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漢江新區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西南部。轄原襄城區全境,南漳縣九集鎮(不含湧泉),宜城市小河鎮部分,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漢江新區和襄城區執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合署辦公。新區規劃襄陽大學城,襄陽軍民結合產業園,襄陽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園,襄陽生物醫藥產業園,臨港能源物流產業園,中國有機谷農產品加工園,出口加工區,保康工業園等。藉此對接南漳主城區,南漳湧泉工業園,南漳磷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和宜城主城區,宜城新興產業園,宜城水晶化工產業園。戰略定位
湖北省委、省政府囑託襄陽在漢江生態經濟帶開發開放中發揮戰略引擎作用,提升區域競爭力成為襄陽重要發展戰略。襄陽、宜城、南漳同為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同負生態環境保護使命。加快形成襄宜南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構建以襄陽中心城區為龍頭,宜城、南漳兩個中等城市為支撐,九集、武安、雷河、小河、王集、尹集、歐廟、臥龍等八個重點鎮為節點,若干新型農村社區為基礎的城鎮化組群,共享緊密合作資源,實現區域協同發展,提升城市整體競爭力。
襄宜南一體化發展戰略規劃,將著力推進襄陽中心城區、宜城、南漳城市功能對接、產業分工協作、城鎮體系共建、生態環境共治、公共服務共享、社會建設共管,探索“新型城鎮化”新路徑,在更好更快的發展中不斷育壯漢江生態經濟帶。
藉助長江中游城市群,漢江生態經濟帶戰略,對接一帶一路,推動襄宜南一體化發展。為構建城鄉一體、市縣共榮、資源共享、組群發展的大都市區,打造“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的核心引擎,建議規劃建設襄陽“漢江新區”。
戰略目標
通過規劃建設,著力把襄宜南片區(漢江新區)打造成為現代工業集聚區、現代商貿物流區、歷史文化旅遊區、城鄉統籌示範區、改革創新實驗區、宜居宜業新城區,構建襄陽市中心城區、市域衛星城市(宜城市區、南漳縣城)、區域中心城鎮(尹集鄉、九集鎮、武安鎮、雷河鎮、小河鎮為先行城鎮)、若干新型農村社區四個層次的城鎮體系,在襄陽東南區域形成資源共享、功能互補、融合發展的城鎮群。經過五年努力,使襄宜南一體化發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基本原則
堅持規劃先行、分步實施。突出規劃引領作用,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編制一體化發展總體規劃,實現襄陽市區與宜城、南漳等地的規劃對接,確保科學功能布局和一流建設水平。搭建合作框架,創造合作平台,先易後難,分步推進。
堅持政府推動、市場主導。加強政府引導、協調與服務,以市場主體間的融合發展為重點,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推動一體化發展。
堅持三方聯動、互利互惠。以利益聯結為紐帶,注重三方需求,打破區域界限,強化資源整合,實現互動發展、互利共贏。
堅持創新驅動、破解難題。以理念創新推動機制創新,破解發展難題,通過學習借鑑國內外城市群、大都市區組群發展的先進經驗,走出一條城市組群發展、轉型跨越的新路子。
堅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依託自然資源稟賦和區位交通優勢,因地制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形成鮮明的一體化發展特色。
漢江新區範圍
新設立漢江新區爭取成為國家級新區,漢江新區轄原襄城區全境,南漳縣九集鎮(不含湧泉),宜城市小河鎮部分,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漢江新區和襄城區執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合署辦公。新區規劃襄陽大學城,襄陽軍民結合產業園,襄陽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園,襄陽生物醫藥產業園,臨港能源物流產業園,中國有機谷農產品加工園,出口加工區,保康工業園等。藉此對接南漳主城區,南漳湧泉工業園,南漳磷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和宜城主城區,宜城新興產業園,宜城水晶化工產業園。加速襄宜南一體化發展。
發展重點
(一)以科學規劃引領一體化。按照“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戰略的總體要求,立足三地城市功能定位、產業基礎、城鎮分布與資源條件,按照功能協調互補、產業相對集聚、操作適度彈性、生態環境和諧的布局原則,做好襄宜南片區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市場體系、生態保護等6個方面重要節點的規劃對接,編制《推進襄南宜一體化實施方案》,以規劃的相互銜接確保一體化建設有序推進。
(二)以基礎設施拉動一體化。堅持交通先行,率先啟動襄宜、襄南快速通道建設,形成東津、襄城、宜城、南漳互通對接的新格局。重點推進三大基礎設施工程體系建設。
(1)建設道路工程體系。加快襄陽繞城高速與麻竹高速連線線建設,規劃建設襄陽至宜城一級公路(內環東線鹿門山至宜城),改造提升207國道、305省道、306省道,打通隆中風景區至七里山森林公園的旅遊通道,打通襄城臥龍鎮至九集吳集之間的區縣通道,連通襄城與南漳、南漳與宜城縣際、鎮際斷頭路。構建襄陽至南漳、襄陽至宜城30分鐘經濟圈。
