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臨床醫學院前身為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後與湖北民族學院合併,更名為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 2010年7月10日,伴隨著湖北民族學院校內資源機構的整合,校黨委宣傳成立湖北民族學院臨床醫學院與附屬醫院合署,將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獨立建院。

學院概況

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臨床醫學院前身為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後與湖北民族學院合併,更名為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

2010年7月10日,伴隨著湖北民族學院校內資源機構的整合,校黨委宣傳成立湖北民族學院臨床醫學院與附屬醫院合署,將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獨立建院。

湖北民族學院臨床醫學院前身是湖北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始建於1958年。1998年與湖北民族學院合併為新的湖北民族學院。合校為醫學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目前醫學院已成為湖北民族學院最大的二級學院。下設醫學基礎部、醫療系、中醫系、醫學實驗中心、中醫藥研究所、附屬醫院,現有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中醫學、護理學、中藥學、康復治療學六個本科專業和一個專科專業:醫學檢驗學,共有在校生7000餘人。 醫學院在編教職工300餘人,教師隊伍實力雄厚,梯隊合理,其中副高及副高級以上人員90餘人,中級職稱1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30餘名。基礎醫學部有有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寄生蟲免疫學、預防醫學等8個教研室和1個基礎醫學研究所及1個套用生態研究所;醫療系現有內科學、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五官科學、護理學、皮膚病傳染病學等8個教研室;中醫系現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針推骨外、中藥基礎課、中藥專業課5個教研室;醫學實驗中心擁有7個現代化的多功能實驗室和3個多媒體電化教學實驗室。基礎設施上醫學院擁有一幢24000m2的現代化綜合教學樓,加上附屬醫院臨床教學樓30000m ,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優美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醫學院自起步以來已近半個世紀。半個世紀以來,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已成為全國各地培養輸送了10000餘名醫療衛生專門人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和貢獻,其中有一些已成為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現在,在醫學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醫學院全體教職工辛勤耕耘,踏實工作,團結拼搏,開拓進取,以教學為中心,狠抓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專業文化知識學習,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國家培養出新時期的合格人才。在學科建設方面,醫學院目前擁有碩士點1個、院級重點學科5個、重點課程9個,病理學在2008年申報為省級精品課程,人體解剖學已成為湖北省教委優質課程。中醫學與湖北中醫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帶動了整個醫學課程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擁有省級學術骨幹3名、院級學科帶頭人1名、學術帶頭人10名、學術骨幹20餘名,並不斷選送青年教師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派出骨幹教師參加各級學術會議,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實驗室建設更取得較大成績,目前醫學基礎教學實驗設備擁有多媒體實驗教學手段以及大量的先進設備,為提高醫學教育的辦學檔次奠定了雄厚物的質基礎。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近年來,醫學院教師在國內外發表有影響的學術論文500餘篇,獲國家、省部級、州級科研項目幾十項,獲經費數百萬,其中“接骨膏”等10餘獲國家、省部級、州級科研獎勵。

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是一所培養跨世紀合格醫學人才的搖籃,這裡有較強的師資隊伍,良好的育人環境,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實驗設備,在“博學、博愛、立人、達人”的校訓鞭策和鼓勵下將以更加豪邁的步伐走進新時代。

學院領導

院長:袁德培

黨委書記:李國貴

副院長:郭友峰

副院長:陳龍全

黨委副書記:袁德培

副院長:向陽

副院長:黃華

實驗中心主任:劉家蘭

辦公室主任:陽輝

學生科科長:朱耀乾

學科設定

中醫系

中醫系的前身是原 恩施高等醫學專科學校中醫教研室,於1958年隨恩施醫專的誕生而成立。同年開始招收中醫專業學生。70年代, 湖北中醫學院恩施分院與恩施高等醫學專科學校合併後,中醫藥師資隊伍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除了招收普通生外,還先後舉辦了多期中醫藥人員理論提高班和"西學中"培訓班,為鄂西地區培養了大批中西醫結合技術人才和中醫藥專門人才。1978年經省教育廳批准,從1979年開始恢復中醫專科招生,在各級政府和學校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對中醫專業的師資培養,教學設備,課程建設等緒方面,給予了較大投入,並於1988年正式成立中醫系,1994年經省教委批准,開始開辦中藥學專業。從此,我系走上了中醫、中藥教育全面發展的軌道。1998年原恩施高等醫學專科學校合併到湖北民族學院,合校後為我系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1998年秋季開始中醫學專業(中西醫結合方向)的本科教育,2001年又開始招收中藥專業本科,2006年我系又開始康復治療學本科專業教育,使我系的辦學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中醫系下設中醫基礎學教研室,主任朱雲超;針推骨外教研室,主任劉哨兵;中醫臨床教研室,主任 姜錦林;中藥基礎課教研室,主任殷智;中藥專業課教研室,主任文德鑒;中心實驗室下設中藥飲片室,臘時標本室,中藥製劑實驗室,中藥炮製實驗室,針推骨傷實驗室等7個教學實驗室。另有一個系所合一的中醫藥研究所。

