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室記

游太室記

作品名稱:《與來學圃書》作品年底:清代 作者:田雯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嵩山神祠,在黃蓋峰下,登封縣東八里。祠門三重,古柏幾二百株。三門之內,四岳神祠,分列左右。東有降神殿,繪“生甫及申”像於壁,剝落已半,西為御香亭,歷代已來,封禪記功德地也。謁岳神殿祀事畢,下西階,古柏鱗次,桀石叢峙。石上遍刊祝釐辭,祠官姓氏,周覽移晷,回登天中閣少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與來學圃書作品年底:清代作者:田雯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嵩山神祠[1],在黃蓋峰下,登封縣東八里。祠門三重,古柏幾二百株。三門之內,四岳神祠[2],分列左右。東有降神殿,繪“生甫及申”像於壁[3],剝落已半,西為御香亭,歷代已來,封禪記功德地也[4]。謁岳神殿祀事畢,下西階,古柏鱗次,桀石叢峙[5]。石上遍刊祝釐辭[6],祠官姓氏,周覽移晷[7],回登天中閣少憩[8]。理策至山麓[9],仰視一峰入雲,石色青紺如畫[10],嵐流霧垂[11],上合下竦,是為萬歲峰[12]。其麓為入山所必經也,藍輿行十里至中峰[13]。昔人云:“嵩山如臥眠龍而癯[14]。”望之渾成秀拔,若不知有嶔崎參差之勢者[15]。及涉中峰之巔,群峰爭出,若攢圖之託霄上[16],煙雲吞吐,日月蔽虧,林木蓊鬱,鳥獸游鳴,陰晴變態,二十四峰環列於中峰[17],左右上下,不可名狀。如謝絳所稱玉女窗搗衣石[18],但略括一二矣。東五里許為盧岩[19],岩有盧鴻一宅[20],今為寺。兩山忽張,匹練下垂[21],微飆吹之則左右動,奔澗盪壑,眾山皆響,為嵩山佳處。昔鴻一隱此,作《十志》以自豪[22],抱微尚,鳴高蹈已耳[23]。而來游者莫不憑襟怡情,因以思慕於其人矣。東有白鶴觀[24],背負三峰,大小熊山屏其前,為嵩高之奧宅[25]。三峰多石室,遠眺一室,豁達洞開,與他室異,或即謨觴室也[26]。南七里徑崇福宮投龍洞[27],力疲思返。余以半人疾[28],未及躋嵩之絕頂也,然眺洛河[29],瞻伊闕[30],顧以歷歷目中矣。桑欽《水經》曰[31]:“崑崙之墟,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嵩山絕頂,直上可接。”吾欲御風而行[32],探崑崙之墟矣。又三里抵嵩陽觀[33],有柏二株,大可十人圍,聞在漢已為巨木,殆殷周時物。柏之奇,若雛松之新綠,香澤凝肥,翠滴人衣。坐其下,如張帷幕。謖謖風鳴[34],如聞絲竹聲。旁有石幢[35],上勒唐宋人題名[36],有似雜采帖也。嵩陽觀碑,屭贔豐碩[37],在觀門之西,徐浩八分書[38],遒古可愛[39]。邀飲至藏書樓下,日將昳[40],遂登車以歸。詰旦東行[41],路出箕山左[42],沿㶏水下流[43],復探石淙之勝[44],磥砢崎嶇[45],負險相望。百二十里過禹州[46],達襄城境[47]。康熙丙子二月丙辰記[48]。

