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長沙村

村名: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 黨組織機構:中共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黨支部 民眾組織機構: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民委員會

概述

湯陰縣長沙村,位於湯陰縣城南十公里,東與京廣鐵路、107國道相鄰。長沙村是宜溝鎮第二大行政村,全村人口3000多人,主要姓氏:於、王、張、孟、李、趙、鄭、董、崔、劉,主要農產品:小麥、玉米、黃豆、花生、紅薯等。

湯陰長沙村名片

村名: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
英文名稱:ShangYinXian appropriate ditch town changsha village
地址:湯陰縣宜溝鎮西北3公里(107國道三里屯大橋西1公里)
黨組織機構:中共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黨支部 支部書記:趙文俊
民眾組織機構: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民委員會
教育機構:湯陰縣宜溝鎮第四中學 長沙村國小
金融機構:湯陰縣宜溝鎮信用社長沙信用站
商業機構:湯陰縣宜溝供銷社長沙站
糧食機構:湯陰縣宜溝糧管所長沙站
郵政編碼:456174

明朝長沙墓葬

在長沙村發現的明朝長沙墓地位於安陽市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西北,共發掘清理古代墓葬128座。其中土坑墓65座,磚室墓39座,石室墓24座。帶墓道的大型墓12座,保存完整的有3座,編號M75M76、M115,其它9座大墓均在20世紀70年代平整土地時被毀壞,西部部分小墓也遭到了破壞。
土坑豎穴墓發掘65座,單人葬47座,雙人葬18座。磚室墓發掘39座,均為石板蓋頂,其中單室葬20座。雙室 葬17座,三室葬2座,該墓頂有半數被毀。石室墓24座,單人葬12座,雙人合葬11座,4人合葬1座,雙人葬僅有6座保存完好。其它多數被破壞。
據M75出土墓誌記載,長沙于姓是隨著明趙簡王南遷而開始聚住在此地的。墓主名於大賢,其父於安,其祖父於全,曾祖父於景。於大賢生於弘治十六年(1486年),是於安第三子,娶妻程氏,卒於嘉靖三十五年(1512年)八月二十日,壽六十三歲。妻程氏死於萬曆六年(1579年)十一月十三日,合葬於此。M115,門眉左側落款為“萬曆陸年拾壹月貳拾伍日,於希堯、於希禮、開希舜”。萬曆陸年即1579年。時間與M75埋葬時間相同。
根據M75出土的墓誌和M115門額紀年的記載,該墓地為明代于姓隨趙簡王南遷而進住長沙村,死後埋葬於村西北地。M75、M115均為明萬曆六年建瑩而葬。墓地應為明未清初,上下延續時間在120年左右。

長沙歷史

長沙典故

魏文帝病倒長沙溝,巫醫取涼水醫曹丕
公元2000年,曹操之子曹丕取代漢朝稱帝,以魏為號,定都洛陽,一次外出巡視,返回京城途中,突然病倒宜溝長沙村附近,後經當地巫醫取溝中涼水醫好,魏文帝大喜,曰:真乃宜師溝矣!此溝遂改名宜師溝。

長沙4.12慘案

1942年4月12日, 日本鬼子到鐵路西掃蕩,上午到長沙村,經搜查沒有發現中國兵,中午回宜溝林息。長沙利警備隊長鄭有平,因為日本人走後.村里沒有人給他送禮,下午他到宜溝給日本人報告說,長沙有甲國兵,日本鬼子馬上整裝殲往長沙村。鄭有平又在村里發動人抬著迎風桌迎接日本人,走到長沙村東地,日本人開搶掃射,當場打死17人,又用刺刀捅了一遍,只有鄭有平和他手拉的二個人未死,隨後日本人又到村里,這時村里人聽見槍聲,大多數己嚇跑,日本人進村後, 見人就打,見雞就抓,故火燒房子,頓時,整個長沙村變成一片:火海,打傷四人,燒毀房於280多間,燒死牲口8頭,這就是有名的“4.12長沙”慘案。
(編稿:於金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