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南猿

湖畔南猿
英文:
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
釋文:
早期南猿的一個種。化石是在1994年肯亞北部特卡湖附近的Kanapoi和Allia Bay兩個地點發現的,共獲得12件人科化石,湖畔南猿下頜及齒列嚼面觀最重要的是編號為knm KP 29281的一件下頜骨,帶有全部牙齒,僅缺下頜枝。其餘的重要標本有顳骨殘片,一塊上頜骨和一段脛骨。其年代為距今410萬年前。在1995~1997年間,在上述兩地點又獲得35件此類化石標本。南方古猿湖畔種主要形態特徵:牙齒釉質層的絕對與相對厚度均較厚,上頜犬齒頰側齒尖部位增厚;臼齒在頰舌側方向擴展;下頜第一和第二臼齒在大小上差別不明顯;鼓室管僅僅伸向顳骨關節盂後突的中間緣,而未達或超出側緣;外耳道小,呈狹窄的橢圓形;下頜頦區隆起不明顯;肱骨滑車側脊弱,脛骨近端平面呈長形,關節面在前後方向延長,雙側脛骨髁下凹面積相近,乾骺端擴展,較小的腓骨關節,保留的骨幹部分非常直,以及遠端關節面朝向內側。基阿法南猿(露西)骨骼於這些特徵,認為南猿湖畔種已兩足直立行走。從牙齒特徵的對比表明湖畔種比地猿始祖種更為接近南方古猿阿法種,可能代表著“露西”的直接祖先。始祖南猿及湖畔南猿統稱為早期南猿。這一發現的意義尚在於對他們生活環境的研究表明,南方古猿的早期類型並不是過去所推論的全部生活於稀樹幹草原環境,而可能也生活在具有森林和灌叢的較濕潤的環境中。同時證明這一時期也是具有森林和灌叢環境的。多數學者支持南方古猿湖畔種作為南方古猿阿法種的直接祖先在人類演化樹上的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