作品注釋

[1]嵩山神祠:即中嶽廟。[2]四岳神祠:指中嶽廟內的東嶽殿、西嶽殿、南嶽殿、北嶽殿。[3]生甫及申:用《詩經大雅崧高》詩意:“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甫,指甫侯;申,指申伯,都是周代賢臣。[4]封禪: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禮。[5]桀石:突出高起的石頭。[6]祝釐(xī)辭:祭時祈福的文辭。[7]移晷(guǐ):猶言移時。晷:光陰,時間。[8]天中閣:中嶽廟的前門。[9]理策:謂騎馬。策,馬鞭。[10]紺(gàn):深青透紅的顏色。[11]嵐:山中霧氣。[12]萬歲峰:在嵩山太室正南峰下,為登岳正道。[13]藍輿:即“籃輿”,竹轎。中峰:即太室中峰,俗稱嵩頂。[14]“昔人云”二句:指明代袁宏道《嵩遊記》所說:“古雲‘華山如立,嵩山如臥’。二語勝畫,非久歷煙雲者,不解造是語也。然余謂華山如峨冠道士,振衣天末,嵩則眠龍而癯者也。”[15]嶔(qīn)崎:山峰高峻的樣子。[16]攢:取合。[17]二十四峰:指青童峰、黃蓋峰、浮丘峰、三鶴峰、遇聖峰、萬歲峰。玉鏡峰、獅子峰、虎頭峰、起雲峰、鳳凰峰、金壺峰、華蓋峰、玄龜峰、臥龍峰、會仙峰、子晉峰、玉柱峰、老翁峰、玉人峰、玉女峰、獨秀峰、積翠峰、太白峰。[18]謝絳:字希深,杭州富陽(今屬浙江)人。宋真宗大中祥符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知制誥。所稱玉女窗、搗衣石:見謝著《游嵩山寄梅殿丞書》:“窺玉女窗、搗衣石,石誠異,窗則亡有。”[19]盧岩:唐代盧鴻一隱居處,在太室東。[20]盧鴻一:字顥然,范陽(今北京市)人,唐代隱士,博學善書,隱居嵩山。[21]匹練:喻雪白如練的瀑布。[22]《十志》:指《終南十志》。[23]高蹈:指隱居。[24]白鶴觀:在遇聖峰下。[25]奧宅:幽深的住處。[26]謨觴室:唐代馮贄《記事珠》中曾記載說:“嵩高山下有石室,名謨觴,內有仙書無數,昔仙人方回讀書於內,玉女進以飲食。”[27]崇福宮:即萬歲峰萬歲觀。唐高宗時改稱太乙觀,宋改稱崇福宮。投龍洞:即“嵩洞”,亦名“龍簡洞”。據《嵩山志》載:“金元時,遣祭中嶽,必奉金龍玉簡投諸嵩洞。”[28]半人疾:這裡指腳疾。晉苻堅因習鑿齒有腳疾,因稱習為半人。見《襄陽耆舊傳》。[29]洛河:在河南省西部,為黃河下游南岸的大支流。[30]伊闕:山名,又名闕塞山、龍門山。在河南洛陽南。因兩山相對如闕門,故名。[31]桑欽:字君長,河南人,漢代學者,相傳《水經》為其所著。後酈道元作注,名《水經注》。[32]御風:乘風。[33]嵩陽觀:在太室南麓,北魏時創建。[34]謖謖(sù):風聲。[35]石幢(chuáng):佛教寺廟中用以刻經的石柱。[36]勒:刻。[37]屭贔(xìbì):傳說中龍生九子,一名屭贔,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馱碑的大石龜。[38]徐浩: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書法家,官至太子少師。八分書:即漢隸。[39]遒古:遒勁有古風。[40]昳(dié):午後日偏斜。[41]詰旦:明旦,明朝。[42]箕山:又名許由山,在太室東南約二十里。[43]㶏(yīn)水:古水名,為河南潁水三源中的中源。[44]石淙:指平洛水。水兩邊奇石攢立,變化萬千,風景秀美。[45]磥砢(lěiluǒ):同“磊砢”,山石堆積眾多的樣子。[46]禹州:治所在今河南禹縣。[47]襄城:治所在今河南襄城。[48]康熙丙子二月丙辰: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三十日。即1696年4月1日。

作品鑑賞

《游太室記》選自《古歡堂集記》卷一。作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太室,指中嶽嵩山,在今河南登封縣北。因山上有石室,故稱太室。本篇記載了一天的遊程,描寫了嵩山的地位和氣概。由於作者的身份和心境,論者認為,本文“顯於達官風度,具有台閣格調”,是有道理的。雖然如此同,但文章構思精巧,表現含畜,而其寫景狀物,亦生動傳神,李慈明稱其“記山水之勝,多警秀,有六朝語”,這也是文章為後人傳誦的原因。

作者簡介

田雯(1635~1704)字紫綸、子綸、綸霞,號漪亭,晚號蒙齋。清代濟南府德州(今山東省德州市)人。1660年(順治十七年)舉鄉試,1664年(康熙三年)中進士,授秘書院中書,累遷戶部主事、員外郎,工部郎中。時常與在京為官的王士鍃等人切磋詩文。1680年(康熙十九年)督學江南,每次巡察考場,只有兩僕人相隨,禁止官員鋪張接待,所取之士多異才。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授湖廣督糧道。後回京歷任光祿寺少卿、鴻臚寺卿。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出任江蘇巡撫,又調任貴州巡撫,見貴州經濟文化落後,致力發展當地文教事業,增建縣學,整修書院,獎掖黔中人才。公餘暇日,親至書院督課,黔省文風日盛。時黔省東南的苗民偶有騷亂,廣東總督建議合兵會剿,田雯以“制苗之法,犯則治之,否則防之而已,無庸動眾勞民也”,力阻之。1691年(康熙三十年)七月,因母喪離職。喪期滿後起補刑部侍郎。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調任戶部侍郎,主管寶泉局。康熙四十年以病乞休回籍。因羨慕濟南風景,卜居於濟南大明湖畔,對濟南名勝古蹟多有題詠。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卒於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