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唱腔賞析

滬劇唱腔賞析

《滬劇唱腔賞析》共分五個部分,其內容包括滬劇劇種簡介、怎樣欣賞滬劇唱腔、熟悉滬劇唱腔的樂譜、滬劇唱段賞析、滬劇唱腔的藝術。書中系統地介紹了各種不同流派的滬劇唱腔。此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結構合理,圖文並茂,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性、理論性,可供廣大滬劇唱腔研究者及愛好者參閱。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滬劇唱腔賞析》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莊永平,上海市人。1945年生。音樂學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分一會、戲曲音樂協會、琵琶協會會員。自1963年起,先後任職於上海民族樂團、上海京劇院和上海藝術研究所,刻苦鑽研民族音樂40餘年,出版有《音樂詞曲關係史》、《戲曲音樂史概述》、《京劇唱腔音樂研究》、《琵琶手冊》等專著;主編我國首部《中國音樂主題辭典·器樂卷》;撰寫有《上海藝術史·音樂史》等。發表有《敦煌曲拍非板眼形式——對敦煌曲拍的重新認識》、《論敦煌樂譜中的“T”符號》、《側商調研究——兼論(敦煌樂譜)二、三組樂曲調式》、《京劇中州韻辯正及聲調研究》、《琵琶手法的基本結構》等有關戲曲、古譜譯解、琵琶及其他論文100餘篇。本《文集》首次發表《敦煌樂譜》與《五弦譜》全譯本,並集中了歷年發表的主要論文及專為此集而撰寫的若干論文。

圖書目錄

一、滬劇劇種簡介
(一)江南“文秀之區”的後起之秀——滬劇
(二)從“唱山歌”到唱“腔調”——滬劇唱腔的淵源與組成
(三)“剛腔”與“糯腔”——滬劇唱腔的流派與特點
二、怎樣欣賞滬劇唱腔
(一)基本調與民歌小調——了解一些滬劇的腔調
(1)長腔類唱腔
(2)簧調類唱腔
(3)小調類唱腔
(二)口齒音與人聲調一瞳得一點滬語的語音特色
(三)演唱的口語化——掌握若干滬劇的唱法技巧
(四)婉轉軟糯與平直低沉——學會選擇滬劇的流派唱腔
三、吟誦性唱腔的板式節拍特點
(一)唱腔的節拍特點
(二)唱腔的節奏特點
四、滬劇唱段賞析
(一)男腔
(1)丁少蘭《小開台 坐罷一番望外行》
(2)王筱新《改良游碼頭 一勿許勸君勿要游碼頭》
(3)施春軒《陸雅臣求岳母 求岳母》
(4)施春軒《顧鼎臣 朝思暮想痛在心》
(5)筱文濱《三國開篇 董卓欺君漢運終》
(6)筱文濱《庵堂相會 問叔叔》
(7)筱文濱《徐阿增出燈 提起我大出燈》
(8)解洪元《庵堂相會 春二三月草青青》
(9)解洪元《借黃糠 老天殺人不用刀》
(10)解洪元《蘆盪火種 開方》
(11)趙春芳《黃河頌 探源》
(12)邵濱蓀《楊乃武與小白菜 曾記當年讀經文》
(13)邵濱蓀《星星之火 冤有頭來債有主》
(14)邵濱蓀《雷雨 我代表工人到此地》
(15)王盤聲《白兔記 劉智遠敲更》
(16)王盤聲《碧落黃泉 志超讀信》
(17)王盤聲《黃浦怒潮 寫遺書》
(18)袁濱忠《年青的一代 讀遺書》
(19)袁濱忠《年青的一代 悔悟》
(20)張清《甲午海戰 茫茫大海波濤涌》
(21)沈仁偉、諸惠琴《大雷雨 悲涼的世界》
(22)汪華忠《姐妹倆 三顆子彈》
(23)張杏聲《櫻花 皎皎明月照海疆》
(24)徐俊《野馬 媽媽你在哪裡》
(25)孫徐春《昨夜情 為你打開一扇窗》
(26)孫徐春《昨夜情 蘇明讀信》
(27)孫徐春《逃犯 思柳》
(二)女腔
(1)凌愛珍《紅燈記 恨敵人兇殘逞獸性》
(2)王雅琴《賣紅菱 六月荷花結蓮心》
(3)石筱英《雷雨 我是為了原諒你》
(4)石筱英《巧遇記 實在忠厚老實人》
(5)石筱英《阿必大 篤篤叫,慢慢能》
(6)顧月珍《八年離亂 希望丈夫轉門坊》
(7)汪秀英《史紅梅 談判應該講道理》
(8)丁是娥《羅漢錢 為了迪個羅漢錢》
(9)丁是娥《雞毛飛上天 從前有個小姑娘》
(10)丁是娥《羅漢錢 燕燕也許太魯莽》
(11)楊飛飛《妓女淚 四面一片是荒涼》
(12)楊飛飛《為奴隸的母親 補衣裳》
(13)楊飛飛《龍鳳花燭 娘望你平平安安快成長》
(14)筱愛琴《羅漢錢 金黃澄亮羅漢錢》
(15)筱愛琴《雷雨 獨對孤燈暗思忖》
(16)筱愛琴《白毛女 北風吹》
(17)筱愛琴《星星之火 隔垛高牆隔重山》
(18)許幗華《繡荷包》
(19)諸惠琴《蘆盪火種 蘆葦療養院》
(20)諸惠琴《金繡娘 忽然衝出一隊兵》
(21)沈惠中《母子嶺 手拿一朵紅玫瑰》
(22)陳瑜《清風歌 事到如今悔已晚》
(23)陳瑜《櫻花 承你熱□將師光救》
(24)馬莉莉《日出 昔日竹筠在何方》
(25)馬莉莉《洪湖赤衛隊 洪湖水浪打浪》
(26)陳□萍《蝴蝶夫人 年輕姑娘愛春天》
(27)茅善玉《一個明星的遭遇 金絲烏》
(28)茅善玉《姐妹倆 秋夜裡》
(29)茅善玉《被唾棄的人 睡吧,睡吧》
(30)呂賢麗《月朦朧,鳥朦朧 但願同入夢》
(31)華雯《東方女性 人生難得遇知音》
五、主胡的托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