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曆法

漢族曆法

曆法是用年、月、日等日期和時間的單位計算時間的方法。主要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亦即太陽曆,其歷年為一個回歸年,公曆(西曆)即為太陽曆的一種;陰曆亦稱月亮歷,或稱太陰曆,其歷月是一個朔望月,歷年為朔望月的整倍數,一般是十二個朔望月,其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伊斯蘭曆(回曆)即為陰曆的一種;陰陽曆的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歷月為朔望月,屬於一種“陰月陽年”之曆法,為了協調朔望月與回歸年之間的關係,陰陽曆通過設定閏月來滿足歷月與月相(朔望月)相符合,同時歷年也與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運動(回歸年)相符合。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曆法漢歷(夏曆、農曆)就是陰陽曆的一種。

發展歷史

漢人先民很早就發明了 曆法。相傳上古有《黃帝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曆》。合稱 古六歷。夏曆以建寅之月(包含雨水之月)為正月,故稱 夏正。殷歷以建醜之月(包含大寒之月)為正月,所以稱作 殷正,乃是如今漢歷(農曆)之十二月。周曆以建子之月(包含冬至之月)為正月,是為 周正,等於現今漢歷(農曆)之十一月。秦用瑞頊歷,以建亥之月(包含小雪之月)為十月,但設為歲首,一年從十月初一日開始,月序非常特殊,依次為: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端月[建寅](因避秦始皇嬴政之名諱而改稱,漢朝建立之後復稱為正月。)、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閏年再加上後九月)。漢朝初期沿用顓頊曆,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制訂並頒行了《太初曆》使用建寅之月為正月,依次為二月、三月、一直到十二月,設定閏月的方式定為無中氣置閏之法,從此漢族傳統曆法的建正(歲首)和設定閏月的方式均基本得到固定,並且沿用至今。《太初曆》之後出現的曆法版本,均屬於同一部曆法之修訂,曆法計算之方式越來越精密了,漢族傳統曆法變得越來越準確,如今已經成為非常精準的天文年曆性質的陰陽合曆了。這其中主要有《三統曆》、《四分曆》、《乾象曆》、《太明歷》、《戊寅元歷》、《大衍曆》、《統天曆》、《授時曆》、《時憲歷》等。

直到今天, 漢族 仍然習慣使用自己傳統的陰陽合曆——漢歷(農曆)。同時使用公曆。

異同辨析

《夏曆》是中國上古時代的古六歷之一,傳說是夏代創立的曆法,原曆法規則已軼失,現在只能從一些古籍上了解一些內容,如《夏小正》等。從典籍的隻言片語中我們得知:《夏曆》採用冬至所在之月為子月,作為歷算中一歲的開始(定歲實),曆法年(歷年)則採用以建寅之月開始,即使用寅正(夏正)。其大致是採用整數366天為一歲(歲實),用減差法和正閏余。

民國成立時,因採用西曆,便就將中國漢族的傳統曆法稱呼為夏曆了。《夏曆》是上古六歷之一的一個版本。夏曆是漢族傳統曆法的名稱之一。這點是需要分清楚而不應當混淆的。

夏曆、農曆、漢歷之意思相等。漢歷是漢民族傳統曆法的簡稱。

坊間將漢民族傳統曆法(農曆、夏曆、漢歷)俗稱為“陰曆”這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這個俗稱是因為民國年間改用西曆之後,因為當時的教育並不普及而產生的一個小謬誤,屬於誤稱。漢民族傳統曆法屬於陰陽合曆,絕非所謂的“陰曆”。所以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偉大復興的今天,應當將此誤稱逐漸改正過來,正本清源,還漢民族傳統曆法一個正確的名稱和評價。

規則技術

漢歷是一種陰陽合曆,歷月符合朔望月(月相),歷年符合回歸年(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周期)。以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日月合朔日)為每月的開始(初一日)。每月長短根據月相不同,可能為大月三十日或小月二十九日,每年並不固定,全依靠精密的天文計算得出。平年十二個月為一年。閏年設定閏月,全年共十三個月,閏月加在沒有中氣之月,稱作閏某月。漢歷將一個回歸年劃分為二十四節氣,其中分為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如漢歷甲申年(西元2004年)漢歷二月三十日是二月的中氣春分,之後的一個月並沒有三月的中氣穀雨,所以便將閏月增加到二月之後稱作閏二月。閏年的時候閏月設定的位置,依據無中氣置閏法則計算。

