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里離安鄉縣城16公里,村政府坐落在五福橋村9組 。
境內氣候溫和,水源充足,河流經全境,藕池河:自石首縣新開鋪進洪後,經南口、管家鋪、黃金嘴,分為東、中、西3支南注。主流東支過江波渡,經華容、南縣,至注滋口入洞庭湖。中、西支流入安鄉縣境安昌鄉五福橋、寶塔、丁家渡。在村內流程1.5公里。1967-1972年下荊江栽彎取直後,康家崗河床斷面海拔高程淤積到36-37米,荊江南江故道冬季斷流。這裡無霜期長,是一個純農業村,很適合蔬菜、棉花、油料、淡水魚和水產品的發展,肥沃的土地資源和便利的灌溉條件,是發展高效、科技農業和無公害蔬菜的
理想寶地。
1998年,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損失慘重,農村形勢開始走入低谷。災後,全村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把振興經濟的突破口放在了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走產業化發展之路上,形成了一批農業支柱產業,如1999年初引進珍珠吊養等水產養殖項目,發展水產養殖產業化;1999年底引進種植亞麻,發展亞麻產業化,同時,按照“兩高一優”的農業結構調整目標,不斷更新傳統品種和栽培模式,大力推廣優質稻、再生稻、超級稻、抗蟲棉、湘雜棉、中油821、農湘16號等優良品種,全面普及一季油菜、一季再生稻;一季亞麻、一季超級稻的新的輪作模式。農民種田種地基本普及機械化操作,除以往的耕整機、脫粒機、手拖等機械外,又一批如播種機、收割機、插秧機、噴霧噴粉機得到了廣泛套用和普及,使全村農民徹底從過去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了出來,一部分富餘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一定程度地為我縣鄉村化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