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林寺,座落在湛江市霞山區海頭鄉南山村,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涵山居士創建。原寺為四合院式布局,三進磚木結構。該寺歷經維修,清雍正十一年(1773年),僧釋慶斌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僧釋受真重修;清代鹹豐九年(1859年),僧釋參加重修;1926年,住持釋宗和重修,大殿主梁升高1米。1960年,上林寺被廣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 “文革期間”,寺院改作他用,寺中部分文物散失。1982年落實宗教政策,恢復佛事活動,當地信眾集資依舊模式重修前殿,用紅漆填新由創始人涵山居士撰文的寺額“上林寺”和寺聯“上律天時時雨化成法雨覃敷渤海,林依地古古雲屯作慈雲擁護南山”。2011年,上林寺被列為全國第一批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林寺歷史
上林寺僧才輩出,其後人釋參如法師收有釋宗和、釋宗連二徒,釋宗和法師先後收徒6人,分別是釋雲梯、釋雲英、釋雲車、釋雲龍、釋雲峰、釋雲珠(即妙峰)。其中釋雲珠法師,又名釋妙峰。1941年在上林寺出家,1943年在湛江清涼寺受戒,後到上海玉佛寺佛學院求學,解放前追隨釋慈航法師到台灣圓光寺,1962年從台灣遷往美國定居,後任美國紐約法王寺住持和中華佛教會會長。釋雲峰法師,1931年在上林寺出家,1935年在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參學,1940年在香港大嶼山寶蓮寺求戒,後回上林寺助理寺務。解放後從1951至1958年,歷任湛江市(當時為縣級市)政協委員、常委,發起並成立湛江市佛教協會,任會長。1959年在北京中國佛學院結業,後到廣州市六榕寺任當家至1966年“文革”期間。1978年落實宗教政策後,雲峰法師擔任六榕寺住持至圓寂,他生前任廣州市政協常委、廣東省人大第六至第八屆常委會委員;中國佛教協會第三屆理事、第四至六屆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佛教協會第一至第四屆會長。1993年,釋雲峰法師視察湛江佛教教務,見祖庭上林寺後進被火燒毀倒塌,決定捐資重建,由時任廣東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餘明興布局設計,經廣東省文物等部門批准,保留上林寺前、中進原來規模,將後進改建為大雄寶殿。改建後的大雄寶殿,基底面積200多平方米,混合結構,彤牆琉瓦,雕脊彩檐,工藝精巧,玲瓏剔透。殿寬12.45米,深13.6米,高9.1米。殿前走廊寬1.6米,兩排八根大圓柱支架脊檐彩捕風板、懸魚,映襯殿閣,十六扇風門,雕刻花草蟲鳥,工藝精巧,古仆雅致。重建的大雄寶殿門聯由釋雲峰法師撰文,著名書法家沈定庵書寫:“上接曹溪,法雨慈雲沾廣宇;林開鷺嶺,是光佛日照南天。”殿內供釋迦、藥師、彌陀佛,高1.8米,用香木雕刻而成,造價30多萬元;另一尊從泰國運進的玉佛,高1.2米,價值20萬元人民幣,兩邊牆上國畫十八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1994年釋雲峰法師再捐資在大雄寶殿兩側擴建僧房、客堂等,右側二層混合結構,一樓客堂、廚房、僧舍;二樓僧舍、客房,建築面積680平方米。左側二層混合結構,一樓僧舍、寺廊;二樓僧舍,建築面積660平方米。丹牆琉瓦,布局合理對稱,現代建築特點。並在原寺前殿右側建平房,為功德堂,建築面積100多平方米,仿清代建築特點,與原殿建築對稱。集古今建築於一寺。中間為庭院,花草點綴,環境幽雅。目前,上林寺已初具規模,主要設施有大雄寶殿、韋陀殿、僧舍、齋堂等建築物面積2000多平方米,包括廣場、庭院等總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