(2)建設站場工程體系。規劃建設襄陽客運南站和南漳、宜城汽車客運中心站,加快城際公交網路建設,儘快開通襄陽至南漳、宜城公交線路,探索建設快速公交運輸系統(BRT)。加快建設襄陽新港,重點抓好小河港、余家湖港和雅口樞紐建設,將漢江河道通航能力提升至千噸級。大力實施漢江河道整治工程,高水平建設襄宜漢江濱江風光步道走廊。
(3)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體系。統籌推進區域供水、電力、通訊、天然氣、環保等配套設施建設。分別在襄宜、襄南片區規劃建設大型供水廠、垃圾處理廠,保障城鄉居民用水,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三)以產業集聚支撐一體化。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為重點,以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為平台,建立健全企業項目跨行政區域轉移的利益協調補償機制,著力打造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特色鮮明的產業帶。
(1)重點建設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的特色園區。重點推進襄陽市區與宜城、南漳產業對接、資源整合、雙向流動、互補發展,推進軍民結合產業、醫藥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磷化工循環經濟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鼓勵支持市區工業企業向宜城、南漳產業園搬遷;引導襄城余家湖工業園區化工企業向宜城雷河工業園、南漳磷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搬遷;鼓勵南漳、宜城境內軍工企業向襄陽市區產業園區聚集發展;鼓勵宜城與南漳兩地發揮農業資源優勢,以共建共享、強強聯合方式打造農產品加工園區;支持宜城在王集鎮建立新興產業、裝備製造產業工業園區,打造成東津新區現代工業配套的產業基地。
(2)重點打造特色產業發展板塊基地。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重點發展觀光農業、休閒農業、園藝產業,打造襄宜南都市生態綠色景觀帶。
(3)重點建設生態文化旅遊景區。發揮襄南宜區域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優勢,以建設襄城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為龍頭,整合楚文化、三國文化、古城文化、漢水文化、宗教文化等資源,加快推進古隆中文化旅遊景區、峴山生態旅遊景區建設,規劃建設一個高水平的旅遊主題公園,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片區,形成旅遊景區連線成片發展的新格局。
(四)以城鎮建設推動一體化。把加快城鎮建設作為推動襄南宜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重點推進襄城、南漳、宜城相向融合發展。襄城區、經開區重點實施向南對接戰略,整體推進尹集、歐廟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把兩個片區建成具有田園風貌都市休閒小城鎮,成為連線襄陽與宜城、南漳的綠色走廊。宜城和南漳縣重點加快東進北拓進程,加快城關鎮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新城新區建設,五年內,兩個縣(市)主城區分別形成30萬人口的城市規模,同時,加強九集、武安、小河、王集、雷河等重要節點城鎮建設,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實現與襄陽市區的功能對接。
(五)以市場共建提升一體化。在襄宜南對接區域規劃建設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城市商圈,擴大輻射半徑,提升生產性服務和生活性服務的便利度。
(1)加強都市商圈建設。合理布局商業網點和大型超市以及專業市場,同步推進宜城、南漳城市商圈建設,鼓勵零售、餐飲、住宿等行業在宜城、南漳布點聯網,開展連鎖經營。規劃建設以芭蕾雨為主要形態的商業中心,打造“以奧特萊斯名牌折扣店”為龍頭,集商業集群、休閒度假、文化娛樂與低碳居住為一體的都市時尚中心。
(2)加強特色化專業市場建設。在襄陽——南漳節點、襄陽——宜城、南漳——宜城等重要節點,規劃建設綜合物流園區和專業市場,鼓勵襄陽市區有關“外遷”專業市場向宜城、南漳方向合理擺布。搶抓“北煤南運”和鐵路專線建設機遇,加快建設余家湖物流聯運碼頭,充分利用宜城朱市物流園和小河港口煤炭轉運中心,積極支持宜城路口電廠建設,鼓勵能源企業向朱市搬遷或轉移,打造鄂西北能源物流基地。
(3)全面實施現代金融服務全覆蓋工程建設。延伸金融服務平台,鼓勵在襄商業銀行、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私募基金、金融租賃、信託投資、貸款擔保等金融機構在宜城、南漳設立分支機構、拓展業務,建立完善襄宜南聯合組團參展、招商機制,強化在對外經濟交流協作。