漢歷的置閏法則是從甲年冬至所在月(含)到乙年冬至所在月(不含)計算出有多少個朔望月,如果有十二個月則不置閏,屬於平年,如果有十三個月則需要設定閏月,閏月加在甲年冬至所在月之後,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

現行漢歷早已經拋棄了“十九年七閏”的固定置閏周期,這個閏周在南朝祖沖之先生所制《大明曆》時就已經改成三百九十一年設定一百四十四個閏月(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閏)到了唐代所頒行的《麟德歷》時閏周就被正式廢除了,改成天文實測回歸年,當閏則閏,保證漢歷的準確性。所以說現今漢歷(農曆)已經不是“十九年七閏”了,而是定冬至實測回歸年,無中氣置閏法則。

每位皇帝即位時,要改年號紀年,有時興之所至隨時改年號,但從明朝開始,皇帝在位時不再改年號,但新皇帝即位時仍然要改,這種紀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十四年"就是"光緒元年",因為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乾支紀年始終維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沒有一位皇帝在位超過六十年,所以只要說某皇帝年號和乾支,年代就相當清楚,如"光緒乙亥"就是同治十四年或光緒元年或西元一八七五年,同治在位期間沒有過乙亥年。

漢族的傳統節日都以漢歷為依據。

傳統節氣

節氣 黃經 中氣 中氣所在漢歷月 黃經
1 立春 315 雨水 正月 330
2 驚蟄 345 春分 二月 0/360
3 清明 15 穀雨 三月 30
4 立夏 45 小滿 四月 60
5 芒種 75 夏至 五月 90
6 小暑 105 大暑 六月 120
7 立秋 135 處暑 七月 150
8 白露 165 秋分 八月 180
9 寒露 195 霜降 九月 210
10 立冬 225 小雪 十月 240
11 大雪 255 冬至 十一月 270
12 小寒 285 大寒 十二月 300

因為兩個中氣之間的時間可以比一個朔望月(約等於 29.53059日)的時間長,所以漢歷一個月可能只有一個節氣,而沒有一個相應的中氣,如果那年為漢歷閏年,沒有中氣的漢歷月就是閏月。反過來說,兩個中氣之間的時間也可以比一個朔望月的時間短,所以漢歷一個月可能有兩個中氣和一個節氣。(這種情況很少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依據定冬至測定回歸年決定是否置閏的規定,如果從甲年冬至所在月(含)到乙年冬至所在月(不含)只有十二個朔望月,那么其間就算出現沒有中氣的月份也不是閏月,比如漢歷癸丑年(西元2033年)的八月。)

二十四節氣歌:(採取二十四節氣各一字而成篇以方便記憶)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歷代曆法

古六歷

顓頊曆 - 秦朝、西漢(? - 公元前104年)

漢歷(太初曆) 三統曆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 84年)

四分曆 - 東漢(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 263年)

乾象歷 - 東吳(223年 - 280年)

景初歷 -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元嘉歷 - 劉宋、南齊、南梁(445年 - 509年)

大明曆 - 南梁、南陳(510年 - 589年)

三紀曆 - 後秦(384年 - 517年)

玄始歷 - 北涼(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正光歷 - 北魏(523年 - 534年)、東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興和歷 - 東魏(540年 - 550年)

天保歷 - 北齊(551年 - 577年)

天和歷 - 北周(566年 - 578年)

大象歷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開皇曆 - 隋(584年 - 596年)

大業歷 - 隋(597年 - 618年)

皇極曆

戊寅元歷 - 唐朝(619年 - 664年)

麟徳歷 - 唐(665年 - 728年)

大衍曆 - 唐(729年 - 761年)

五紀曆 - 唐(762年 - 783年)

正元歷 - 唐(784年 - 806年)

觀象歷 - 唐(807年 - 821年)

宣明歷 - 唐(822年 - 892年)

崇玄歷 - 唐(893年 - 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8年 - 955年)

九執歷

符天曆

調元歷 - 後晉(939年 - 943年?)、遼朝(961年? - 993年)

大明曆 - 遼(994年 - 1125年)

欽天曆 - 後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應天曆 - 北宋(963年 - 981年)

乾元歷 - 北宋(981年 - 1001年)

儀天曆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崇天曆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明天曆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奉元歷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觀天曆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占天曆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紀元歷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統元歷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幹道歷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淳熙歷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會元歷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統天曆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開禧歷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淳祐歷 - 南宋(1252年)

會天曆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成天曆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大明曆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重修大明曆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授時曆(大統歷)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時憲歷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