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頭宮

溪頭宮始建於清中期,歷時均有修葺,社俗革變。 別名:溪頭相公宮。 屬溪頭宮文物保護管委會管理。

【地名含義】
溪頭宮位於參內洋入口處,溪頭建一宮廟,供奉章三相公,歷來香火鼎盛是鳳山延伸,藍溪水環堂,風景獨特,因位於必經的進口處的溪頭而得名。
【歷史沿革】
溪頭宮始建於清中期,歷時均有修葺,社俗革變。1960年宮廟被拆除。1980年改革開放,眾信徒集資重建,建築面積四十多平方米,宮內供奉章三相公。
【其他信息】
別名:溪頭相公宮。設立於清中期,1980年重建。地址位於參內鄉大厝村溪頭角落。屬溪頭宮文物保護管委會管理。2002年8月榮獲安溪縣文物保護。溪頭宮供奉章三相公,歷來香火鼎盛信徒眾多,有附屬六角淨心亭,宮旁建有管理室,前建一大戲台,以供演戲等活動之用。台下地下室以供食宿之用。宮殿前有一拜亭及石獅一對,拜亭下是安參公路,交通便利,神靈顯赫,香火鼎盛,聞名遐邇。有聯文:威靈獅起舞,顯赫鳳東儀。2008年三月組成“溪頭宮管委會教育基金會”資助考上大學的學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