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控制的生成語法研究

由於漢語缺乏顯性的形態標記,很多學者認為漢語不存在限定與非限定的區分,因此漢語中不存在空語類PRO。 (1997,1998)提出的鄰近條件和相容條件,本文提出了PRO釋義的綜合理論:PIO選擇最近的相容的NP作它的控制語。 如果沒有最近的、相容的NP,PRO選擇較近的、相容的NP作它的控制語。

內容介紹

《漢語控制的生成語法研究》在生成語法的原則與參數理論框架內對漢語的控制進行研究,即對漢語空主語PRO的分布和釋義進行探討。
PRO的一般出現在非限定小句的主語位置。由於漢語缺乏顯性的形態標記,很多學者認為漢語不存在限定與非限定的區分,因此漢語中不存在空語類PRO。
石毓智(1995a)提出時間一維性原則,這一規則在語言中投影為,如果在同一句子中有多個表示同一時間發生的動詞,只有一個動詞可以具有與表達時間信息有關的語法特徵,其他的動詞不能。邢欣(1990,1995)也認為雖然漢語缺乏形態特徵,但漢語的動詞仍然可以分為動態動詞和靜態動詞兩類,能帶時間限制詞“已經”(包括“已”),“正在”(包括“正”、“在”),“將要”(包括“將”、“要”、“就要”)的動詞短語是動態短語,不能帶這些限制詞的動詞短語是靜態短語。前者可以帶時態助詞“著”、“了”、“過”,後者不可以。動態動詞動詞可以單獨做謂語,而靜態動詞短語不可以。
本文認為雖然漢語在形態上不存在限定與非限定的區分,但它可通過辭彙手段標記這一區分,並基於以上觀點,嘗試性地提出區分限定與非限定的標準:在小句中,能夠被體副詞(aspectual adverbial)“已經(已)”、“正在(正,在)”和“將要(將)”修飾的動詞為限定動詞,不能被這些體副詞修飾的動詞為非限定動詞。根據這一標準,漢語中的兼語結構、連動結構、動補結構和動詞主語結構中存在限定與非限定的區分。值得注意的是,限定從句跟體狀語是可選的,有的限定從句因為主句動詞的特性而不能跟體狀語,但這並不能否定該從句是限定從句,根據以上標準,漢語的兼語結構、連動結構、動詞補語結構和動詞主語結構存在限定與非限定的區分,PRO出現這些結構中非限定從句的主語位置。
Claomsky(1981)指出,控制理論涉及許多因素,包括結構因素、動詞的內在特性以及其他語義和語用考慮。PRO的釋義亦如此。基於Choresky(1981)的思路和Pan(1997,1998)提出的鄰近條件和相容條件,本文提出了PRO釋義的綜合理論:PIO選擇最近的相容的NP作它的控制語。如果沒有最近的、相容的NP,PRO選擇較近的、相容的NP作它的控制語。如果沒有其他相容的NP,PRO就受隱性控制或任意控制。
經過驗證,PRO釋義的綜合理論能夠較好地解釋漢語PRO的釋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