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滕州蓮花落子發展到今天已有150年的歷史。據《滕縣誌》記載:“春旱、夏蝗、秋大水。飢懂者枕籍於道,人相食”。其間,起義軍劉六、劉七戰於滕縣,白蓮教首領徐鴻儒爭奪滕縣。又遇“秋大水,平地丈.余”。滕州百姓生活於戰亂天災之中,一些人迫於生計,紛紛向河北地區逃荒。此時流行在河北東部民間的蓮花落子已風行於下層社會,於是,討飯的滕州災民便學習掌握了蓮花落子的演唱,並在後來傳入滕州。
歷史
清代時期滕州蓮花落子在民間己基本形成,沿襲了河北落子的基本調子,在語言上運用了滕州方言。與同時代形成的滕州“拉魂腔”一起,成為了滕州民間曲藝的主要演唱形式。
有史記載:民國初年滕州蓮花落子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創新和改造,達到了鼎盛時期,形成了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的蓮花落子流派。一是滕州鮑溝的楊德平,人稱“土皇上”,是說他的演唱水平無人能比,他的演唱風格簡約明快,唱腔質樸粗獷。他除了“吃蹲地飯”外,農閒時還外出“跑場”,去向大都是長江以北及東北奉天之地,被稱為“北路落子中堅”;15歲外出討飯的滕州東戈人王繼清,在河北師承一位陳姓師傅學得了“唐山落子”之後,回滕州唱起了落子。王繼清年少聰慧,在“唐山落子”的基礎上,善於吸收滕州本地的風土人情,繼承和發展了滕州蓮花落子和唐山蓮花落子的長處,沒幾年功夫,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蓮花落子的重要代表人物。
傳承
解放後,由於楊德平年事已高,不再演唱蓮花落子。楊德平沒有收授徒弟,將說唱技藝傳授給自己的兒子楊藹鵬。從部隊復員回滕州的王繼清繼續演唱滕州蓮花落子。上世紀50年代,滕縣文化科根據上級精神,成立了滕縣曲藝協會,建立了“滕縣曲藝園”,民間藝人有了自己的活動場所。王繼清等人參加了滕縣曲藝隊,並收平邑人楊教國(藝名)、桑村人於學江為徒。同時將其二兒子王洪生帶至身邊,口傳身授,為滕州蓮花落子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經典唱本
滕州的蓮花落子藝人大都演唱《打蠻船》《包公傳》《金錢記》等唐、明、清的流傳唱本。上世紀60年代開始,王繼清根據形勢的需要,創作了《學雷鋒》《除四害》《智取威虎山》等新編曲目,並多次在山東省的調(匯)演中獲獎。
藝人
楊德平於解放初去逝。其兒子楊藹鵬闖了關東,先以唱滕州蓮花落子謀生,後在東北某地工作,不再演唱落子;另一個蓮花落子傳人王繼清於上世紀80年代去逝,其兒子王洪生當時還趕集會說唱落子,後來因市場受到衝擊,往往演唱幾場獲利微薄,便不再演唱滕州蓮花落子,現己外出打工多年。
特徵
滕州蓮花落子多為“單口”演唱,而非“彩唱”,這是區別於河北、京津地區落子的特點。演唱者以左手大拇指挑鈸,其餘四指夾棒擊鈸“打點”,右手以竹板伴奏。說唱曲目多為唐、明、清的長篇傳唱曲本,但又加入了滕州民間的風土人情的內容,使用地方方言,根據環境和聽眾的需要即席發揮。滕州蓮花落子演唱風格質樸粗獷,富有氣勢,與山東快書相近,故被江湖上稱作“武生意”,民間又稱其為“荷葉吊板”或者“咣咣書”。
滕州蓮花落子經歷了歷史的滄桑巨變一路走到今天,留下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推動了本土民間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具有特定的文化價值;其曲目的內容取材於民間生活,貼近人民民眾,故而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