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過去有人,痴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燄,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既至河
所,對視不飲。
傍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
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
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於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
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翻譯
從前有個笨人,口渴極了,想要馬上喝水。找尋多時,終於找到了恆河水,可是,面對河水,他卻站著不動,沒有下去喝水,旁邊的人很奇怪,就問他:“你如此的乾渴,追尋了多時,現在到了河邊,卻為什麼不下去痛飲一番?”那個笨人答道:“如果能把水喝乾我就喝,可是這河水滔滔不絕,我是不可能喝乾的,所以我才不喝。”周圍的人聽了這話,不禁都大聲鬨笑,十分可樂,驚嘆原來世上還有如此笨的人。
寓意
可是,世人儘管不像這個笨人蠢到了這種程度,但往往也是相差無幾。一個人貧窮就難免想有財富,有了財富有要有名聲、地位、長壽,永無休止,也永不安寧。口渴了要喝水,有了水,還要非喝完不可。總是在“有我”之中兜圈子,欲望永遠也無法滿足。人們也能夠意識到欲望的不滿足和貪圖,給人生和社會帶來的苦果,但是往往在現實中難以節制自己,從而在泥灘中越陷越深。想要徹底解脫,只有達到“無我”的境界,才不能患得患失。僅從一般的做人的道理來看,人生還是瀟灑一點好,人到無求品自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