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館以來幾易其名,先後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省人民委員會文史研究館、省革命委員會文史研究館,1980年2月復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1989年更名為省文史研究館至今。2000年機構改革時與省參事室合署辦公。
建館初期,省人民政府聘請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楊樹達為首任館長,並聘請了有學識、聲望、生活困難的文人耆宿為文史館館員,使之“老有所養、老有所為”。這些館員中有的是由毛澤東、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推薦的黨外名老教師、專家學者、民主愛國志士。迄今為止,先後共聘任了館員389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文史研究館吸收了一批有豐富文史知識或書畫專長的離退休知識分子整理文獻、校點古籍,舉辦書畫展覽等活動,文史研究館工作得以恢復並有所創新。
1988年,國務院下發《關於改進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史研究館工作的通知》(國發〔1988〕57號),明確了館員聘任的條件和對象,主要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民主黨派成員和黨外愛國人士中聘任館員。199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文史研究館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5〕21號),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文史館工作的特點和任務,擴大了館員聘任的範圍,開始聘任在文史及書畫藝術界知名度高、影響大、熟悉統戰工作的中共黨員為館員,文史館工作有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館員也由解放初期的“文、老、貧”逐步轉變為“文、老、名”。
2009年,根據溫家寶總理的講話精神,文史館員新增參政諮詢、調查研究的任務。此後,館員們圍繞全省的中心工作,結合自身文化專長,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文史研究館現有館員85人,主要從事文學、史學、法學、文物、考古、編輯、教育、書法、美術、音樂、戲劇等工作,被社會譽為人才庫、現代“翰林院”。館員們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因人而異,各展所長”的原則,為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
劉清君[湖南省文史研究館巡視員]
劉清君,男,漢族,湖南澧縣人,1960年11月出生, 1982年02月參加工作,研究生畢業,工學碩士,教授。第十二屆民革湖南省委專職副主委。第八屆、第十...
人物履歷 任免信息 -
吳銘生[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吳銘生,湖南攸縣人,1927年3月生。18歲高中肄業後從事過教員、編輯、倉庫管理員、文工團員等職業。
-
劉朴[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劉朴(1892~1976)湖南湘潭人,1961年入四川省文史研究館 。清華大學畢業。
-
李世榮[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李世榮 (1890 — 1957) 字子仁,侗族。貴州天柱縣人。1890 年生於天柱縣城關幞頭堡,後分居劍河縣八十溪。 1914 年畢業後回黔服務於炮兵...
-
談藝集:全國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藝術文選
河南省文史研究館 湖北省文史研究館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 廣東...書畫漫語 …… 河北省文史研究館 內蒙古文史研究館 遼寧省文史研究館 吉林省文史研究館 黑龍江省文史研究館 上海市文史...
-
湖南地方志
湖南地方志是記錄了湖南歷史沿革、山川形勝、行政建置、人物傳記、武備兵防、經濟物產、風俗民情、宗教信仰、異聞逸事等的志書,起到了"資治、教化、存...
地方志簡介 湖南地方志沿革 -
湖南省參事室
省委專職副主委。現任省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副主任(副館長)、民革湖南省委...提出設立一個特殊的“文史研究機構”。湖南省文史研究館成立於1953年1月...。 2000年6月機構改革以後,省參事室與省文史研究館合署辦公, 內設辦公室、參事...
機構簡介 單位職能 機構設定 領導介紹 文史研究館 -
楊國平[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楊國平,號湘西山民,1958年出生於洪江,畢業於懷化師專美術系、湖南師大美術系。師從著名畫家易圖境、楊曉村、王乃壯諸先生。現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作品欣賞 藝術年表 名家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