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宮是燕趙大地、古運河畔一顆璀璨的明珠,始稱觀音廟,相傳建於明朝嘉靖至萬曆 (公元1522年—1573年) 年間。
提到慈航宮,人們不得不想起明代歷史人物——強珍。強珍,字廷貴,號重軒。生於明宣德庚戌年,卒於正德丙寅年(公元1430 年——1506年),生於河北滄州。於成化丙戌年中進士,初試政戶部,後任安徽涇縣知縣,歷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大理寺左少卿、山東按察使副使、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中憲大夫,三品銜。逝世後葬於城南蓮花池。其子孫守墓結廬世居,遂形成村落名曰強家墳。
緣起道教為明朝皇家官方推崇宗教,故立村之初便修此道場。從此五百年來與道教信仰結下了不解之緣。
春秋輪迴,歷盡滄桑,人們信仰不移。慈航宮善信雲聚,香火鼎盛,鐘聲綿延。因其地處百舸爭流的古運河畔,名聲遠播大江南北。
在1957年反封建迷信運動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毀壞。墓地碑石被砸,廟宇破敗,一片淒涼。後經信士發心盡力修繕,取名慈航堂。終因財力有限,未能如願。曾有俗諺曰:遠看是民房,近看是麥場,仔細一打聽,原是慈航堂。就是當時狀況的真實寫照。
欣逢改革盛世,黨的宗教信仰政策全面落實,思想解放,信仰自由,經濟繁榮,民眾安居樂業。依照廣大信士的意願,由村“兩委班子”做堅強後盾,在各級政府和河北省道協的精心關懷指導下,於2008年1月民主改選了管委會,3月舉全村老少和社會各界之力,投資400餘萬,占地面積8.3畝,出義工28000餘人次,落架重修。規劃布局分為三個區域:既教務活動區(廣場、山門、鐘鼓樓、三座主殿和四座配殿)、服務管理區(管委會、接待處、法物流通處)、生活學習區(教室、寮房、齋堂、盥洗間),歷時兩年,櫛風沐雨,如今紅牆碧瓦,輝煌莊嚴。既展現了道教宮觀的風韻,又適應了宗教生活之需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道教協會、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河北省政協常委黃信陽會長欣筆更名,並題額為——慈航宮。
2010年4月2日舉行了翻建竣工慶典。2011年3月22日舉行了神像開光慶典。省、市、區、鎮黨政領導、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信陽大師、河北省道教協會諸位領導、兄弟宗教界同仁大德應邀出席,氣氛祥和,盛況空前。為慈航宮立足燕趙,走向全國翻開了新的一頁。慈航宮是政府批准的合法宗教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