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本來源:441A(♀)9815R(♂)
選育單位:重慶市作物研究所
品種類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適種地區:重慶市海拔800米以下、陝南漢中安康海拔650米以下稻瘟病非常發區
重慶市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恢復系9815R與不育系441A配組育成的中秈遲熟高產雜交水稻組合(李經勇等, 2005)
特徵特性: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陝南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2.8天。株型適中,葉片青秀,主莖總葉片數17葉左右,株高115.9厘米。畝有效穗數19萬左右。穗長26.3厘米,每穗總粒數173.9,結實率81.0%,千粒重28.8克。抽穗集中、整齊,後期轉色落黃好,落粒性好。穀粒金黃色,長形,稃尖有少量頂芒。
經陝西省水稻所抗病性鑑定:中感稻瘟病、紋枯病;感白葉枯病、稻曲病。
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糙米率80.3%,精米率72.9%。整精米率50.1%,粒長6.4毫米,長寬比2.8,堊白粒率63%,堊白度17.3%,透明度2級,鹼消值6.2級,膠稠度6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3.3%,蛋白質8.7%。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期:陝南650米以下稻區宜於4月上旬播種。秧齡45-55天左右插植。栽插規格:採取寬行窄株或寬窄行栽插,畝植1.0~1.2萬穴,每穴栽2粒穀苗,保證基本苗8-10萬左右,畝有效穗18-20萬左右。施肥:採用“前促中穩後保”的施肥方法,畝施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配方施肥。管理:注意防治病蟲害。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陝南漢中、安康海拔650米以下稻瘟病輕發區種植。2008年陝西省水稻引種試驗平均畝產697.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