(六)以服務均等促進一體化。統籌城鄉發展,重點加強科教文衛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1)提升醫療服務均等化水平。消除地域差異,加強區域內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合作,建設綜合衛生信息平台,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2)提升基礎教育均等化水平。建設標準化學校,提高縣(市)辦學水平,改善辦學條件,保證教育經費按政策逐額投入到位;推動襄陽名校集團化辦學向宜城、南漳延伸;建立教師雙向學習、交流、支教、幫教制度,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3)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均等化水平。構建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建立與襄陽中心城區居民無差異的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加快建設城鄉統一、共建共享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管理、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網路和服務平台。探索完善農村新社區管理服務機制,在一體化發展區域統籌推進。
(七)以政策創新保障一體化。
一是創新建設用地的使用方式。推行襄宜南區域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政策的一體化,統一調劑建設用地指標,支持宜城、南漳大力開展低丘崗地改造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鼓勵發展規模經營,創新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機制體制,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促進農業人口向城鎮集中。
二是創新投融資方式。組建襄宜南一體化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支持襄城、宜城、南漳投融資平台做大做強,增強投融資能力。推行區域公共設施市場化運作,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把襄宜南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襄陽市城建年度投資計畫。
三是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對農村水利、縣鄉公路、旅遊公路、電網改造、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標準糧田建設、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項目資金,由市級整合集中向襄宜南片區投入。對以保護生態為主、重點發展農業、旅遊的山區鄉鎮,市級財政給予一定的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支持重點鄉鎮建設,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武安、九集、小河、王集、歐廟、清河農村新社區建設。
推進措施
(一)統一思想,營造氛圍。全市各地各部門都要站在推進“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的高度和市縣雙贏的角度,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大意義,把思想高度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大力支持襄宜南一體化發展工作,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共同支持襄宜南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領導,明確責任。成立襄宜南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襄城區、宜城市、南漳縣主要領導任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負責襄宜南一體化發展的推進及協調工作。建立會商機制,定期召開襄宜南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對涉及一體化發展的城鄉規劃、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生態保護等重大事項實行會議協商,協調解決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襄城區、經開區、宜城市、南漳縣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作為,制定本地推進襄宜南一體化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確保襄宜南一體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三)加強指導,形成合力。市直部門要全力支持襄宜南一體化發展,結合各自職能,制定具體支持措施。要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為襄宜南一體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市發改委牽頭有關部門抓緊研究襄陽市與宜城、南漳的規劃對接問題,儘快拿出《推進襄宜南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方案》;襄城、宜城、南漳要主動與市直有關部門銜接,切實做好爭取項目、爭取政策、爭取試點工作,對重大項目由市級機構負責項目策劃包裝和申報。充調動方方面面力量,最大限度地聚集資源,推動襄宜南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