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自幼得祖父和父親影響,愛好書法。潛心書道,研習詩聯,墨池硯邊苦耕三十餘載。曾經紹興人士俞承蔭教誨,又拜沈重書家為師,悟出點滴道理,藝有所進。後得著名書家楊再春先生書箋之教,心領“悟”之重要。其書法從“二王”一脈書風走出,偏重繼承,在兼習諸體的同時,於行草用功最勤。筆墨暢達明快,“二王”的勁健,老米的駿快,王鐸的奇縱,兼而取之,又具有時代氣息。其文化底蘊較深,古典詩詞上頗有建樹,所作書法作品十之八九為自作詩聯,詩書交融,相映成趣。
藝術成就
部分書法、楹聯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石油系統以及省市書法展覽並多次獲獎,並在中國美術館、炎黃藝術館展出;作品和簡介分別被收入《當代國際書法篆刻藝術大觀》、《國際現代書法集》c卷、《中日書法作品匯觀》、《東方書畫長城巨卷》、《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等書;其作品還分別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吉林省圖書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新疆八卦陳列館等地收藏,自撰楹聯書法作品被甘肅“西王母碑林”刻石保存;作品還被當作禮品流往日本、韓國、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1985年5月書法作品入展黑龍江省中國小師生書法展;
1992年9月書法作品獲黑龍江省西北地區藝術節扇面一等獎;
1992年12月,書法作品獲全國石油職工文化大賽三等獎;
1994年8月,書法作品獲黑龍江省 “方和杯”書法大賽銅獎;
1997年11月書法作品獲黑龍江省企業美術攝影書法作品展三等獎;
2005年9月,書法作品獲大慶石油管理局廉潔文化作品大賽二等獎;
2006年6月大慶市文聯、大慶油田文聯聯合舉辦《滿文斗書法展》;
2008年5月,書法作品入圍全國首屆冊頁書法作品展;
2008年8月,書法作品在中國石油奧林匹克接待中心展出。
2008年10月,刻字作品《載舟覆舟》入展全國第七屆刻字藝術作品展,同時入展第十二屆國際刻字藝術交流大展;
2009年6月入展全國第六屆楹聯書法作品展;
2009年9月書法作品獲黑龍江省首屆廉政文化優秀作品三等獎;
2010年3月書法作品入圍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
2011年2月中國書法家論壇為其舉辦【墨潤·詩聯·形式】——滿文斗書法作品網路展;
2011年3月其作品參加中國石油書法篆刻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11年3月29日《青少年書法報》“國展菁華”專版刊登其簡歷、評論及作品。
出版著作
2006年1月,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滿文斗卷》;
2008年2月,珠江出版社出版《中國石油美術書法家叢書——滿文斗卷》;
2010年9月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出版《滿文斗書法集》。
《滿文斗書法集》圖書在版編目
《滿文斗書法集》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0)第193413號
出版發行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 連環畫出版社
責任編輯 何玉麟
主 編 鄭滿林
副 主 編 鄭春雲
設計製作 北京寶彩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製版印刷 北京華睿林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經 銷 新華書店總店北京發行所
版 次 2010年9月 第1版 第一次印刷
開 本 889毫米×1194毫米 1/8
印 張 11
印 數 1-2000冊
書 號 ISBN 978-7-5056-1345-4
定 價 280.00元
專家評價
墨潤·詩聯·形式
——《滿文斗書法集》序
於恩東
《滿文斗書法集》即將付梓,托我寫點東西。因油情之緣,理應盡心。然由於工作繁雜,東奔西跑之時日居多,實在無大塊兒時間可用,就點滴寫來,成此文。
細翻文斗的書法作品,感覺到具有“二王”的傳統風格,兼而有米芾、懷素之筆意,用筆簡潔明快,用墨大膽酣暢,且作品尺幅較大,一般都在八尺左右。開卷之“墨舞”二字高達兩米六七,可謂榜書,虛實有序,疏密有致,濃淡有趣,大有“筆飛墨舞”之感覺,再襯以一首“會師松嫩五十春,奉獻能源廿億噸。華夏騰飛足血脈,石油如墨舞乾坤”的七絕《為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二十億噸而作》作為落款,相映成輝,真正寫出大慶油田為祖國奉獻能源的豪邁氣概。還有三張草書斗方都在137cm×137cm之內,筆勢飛舞,墨色凜冽,酣暢淋漓,表現出他為香港回歸、大陸台灣實現三通的興奮之感,喜悅之情,彰顯出文斗的愛國情懷。