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漢能控股集團是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公司成立於1994年,總部設在北京,員工逾15000人。在國內多個省份以及北美、歐洲、亞太等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業務橫跨水電、風電、光伏發電。漢能水電項目權益總裝機容量超過6GW(, 風電總裝機131MW。在太陽能領域,漢能在四川、廣東、海南、浙江、山東、江蘇等地投資建設薄膜太陽能產業研發製造基地,總產能已達到3GW(300萬千瓦)。通過技術併購和自主創新,漢能的薄膜光伏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銅銦鎵硒(CIGS)組件量產轉化率已達15.7%,獲NREL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認證的最高轉化率達到20.5%。漢能在全球進行電站資源開發,已與新疆、內蒙古、寧夏、江蘇、海南、山東、河北等省區以及歐洲多國簽訂了約10GW(1000萬千瓦)的太陽能電站建設協定,成為涵蓋技術研發、高端裝備製造、光伏組件生產和光伏電站建設等光伏產業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整合的高科技清潔能源企業。2015年7月15日,漢能薄膜發電停牌。

基本信息

企業簡介

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HanergyHoldingGroupLimited,簡稱漢能控股集團)成立於1994年。集團總部設於北京,在國內10多個省份以及美國、英國、荷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子公司和分支機構。集團以水電等傳統清潔能源為基礎,已建、在建水電項目權益總裝機容量超過600萬千瓦;以太陽能光伏產業為主導,在廣東、四川等地投資建設產能約超過3GW的太陽能光伏研發生產基地,是當今國內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民營清潔能源發電企業。

集團以不斷開拓創新的現代企業精神,歷經15年創業期和發展期,奠定了“一基兩翼”的產業發展戰略構架。即:以傳統清潔能源水力發電板塊為基礎,以太陽能研發與生產等高科技能源板塊為左翼,以太陽能光伏套用等為右翼的產業結構。“一基”是漢能“兩翼”發展的基礎,“兩翼”是漢能實現使命的新引擎,“一基兩翼”的布局形成漢能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和價值鏈。

集團自進入清潔能源領域以來,從浙江甌江、廣東東江到雲南金沙江等一系列江河上的水電站投資建設及在江蘇、寧夏等風電能源的開發利用,形成了一大批已經投產發電和正在建設的電力項目。其中雲南金安橋水電站一期總裝機容量2400MW,該項目被全國工商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譽為民營企業進入電力壟斷行業的標誌性工程,集團也由此成功躋身於建設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企業行列。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災難性問題。集團適時組建了清能投資諮詢公司,集中發展以國內CDM技術諮詢服務為核心,以國際CDM服務、自願減排市場(VER)和節能減排潛在項目投資為支撐的節能減排服務戰略業務體系。集團開發的CDM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區,以及東南亞地區,已成為國內最大的CDM技術諮詢企業,業務涉及可再生能源領域、工業過程中能源效率提高、工業過程中溫室氣體直接減排、燃料替代領域等。

高端精英人才引進和團隊建設已經成為集團長期的戰略方針。集團擁有一大批水電、風電、太陽能、石油、氫能、燃料電池等能源相關領域的專家,其中包括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團隊。2004年,集團即組建了新能源研究院,聘請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倫·G·馬克迪爾米德(AlanG.MacDiarmid)先生為首席科學家(已故),同時聘請了大批歸國中青年科學家,組建了逾百名博士、碩士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體的漢能高科技能源研發中心。研發中心面積達1萬平方米,有12個國際一流水準的清潔能源實驗室,並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院校合作建立了聯合實驗室。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發電、燃料電池以及相關關鍵原材料的研發和中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新能源領域已申請專利近200項,其中發明專利占總數的60%。

經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批准,在漢能控股集團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該工作站將為漢能及全行業培養更多更高端新能源研究人才。這標誌著漢能控股集團在科研領域和自主創新方面站在了中國同行的前列,博士後工作站的成立為集團吸引國際國內頂尖人才搭建了良好平台,也為集團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奠定了人才基礎。

漢能榮譽

2000年李河君先生擔任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2002年集團成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李河君先生擔任副會長

2003年集團榮獲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頒發的“光彩事業獎”

2003年中國工商聯併購公會和全球併購研究中心授予李河君先生本年度“中國十大併購人物”

2003年集團榮獲雲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頒發的“見義勇為獎”