中醫系現有在編教職員工30多人,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11人。 湖北省中青年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湖北民族學院學術帶頭人4人,學術骨幹6人。

從1958年以來,我係為國家培養了1400多名醫藥專門人才和西學中的中西醫結合人才。為我省,特別是鄂 西山區毗鄰的湘渝川黔周邊地區的醫藥衛生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在學院領導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我系辦學思路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合理,教學管理和辦學水增逐年提高,尤其是經過1999年秋季學期,全系開展本科教學工作自查自評以來,有力地促進了我系兩個專業辦學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現已形成專科、本科,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的多層次辦學格局。

醫療系

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醫療系是醫學本科教育的主幹系之一,於一九九八年底組建了新的醫療系,實行院系一體(附院與醫療系一體)的管理體制。院長兼系主任,醫療系下轄一個系辦公室和八個教研室,包括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包括麻醉與急救醫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五官科學、護理學、皮傳心學(皮膚病學、傳染病學、心理 學)教研室。同時還有醫療、預防保健、後勤等管理和業務機構作 輔助單位,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2001年12月成立二級學院後,醫療系仍存在,八個教研室不變,日常行政及教學管理屬以

學院負責,教師仍屬附屬醫院管理。

附屬醫院 辦院方針是——科技興院、特色立院、教學促院、質量強院、以法治院 、勤儉辦院。屬附屬醫院是恩施州唯一的一所高校直屬附屬醫院,附屬醫院位於 恩施市土橋壩,是具有法人資格獨立核算的正縣級事業單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附院分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設有內、外、婦產、兒、眼、耳鼻喉、口腔、皮膚、中醫、急診、麻醉、物理康復等臨床科室,有CT、放射、檢驗、功能、病理、胃鏡、藥劑、供應室、手術室等醫技輔助科室,有6個特色專科,22個 專家門診。

醫療系辦學思想是——堅持“三個面向”,突出一個中心,立足本科辦學,加強主幹課程,狠抓三基訓練,提高臨床技能,服務基層單位。

醫療系教學工作思路是——正確處理教學、醫療、科研三者之間的關係,保證臨床教學順利進行;以醫療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增長帶教學,以臨床教學促醫療,做到教學、醫療相長;積極開展教學和臨床科研,提高學術地位和社會影響力,增強辦學能力;以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為主,預測市場需求,積極開辦其他長、短線專業, 並努力創造條件,爭上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加強診斷學和外科學總論課程建設,提高實踐教學水平,為基層與各級醫療衛生保健單位培養基本功過硬,基礎理論紮實,具有較高現代醫學知識水平與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級醫學人才。

醫療系、附屬醫院現有在冊職工219人,其中高級職稱46人,中級82人,醫學碩士8人。專職編制教師73人。年齡結構:教師年齡在35歲以上的教師30 人(41.1%),35歲以下43人(58.9%)。學歷結構:醫療系73人中,本科以上學歷教師60.7%(其中研究生學歷11%),承擔臨床醫學本科、中醫學本科、高護本科及成教醫學專業的臨床理論與實踐教學任務,每年教學時數達5千餘學時。幾十年來,為省內及周邊省市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尤其是 基層醫療單位,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實用性高級衛生技術人才。

醫療系在承擔臨床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承擔附院的各項醫療保健和科研任務。醫療、教學設備較為先進,擁有 德國 西門子公司產全身CT、 義大利產Bellco 及 日本產血液透析機、日本產PENTAX-EPK700電子胃鏡、500mAX光機及雷射治療儀、新一代血球記數儀、全自動酶標儀、 美國產 多參數監護儀、 SD30型呼吸機、胎兒監護儀、 多功能麻醉機、動態血壓監護儀、頸顱都卜勒、 奧林帕氏冰凍切片機、彩色B超、放免檢測儀 PCR基因擴增儀、奧林帕氏顯微鏡、高精度分析天平、血液流變儀、美國產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30餘台(套)萬元以上的設備,價值700餘萬元。添置臨床教學設施、教學模型和視聽材料、 光碟。數字攝象機、數位相機、光碟刻錄儀、圖象掃瞄器、彩色印表機等,購置了10台心肺聽診模型。在醫療業務方面開展了人工關節置換、下頜骨切除手術、食道癌切除、顱腦手術、重症肌無力胸腺切除術、 閉塞性脈管炎動靜脈轉流術、肝葉切除術、陰莖海棉體注射血管活性藥物及手術治療陽痿、甲狀腺癌根治術、中西醫接合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症、胰十二直腸切除、血液透析、雷射手術治療等手術項目。有效地保障了 恩施自治州各族人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為教學帶來好處。

