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鎮因駐地漕河得名。1949年設漕河區,1956年為漕河鎮。1950年建田河鄉,1975年改清水河公社,1987年 設清水河鄉。1996年,漕河鎮面積78.5平方千米,人口8.4萬人,轄長林崗、夏垸、團石頭、關沙、瓮門、劉榜、高新鋪、高德畈、六房垸、馮圍、楊樹畈、何大垸、八斗地、菜園頭14個行政村和一居民、二居民、夏漕、豁口、付畈、十里畈、南門畈、吳莊、新建、楓樹林、羅州城、李咀、大河口、芝麻山14個居委會,有經濟場、林場、果園場各1個;清水河鄉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槐樹山、黃婆坳、飛躍、黃廠、梅畈、鐵山、上五松、泉水坳、大楓樹、田河、彭祖、馬沖、馬騎畈、三馬河、大路鋪、楊四嶺、清水河、洪祖二、高山鋪、上河橋、嚴壠、汪林、獨山、十里舖24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清水河鄉,併入漕河鎮。2004年,鎮政府駐漕河,人口147013人,面積163.8平方千米,轄一居、二居、夏漕、豁口、付畈、十里畈、南門畈、吳莊、新建、楓樹林、羅州城、李咀、大河口、芝麻山14個居委會和長林崗、夏垸、團石頭、關河、瓮門、劉榜、高新鋪、高德畈、六房垸、馮圍、楊樹畈、何大垸、八斗地、菜園頭、槐樹山、飛躍、黃廠、梅畈、鐵山、上武松、泉水坳、大楓樹、田河、彭祖、馬沖、馬騎畈、三馬河、大路鋪、楊四嶺、清水河、洪祖二、高山鋪、上河橋、嚴壠、汪林、獨山、十里舖、黃婆坳38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轄53個村(居)委會(長林崗、三碼河、劉塝、夏塆、六房塆、何大塆、嚴壠、大楓樹、高新鋪、上武松、團石頭、關河、瓮門、馮圍、高德畈、楊樹畈、八斗地、菜園頭、槐樹山、飛躍、黃廠、泉水坳、馬騎畈、梅畈、鐵山、田河、彭祖、馬沖、大路鋪、楊四嶺、清水河、洪祖二、高山鋪、上河橋、汪林、獨山、十里舖、黃婆坳,一居民、二居民、傅畈、吳莊、十里畈、夏漕、豁口、南門畈、新建、楓樹林、羅州城、大河口、芝麻山、李嘴、經濟場)。
地理環境
漕河鎮地處素有“教授之縣”、“文昌之鄉”美譽的醫聖李時珍故里——蘄春縣城關,西距市區黃州
97公里,省會武漢176公里,位於蘄春縣境中部偏南,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京九鐵路上的重鎮之一。
人口民族
漕河鎮總人口1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萬人,非農業人口10.6萬人;
人文資源
漕河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辛亥革命先驅田桐、著名的中醫藥專家高輝遠等名人志士的故鄉,是劉鄧大軍在湖北境內最大的一次戰役——高山鋪戰役所在地。
交通設施
漕河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京九鐵路、柳界公路穿境而過,鎮區內建有京九鐵路蘄春客、貨運站,二級汽車客運站、貨過站,可直上黃黃(滬蓉)高速、京珠高速公路,直達長江黃金水道,緊鄰九江機場和武漢天河機場,公路、水運和鐵運輸便捷,已形成相互銜接的現代化大交通網,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無阻,縣郵政、電信、移動、聯通等通訊集團的交換設備均設在鎮區內。建有11萬伏電站和小Ⅱ型水電站各1座。
風景名勝
1、羅州城古遺址。羅州城,建於北齊。位於鎮區東北約0.5公里的蘄河旁,北齊時羅州州治。包括外城、內城、王城,外城周長為9里36步,城垛1300座。主要建築有環翠、愷第堂、忠恕堂、思政堂、貴簡堂、雙貴堂、雙蓮堂、涵閣。1221年(南寧嘉定十四年)和1263年(南宋景定四年),先後為金兵和元兵攻陷,建築全 ,城 ,現僅存遺址。
2、 鷂鷹岩度假區。位於鎮區東南約0.8公里處,青山環繞,綠水相映,水天一色。區內建有岩水庫、烈士紀念碑等旅遊景點,保存有比較完整的古漢墓群、瓷門古墓葬。水庫承雨面積21.98平方公里,總庫容2682萬立方米。庫區水上公園已投入使用,周圍正規劃建設度假村。
3、高山鋪戰役遺址。遺址位於鎮郊清水河、高山鋪境內,該戰役發生在1947年10月,是劉鄧大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後進行的一次戰役。為紀念英烈,1987 年,戰役所在地被為烈士陵園,陵園占地25346平方米,建有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碑名的“高山鋪清水河戰役紀念碑”,碑高27米,碑高頂塑造巨型步槍刺一把,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上將為陵園題寫了“壯懷激烈,英名永存”的題詞,陵園附近建有占地300餘畝的文化廣場。 4 飛 4 飛躍水庫風景區。位於鎮區飛躍村境內,風景怡人,水清見底,是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發展態勢
漕河鎮依託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人文優勢和人才優勢,走“產業立鎮,科教興鎮”之路,形成了現代化工業與特色農業、集體經濟與私營(民營)經濟交融互補的經濟格局:
農業套用了滴水灌溉、無土栽培等高新技術,蔬菜、藥材、瓜果、花卉、苗圃、優質稻、多種經濟作物質(生薑、山藥)和特種水產養殖等基地已經形成規模,各具特色。城郊型農業特色鮮明,建成享譽鄂東的十里畈高科技農業示範園、東風畈萬畝高效農業基地、瓮門藥材園和高山鋪千畝高效藥園,產優質蔬菜、瓜果、生薑、山藥和地道藥材;工業產足資源,內引外聯,已初具規模,行業門類齊全,擁有建築建材、精細化工、冶金機電、農副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60餘種,香港、台灣及廣東的一批知名企業已經在鎮投資建立了生產基地,鎮村企業產銷兩旺,供不應求,“火炬”牌石英砂多次榮獲省、部級優秀新產品“金鶴”獎、“楚 ”獎和“金字塔”獎,產品暢銷全國各省、市並出口至日本;城鎮建設日新月導,城區道路、電力通信、供排水、球保、市場等軟硬體建設,初步實現主體項目與配套項目,生產設施與生活設施、城區建設與綠化美化亮化淨化相配套;市場功通齊全,商貿繁榮,建有工貿、農貿、水果、建材、木材、中藥材、服裝、運輸等八大專業市場和瀕湖商城、家俱城、石材城、七里橋等五大私營經濟區和七里橋回鄉工業園、夏漕食品輕紡工業園,城區規劃合理,功能布局齊全,城鎮居民生產生活十分方便,全鎮社會政治穩定,投資經營環境優良。
漕河鎮集體經濟實力雄厚,三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綜合考評一直名列全縣榜首,連年被評為黃岡市綜合經濟發展先進鄉鎮。今日的漕河正日漸成為“京九”第一工業鎮,鄂東第一商貿城。
山東鄉鎮(一)
山東,古代為齊魯之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這些優越的地理條件,在海上運輸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上,都將大有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