他的七絕“聽《歌聲飄過30年》感懷”書法作品俯仰、向背、虛實、穿插等筆法運用得當,充分顯示出點線面在一幅書法中的作用。其在自作七律三首之行草長卷中,以舒展的線條,枯濕的用墨,點畫的顧盼,參差的布局,兼有“二王”的瀟散縱逸,亦有懷素米芾之駿快奇勁。尤其是在《傅山四百年祭》中,“寧勿四說傳後世,書風古樸賽鐘王”道出傅山在中國書法藝術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反映出傅山“人奇字古墨幽香”的藝術境界。此幅書法作品取橫勢,是其書法集中較為少見的形式之一。在行草條幅一筆書自作七絕“讀攝影集《冬雪雪冬小大寒》感懷”,類同於張海先生之作品,一次蘸墨揮寫整幅作品,從濃到淡,從濕到枯,從潤到燥,對比明顯,視覺不俗,不失為對書法藝術創作的一種嘗試和挑戰。他在行書條幅《觀音如鐵》中,巧妙地取七絕《問茶》“冬雪驅寒進茶莊,二子暖壺問色香。談起乾隆興盛世,觀音如鐵口綿長”詩中的“觀音如鐵”四字作書,穩重之間帶有一種靈動,墨潤之中滲透一種飄逸。 難能可貴的是他喜歡博覽,在古體詩聯的創作上有所追求,顯示出他的文化底蘊。這本書法集所有的書法作品都是他自作的詩聯,且形式多樣,詩書交映成趣,不失為一次很好的展示。其實,這也是當今書家繼承傳統、弘揚中華文化的不懈追求。自古中國文人詩書畫印相映生輝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之中,流傳至今以為國寶。時至今日,眾多書家亦能在此方面身體力行,碩果頗豐。當代啟功、歐陽中石、張海等先生,亦頻頻信手拈來書自己之心聲。在文斗“故友如師”部分中,其用行書在泥金紙上錄下自己創作的26首七絕,雖其書平和,用筆恬淡,然洋洋灑灑五六百字之中對啟功、舒同、蕭紅等前輩的敬仰之聲溢於言表,對書法界諸如張飆、吳震啟、劉文華、王志安等一些老師感情表露得恰如其分,不難看出文斗的心跡路程。尤其在七絕《悼大雅啟功先生》中,僅以“正藍弘晝九重孫,不屑皇袍視姐尊。踏遍國學涉翰墨,黃金律說立乾坤”區區28個字,概括地寫出啟老的人生歷程和卓越功績。在其行草中堂自作七絕四首《拜謁盧多遜》中,寫下文斗在徜徉海南無限風光中,尚能“與同室新友薛峰相約,逃學探尋古崖城”,參觀盧多遜紀念館,賦以七絕四首記之,證明其具有的文人情懷。其草書對聯《賀大慶詩詞學會年會暨大慶楹聯家協會成立十周年》“群賢畢至八百晌;絕簡遺編碧綠湖”,且不說書法的表現形式如何。僅就聯句而言,看出文斗對《蘭亭序》和《自敘帖》的鐘愛程度,因為“群賢畢至”出自王羲之《蘭亭序》;“遺編絕簡”出自懷素《自敘帖》,而他卻巧妙地運用在自己的聯對之中。除墨色追求和詩詞創作外,文斗在這本書法集中還對書法創作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探索。他在其五種系列行草條幅的創作中,從墨色到行筆、用紙到形式上都追求不同的變化,雖然還不夠成熟,但畢竟有想法、有追求,不失為一種大膽的嘗試。《自作時令七絕五首》為六尺整開,正文追求墨色呈濃淡枯潤變化,落款為淡墨或枯筆書就,追求繪畫效果;《自作賦友雜詩六首》正文居右,左空白,落款用色宣,小行書落詩序,後用較大一點的行書落名款,正文與落款間留有空白,追求視覺的空靈與墨色枯濕的對比,以其達到書法藝術效果的升華。《自作江浙皖冬趣八首》的創作中,又進行了較為大膽的創作探索,他將繪畫藝術中的落款變換形式地溶進八幅書法創作中,每幅作品上端用仿古宣和色宣參差落款,有如題畫詩一般;《自作雜詠七絕八首》八尺條幅,右側用色宣,或居上,或居下,或居中,抑或分段題跋,是為詩序,大膽追求視覺美感;而《自作長白山夏景五首》則沒有落款,開張的用筆,變幻的墨色,只鈐印一至數方作罷。除此之外,文斗在條屏創作上也有所區分,不但在兩條屏、四條屏、六條屏、八條屏、十條屏等數量上有不等之區分,在用紙上亦有色宣、泥金、白宣等不同,在行書六條屏《自作七絕七首》的創作中,因書寫與女兒婚禮相關的內容,用紅色灑金宣,濃墨書就;在行草十條屏《自作七絕七首》的創作時,考慮到此內容為紀念汶川地震的內容,故用白宣奮筆疾書,以傾瀉震驚、震撼、感動的心情,且前後落序和跋;而行書條幅《自作七絕六首》則用泥金紙寫就,因為此內容是記錄他與妻攜手度過的一段難忘的艱難歲月,想必是預示著度過此劫,會鋪就他們通往金婚之路。其作品集中在對聯書寫上也每幅均有變化,《聆聽榮辱觀講座》聯中間色宣落窮款,《嶗山太清宮》聯分別落上下款,《觀松花江聯》下部色宣落款,《為乘風湖改造竣工》聯中間色宣落兩行長款,《為品茗茶莊撰聯》則採取上幅左側下幅右側各落數行小款的形式,《為崑崙書店讀書室題聯》就落窮款,《聽禮與中國人文精神講座聯》用線打成相關的格再書寫,而《賀大慶詩詞學會年會暨大慶楹聯家協會成立十周年》聯兩側色宣落款。這些形式的實踐證明,豐富了作品的形式,也豐富了他自己的藝術創作,給大家的藝術鑑賞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誠然,作為一個來自石油系統的書法家,一方面組織大慶油田諸如“紀念大慶油田發現五十周年書法美術攝影展覽”、“送春聯到站隊”、“永續輝煌百米長卷”等一系列活動,另一方面還在不斷加強自己的藝術修養,實屬難能可貴。文斗的書法、詩聯已成面貌,格調、意蘊高古出新,可喜可賀。
希文斗詩書精進,更上層樓。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石油文聯副主席、中國石油書法家協會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