醫療系系先後承擔了省級科研項目20餘項,州級7項,主編、參編或協編學術專著和全國醫學專科教材20餘部。在全國各類刊物發表及學術會議上交流文章 500餘篇。以我系教師為骨幹的科研小組研製的“接骨膏”獲國家衛生部表彰,“Y型雙腔洗胃器”獲國家專利,“茵陳、赤芍等對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病灶的消退作用及機制研究”、“碘水劑超聲霧化吸入支氣管造影方法研究”、“腎臟病患者血、尿硒含量變化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等科研成果,經省級專家鑑定達國內領先和國內先進水平,分獲九九年度恩施州科技進步二、三等獎。“鄂西0——14歲土家族兒童哮喘流行病學研究”及“固本健腦液的研製”獲州科技進步三等獎。

專業建設:醫療系主要負責臨床課程的後期教學。根據醫療衛生用人市場需求,2001年新設定護理學本科專業。

課程建設:醫療系課程建設重點為臨床醫學專業(本科)主幹專業課程,包括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其中,診斷學與外科學總論是建設的重中之重,優先建設。課程建設是醫療系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有2門課是院級重點課程,擬在兩年內建成建成2門省級重點課程。

學風建設:每年舉行了臨床醫學知識競賽、二十餘次學術講座。競賽溶知識性、啟迪行、趣味性、競爭性於一體,通過競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鍛鍊學生的意志。擴充學生的知識層面,提高醫學生對學醫的濃厚興趣。

教學改革:教學改革是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加強臨床教學科研力度,各主幹課程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式教學方法為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嚴格按照“教學五環節”實施教學工作,結合衛生部職業醫師考試要求,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醫療系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較多工作。修訂了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計畫。大力加強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教育,擴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增大見習實驗課時,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基本技能為目的。

狠抓教學方法的改革,以臨床病例討論為先導,進行討論式教學,最大程度地培養了學生自學習慣,提高了自學能力;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受到了充分的臨床思維方法的訓練。在教學中始終強調教書育人。嚴格遵守教師行為規範。

教學管理建設:根據自身特點制訂了《青年教師試講制度》、《聽課制度》、《期中教學檢查制度》和各項獎勵制度等。進行了期中教學檢查、專家聽課、檢查備課筆記、教案和教學進度等,了解課堂授課質量;同時通過學生座談會和教學日誌學生情況反映欄,確保了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師資概況

病理教研室

主任:嚴 米婭

現有教師6人,其中副高4人,講師1人,助教1人。每學年擔任各層次各專業的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物學教學任務達1500學時,承擔省級、院級科研課題4項,協作課題3項,近幾年共發表論文20餘篇,並參與 學校心理諮詢與治療門診,附屬醫院外檢室及法醫病檢實驗中心免疫組化室的工作。1998年被評為"巾幗文明示範崗"、"院級精神文明教研室"。

解剖學教研室

主任:王振富

現有教師11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1人,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1人,高級技工1人,在讀碩士1人,在讀博士1人。多次被評為院級先進教研室、文明教研室,並於94年以後一直為省"優質課程"教研室。教師有數人次被評為省、州、院級先進個人。平均每年度承擔教學任務2000學時,教學效果好,授課甲級率達99%。科研管理工作開展良好,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課題3項、院級課題5項、近5年內共發表論文50餘篇,國家級10餘篇,省級論文35篇, 院級論文近10篇,專著2部。

1997年被評為院級精神文明教研室。1999年被評為院級"青年文明示範崗"。

生理教研室

主任:朱祖成

現有教師5人,其中副高3人,中級2人。每年承擔了臨床醫學本科、成教、高護、 預防、中醫、中藥等多個專業的生理學理論和實驗教學任務。教師中有數人次被評為院級先進個人、 五好文明家庭。教研室狠抓 各環節,同時也進行多項省、院級科研課題。近5年來共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國家級論文6篇、省級、院級論文10餘篇,並有數篇論文獲得獎勵。數人次參編教材多本,以及相關輔助資料10餘本。2000年、2001年分別被評為"精神文明單位"及"青年文明建功崗"。

