,世事紛擾如蛛絲
第二章 孟子取義,浩然為生
義由心生,但求無愧於心
駁許行:勞心勞力均是各司其職
人之向善同水之就下
順天機而行,一喜一怒一憂一懼
第三章 儒學之流貫千年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朱熹:天理亦在人慾內
心外無物說守仁
中篇儒家萬千滋味,且待一一品嘗
第四章 人之為人在於“仁”
為孟子正名:禽獸無“仁”可言
是非善噁心中秤
仁:近在咫尺,還是遠若天涯
懂盈縮之道方得永年
第五章 人性本相同,修行在自身
人之好壞一線牽
人心本清明,奈何易被濁霧繞
聖人之學,常好常對
我心不懈,時時勤拂拭
第六章 活在當下,守住心門
君子求諸己,達無我之境
在其位謀其政,無功即有罪
一花一世界,瞬間蘊生命
今生未盡,何求來世
第七章 順時而為,除去“執”的束縛
不自覺間陷入的“意必固我”
過而不留,似悲實不悲
生命本自然,道理易僵化
是非隨我心,遊刃咫尺間
第八章 天人合一,禮樂是真情最美的衣裳
禮之源乃生命之理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寧取狂狷,不取鄉愿
人情貴鄭重,形式不可少
第九章 孝悌之道,人人親其親
無聲之樂,無體之禮
倫理本位,孝悌為先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捨本逐末說禮教
第十章 辯證的生命觀:知天使並非聽天命
命由誰定:是天是人
行動由我定,成敗隨機緣
不知天命者,寄身兩端
我心不懈,豁然見清明
下篇比肩而立,儒與眾家何處異
第十一章 儒道之別:大隱隱於市
眼冷心熱多隱士,未能全然忘世間
潛心藥理學,誰見得升仙
功在天下,行藏由我
心為形役,士人徘徊兩路問
第十二章 儒墨準是“大功利”
利義不相斥,君子並容之
儒家主大利,墨家太計較
生活在於當下之趣味
刑罰:利一時,弊一世
第十三章 佛學人生苦,儒說人生樂
儒釋皆破執,執有不同義
樂本無所待,何須身外求
解脫之道:順生還是無生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四章 成“我”與成“佛”
上與天地同流,下逾禽獸之惡
無論佛儒,修行為要
成“我”與成“佛”
儒家似教而非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