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荊州市監利縣城北25公里處。1928年,賀龍、周逸群、鄧中夏、段德昌、賀錦齋等領導的湘鄂邊游擊戰爭,開創了湘鄂邊根據地,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後改稱紅二軍);1930年開創了洪湖根據地,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同年7月,紅二軍和紅六軍在公安縣會師,從而 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1931年7月至1932年4月,周老嘴成為湘鄂西蘇區的政治中心。現保存革命舊址48處,主要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省軍委、紅二軍團總指揮部、中國工農紅軍軍事學校二分校、紅二軍軍部、政治保衛局等舊址和湘鄂西第三次工農兵貧民代表大會會址以及段德昌、夏曦、賀龍、周逸群等人舊居。現建有革命舊址紀念館,常年對外開放。 周老嘴現保存革命舊址達48處,主要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省軍委、河鄴軍團總指揮部、中國工農紅軍軍事學校二分校、河鄴軍軍部、政治保衛局等舊址,還有湘鄂西第三次工農兵貧民代表大會會址以及段德昌、夏曦、賀龍、周逸群等人的舊居,現在在周老嘴建立了革命歷史紀念館和柳直荀烈士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首府—周老嘴
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監利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遍布著賀龍、周逸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率領人民和軍隊同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無數革命先烈在監利這塊紅色土地上獻出了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據統計,當時有45萬英雄的監利兒女參軍參戰,這裡長眠有15萬紅軍將士和革命民眾,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英雄事跡。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革命文物和革命舊址。據調查、核實,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舊址共有323處遍布監利全境,其中集中分布在周老嘴古鎮小街的48處重要舊、遺址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老嘴革命舊址群古鎮小街現已申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已批)。分布在汪橋鎮老街的“紅六軍建軍舊址”、新溝鎮老街的“紅三軍軍部舊址”、監利縣城的“中共湘鄂西特委成立舊址”和福田寺鎮的“柳關紅軍無名烈士墓地”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以革命先
烈的光輝形象和感人的英雄事跡對青少年進行長期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監利縣以革命舊址為主體,以湘鄂西革命鬥爭史實為基本教育內容,先後創建了“周老嘴革命紀念館”和“監利縣革命歷史博物館”。除此之外,還在首舉義旗的地方——剅口,修建了“剅口烈士陵園”,在周老嘴柳直荀烈士殉難處修建了“柳直荀烈士紀念園”,在分鹽花子橋掩埋紅七師政委魯易等紅軍將士的墓地修建了“花子橋烈士陵園”,在新溝鎮修建了“新溝嘴大捷紀念碑”。周老嘴革命紀念館、監利縣革命歷史博物館和上述革命紀念地現已成為我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同時也是我縣乃至周邊縣市的廣大人民民眾拜祭瞻仰革命先烈、參觀受教,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最好場所。
歷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廖漢生、朱鎔基、溫家寶、李鐵映、俞正聲、賀龍夫人薛明、老紅軍、著名影星歌星、體育明星、國際友人等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都非常重視老區建設和舊址群的保護,多次蒞臨周老嘴。省高校、縣中國小校、機關和社會團體都在這裡掛牌,把舊址群當成他們的第二課堂,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基地。中央電視台、省市電視台、報社等新聞媒體和電影製片廠經常到此拍攝專題片,采編宣傳報導,如電視片“長徵啟示錄”、“荊楚行”、“老鄉”和“槍聲再起”等。現在周老嘴舊址群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為我縣乃至江漢平原地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每年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