生物生化教研室

主任:羅洪斌

共有教師9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3人,中級4人,初級1人,博士1人,碩士3人。每年平均承擔研究生課程及普通本科課程《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醫學生物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科研方面, 近幾年來,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1項,完成地廳級課題5項,總共爭取科研經費70餘萬元。參加編寫人民衛生出版社“十二五”規劃高職高專教材《生物化學》(第六版、第七版),主編與參編出版書籍4部。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 30餘篇,其中有4篇獲獎。此外,我室教師還承擔了班主任、輔導員等學生管理工作和一些社會性工作。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今後必將取得更大的成績。

微寄免教研室

主任:董興高

現有教師9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3人,中級3人。每學年完成醫學院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及醫學免疫學的多層次多專業的教學和實驗任務。近幾年發表論文近20篇,參加編寫了衛生部規劃專科教材《醫學免疫學與 醫學微生物學》(第三版、第四版)、《 人體寄生蟲學》及實驗指導以及院內使用的《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實驗指導。

藥理教研室

主任:艾明仙

共有教師6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4人,中級1人,在讀碩士1人。每年均承擔各個專業的專業藥理學及臨床藥理教學工作。完成省級科研課題3項,院級課題4 項。近5年來,在國家級、省級醫學期刊及學報共發表論文20餘篇。全體老師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學方法先進,教學質量高,2003年被評為院級"精神文明教研室。

中藥專業課教研室

主任:文德鑒

中藥專業課教研室成立於1998年,是一個年輕的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7人,其中副教授3人,中級職稱4人,碩士4人,在讀博士1人。目前承擔《中藥藥劑學》、《中藥鑑定學》、《中藥炮製學》、《分析化學》等主要專業課程的教學及科研工作。教師有數人次被評為院級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考核優秀等次。平均每年度承擔教學任務1500餘學時,教學效果好,得到了學生、同行及教評專家的好評。科研工作開展良好,承擔了省級課題6項(已結題1 項)、院級課題6項(已結題4項)、3項橫向課題,近5年內共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文章近20篇,參編專著4部。

本教研室是一個朝氣蓬勃、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青年團隊,教學上力求培養創新型藥學人才,科研上密切結合恩施州豐富的中藥及 天然藥物資源開展研究工作,走產、學、研發展道路,為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醫基礎教研室

主任:朱雲超

教研室現有教師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講師2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1人。每學年擔任各層次各專業的中醫基礎課程以及中醫古典醫籍教學任務達2500學時,承擔國家民委、省級、院級科研課題多項,近幾年共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教材2部,專著4部。2007年被評為湖北民族學院優良教風教研室, 中醫基礎理論學科於2006年被 湖北省教育廳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預防醫學教研室

主任:郭有峰

本教研室現有教師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中級2名,院級學術帶頭人1名,有5位教師為 中國共產黨黨員,負責承擔學院所有預防醫學相關課程和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工作。2001年度被評為院級文明教研室。從1994年開始本教研室就已承擔起 預防醫學專業班的教學工作,已培養了4屆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並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由於全體老師同心同德,愛崗敬業,無論是教學或科研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歷年來教學考核效果優良,並得到了領導和廣大教職工、學生的肯定。科研方面成績突出,本教研室老師人人都有科研課題3項,院級資助課題3項,其中2項省級課題和2項院級課題都進入結題階段。由本教研室教師主編和參編的教材和專著4部,在各級雜誌公開發表科研學術論文50餘篇。

組胚教研室

主任:譚斌

現有教師3人,其中副高3人。主要承擔各層次、各專業的組織學、胚胎學的教學和實驗任務。各位老師分別到 北京醫科大學、 同濟醫科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等進修學習。近幾年來,每人均主持或參加國省級或院級相關科研課題6項,並有幾十篇科研和教學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並有許多獲得獎勵。同時參編寫教材和複習指導共3部。現在擁有一個標本室、一個準備室、二個實驗室、二個辦公室,教學設備齊全,完全能適應本科教學和實驗。有二位教師同時兼有行政工作和社會工作。有數人次被評為院系先進工作者。