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005年集團成為中華紅絲帶基金執行理事長單位

2005年集團成為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副理事長單位

2005年李河君先生擔任全國工商聯常委

2000-2006年連續七年榮獲北京市工商局頒發的“守信企業”稱號(自2007年開始北京市工商局停止該獎項評選)

2005年李河君先生擔任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2005年李河君先生擔任第二屆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2006年集團榮獲雲南省“光彩事業組織獎”

2006年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授予李河君先生“公益楷模”稱號

2006年集團成為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單位,李河君先生當選為首任會長

2007年李河君先生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8年5月17日,集團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中國紅十字會贈予我集團“博愛”牌匾

2009年4月11日,北京交通大學授予李河君先生“教育貢獻獎”

2009年6月27日,李河君先生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連任會長。

漢能戰略

漢能產業結構

“一基兩翼”:即以清潔能源發電板塊為基礎,以太陽能光伏研發與生產為左翼,以太陽能光伏套用為右翼的產業結構。“一基”是漢能“兩翼”發展的基礎,“兩翼”是漢能實現使命的新引擎,“一基兩翼”的布局將形成漢能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和價值鏈。

“一基”

指漢能的清潔能源發電板塊,涵蓋了水電、風電。經過十餘年的水電、風電投資建設,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項目有雲南省金沙江金安橋水電站、雲南五郎河流域梯級水電站、廣東省東江木京水電站、廣東省東江黃田水電站、江蘇省如東風電場、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風電場等,奠定了漢能“兩翼”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左翼”

指漢能太陽能光伏研發與生產板塊,其特徵是高科技技術在能源領域的商業化運用,將是漢能再次騰飛,實現夢想與使命的強大動力。“左翼”板塊的主要產品包括:不同類型太陽能技術的研發、太陽能生產設備製造與生產、太陽能電池製造和工藝流程的最佳化,以及儲能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在太陽能光伏製造上,漢能已經在珠三角、四川等地布局了生產基地,進行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發和製造。

“右翼”

指漢能太陽能光伏套用板塊。包含光伏產品整合解決方案、光伏電站工程建設與總承包、光伏平衡系統生產與整合、光伏電站運營以及碳交易、能源交易衍生產品交易等。

漢能產業發展模式

集團專注於清潔能源的發展,憑藉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優勢和品牌優勢,以可供集團持續發展的資源儲備為基礎,不斷提升以漢能軟實力為主的綜合實力,在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領域占據制高點,以創新、變革性技術為起點,以規模化優勢構築漢能特有的產業發展模式,推動清潔能源產業在中國和世界大力發展,為降低全球碳排放做貢獻。

漢能國際化戰略

產業國際化

漢能“一基”產業的水電基地不僅包括在中國西部建設的大型水電項目,同時已在東南亞等地區開發水電資源,籌建水電建設基地,並將繼續開發寮國、巴基斯坦等國的水利資源。

在“左翼”產業的研發上,漢能已經在歐洲和美國都建有自有和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以確保漢能“左翼”產業站在技術的最前沿。

在布局“右翼”產業時,漢能擬在全球範圍內成立相應的區域公司,負責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銷售,及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與運營。

目前已有漢能控股歐洲有限公司、漢能光伏大中華區域公司(籌)、漢能光伏亞太區域公司(籌)、漢能光伏美洲區域公司(籌)、漢能光伏中東與非洲區域公司(籌)。

資本國際化

主要是籌備IPO,引入國際資本。在CDM產業發展上,漢能已經建立“中國碳”國際性的基金,以推動節能減排在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同時漢能整合國際國內的資本與項目,開展跨國資本併購。

人才國際化

在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上,漢能從設立之初就開始引進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如引進了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倫·G·馬克迪爾米德(AlanG.MacDiarmid)擔當漢能新能源研究院第一任首席科學家。漢能不斷提升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現已完成電力建設與運營人才、太陽能光伏科研與生產人才、太陽能光伏套用人才的跨國管理體系,以保證漢能項目的人力資源所需。

股票停牌

2015年7月15日,自2015年5月起一直停牌的漢能薄膜發電發布公布,香港聯交所應證監會指令,即日起停止公司股份買賣。根據香港證監會的指令,勒令漢能停牌理由是證券及期貨規則條例第8(1)條,包括提供虛假或誤導性檔案,暫停交易以維持市場公平及大眾利益等。分析人士相信漢能自此將進入長期停牌階段,其中可能涉及兩地監管機構的信息共享和協作調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