醫學基礎部

醫學基礎部前身為湖北民族學院基礎醫學系。現有8個教研室,1個基礎醫學研究所。教職工總共49人, 副高級以上職稱24人,中級職稱21人,初級職稱4人。

在領導班子的領導下,本著"團結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整個醫學基礎部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整個工作"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重點"。我部主要承擔6個專業的基礎課教學任務和成人教育有關課程的教學任務,占整個醫學類總學時50%左右,上課甲級率達95%以上。醫學基礎部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培養、以助教進修班、在職碩士學位課程班以及多種學術交流會的形式提高師資水平,保證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有省級學術骨幹1名,院級學術帶頭人3 名以及院級學術骨幹4名。課程建設以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預防醫學為學院重點課程,目前病理學在2008年申報為省級精品課程,人體解剖學已成為湖北省教委優質課程。醫學基礎部在狠抓學科建設和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科研工作的發展,國家民委、省教育廳教學研究、科研課題項目等踴躍申報積極。近幾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238餘篇,獲省、州級科研項目10餘項,並多次獲得科研獎勵。

醫學基礎部在抓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從不放鬆精神文明建設,多次被評為學院的先進單位。教工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州教育戰線和學院表彰的先進黨支部,系工會多次被評為先進分工會,病理教研室曾被州婦聯授予"巾幗文明示範崗",被學院評為"優良教風教研室",解剖教研室被學院評為"青年文明示範崗"。2001 年醫學基礎部被評為院級"學生工作先進系部",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解剖學、預防醫學五個教研室評為院級"精神文明單位",教師受多類表彰達70餘人次。醫學基礎部在"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鞭策和鼓勵下,將以更加豪邁的步伐向前進。

中醫藥研究所

湖北民族學院中醫藥研究所的前身是湖北省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醫系中醫藥研究所,成立於1990年,所長分別是 趙敬華、 王平。一九九七年新的湖北民族學院成立後,為重視民族醫藥的發掘整理、 科研產品的研究開發,學院於一九九九年七月正式批准成立該所,直屬學院管理,由張永高 副院長任名譽所長,中醫系主任趙敬華任所長,袁德培任副所長(主持所行政工作)。現所長為袁德培教授。

湖北民族學院地處恩施 自治州,自治州的地理、地形、土壤、氣候為各種類型藥用植物提供了極好的生長條件,據調查統計,恩施州有藥用植物186科、854屬、2088種,約占全國已發現的中藥材種類的46%,收購品種282個,占全國中藥材收購品種的40%左右, 特別是 板橋黨參、窯歸、紫油厚朴、五鶴續斷等品種,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故恩施自治州是湖北省和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被譽為" 華中天然藥庫"。湖北民族學院利用設備、人才優勢,成立了中醫藥研究所。該所的指導思想是:立足於中醫藥的教學科研工作,以民族土苗醫藥的產品開發為龍頭,重視民族醫藥的發掘整理,開展科技服務,創造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在該所已承擔的省級科研課題有:趙敬華主持的《土苗醫藥的發掘整理》;袁德培主持的《窯歸、柏仁治療老年便秘的實驗研究》;顏益志主持的《蓴菜的藥用價值及其精加工》等項,並承擔州級科研課題4項。已通過省級鑑定的科研課題有王平主持的《固本健腦液的研製》(1995年獲科技進步三等獎)、陳龍全、袁德培主持的《複方竹節參片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實驗研究》(1999年獲州科技進步三等獎)。已獲州衛藥制準字的科研產品有《固本健腦液》、《複方竹節參片》、《地茶止咳露》、《痔即消》(又名《洗洗笑》)。

目前,該所擬依從新藥、新產品的開發、飲片加工、科技服務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爭取近期內取得較大突破,希望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洽談合作開發的項目,為恩施州的經濟騰飛作出較大貢獻。

醫學實驗中心

醫學實驗中心成立於1986年,下含7個綜合實驗室,分為基礎實驗室和臨床實驗兩個教學區。現有專職技術人員21人,高級實驗師7人。擁有島津 高效液相色譜儀、OLYMPUS全自動 顯微攝影裝置、全自動Hema480型基因擴增儀、 英國Bright冰凍切片機、OLYMPUS倒置顯微鏡、技能多媒體等各類儀器設備總值700多萬元。實驗室設定及承擔教學任務情況如下:

基礎實驗教學區:

第一實驗室:中藥鑑定實驗室、製劑學實驗室、中草藥化學實驗室、中醫骨傷實驗室、中藥藥理學實驗室

第二實驗室: 醫學機能實驗學實驗室

第三實驗室:醫學免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實驗室、實驗診斷學實驗室

第四實驗室:組織胚胎學、病理解剖學實驗室

第五實驗室:生物學、生物化學、預防醫學實驗室

第六實驗室:手術學實驗室、診斷學實驗室、護理學實驗室

第七實驗室:人體解剖學實驗室

近年來,醫學實驗中心主持完成省重點科研課題1項;參與完成省重點科研課題5項;主持完成學院科研課題12項。在國家、省級學術刊物發表各類 科研論文共100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