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柳塘雙鷺圖》軸
【作者】黃慎
【年代】清代
【類別】書畫
【材質】紙本、設色。
【規格】縱139厘米,橫62.5厘米。
【收藏機構】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畫作介紹
清代畫家黃慎所繪《柳塘雙鷺圖》軸圖中垂柳依依、雙鷺覓食,展現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幾株柳樹從畫面右側斜伸入畫,樹幹交錯,極富形式美感。柔軟的柳枝輕盈地飄垂下來,疏落的柳葉上淡淡的綠意為畫面營造出春的氣息。兩隻白鷺相向而立,在池塘中聚精會神地覓食,與斜欹的柳樹相映成趣。春柳扶疏,白鷺相伴,雖物象簡單卻極富情致。
作品賞析
觀其構圖,畫面除了柳樹、雙鷺之外,其餘不著墨跡,明確了“柳塘雙鷺”的主題。柳樹從畫面右側斜勢寫出,突出了構圖的靈巧。疏密錯落的柳條占據畫幅的上半部分,兩隻白鷺填補了畫面下部的余空。因此,畫中雖物象不多,但仍顯得充盈而豐滿。畫面中沒有遠景的鋪陳,空白的背景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也許是滿池的春水,也許是水天一色的景象……畫幅左側的題詩巧妙地解決了由於柳樹墨色過於濃重而重心偏移的問題。
觀其技法,此圖以墨筆繪之,逸筆草草,略施丹粉,筆墨洗鍊勁爽、縱橫恣肆,勾斫、點染似在不經意間。畫柳樹如作草書,筆墨酣暢淋漓:黃慎以幾抹濃重的墨筆寫出柳樹的造型,樹幹一筆貫之,氣貫而力足。在迅捷、勁利的筆法中,墨韻的乾濕、濃淡兼備。樹幹下幾筆濃重的墨點抽象地表現出更為豐富的細節:或許是柳樹的根系,或許是池邊濕潤的泥土,或許是一些雜草。畫家用濃淡相宜的線條勾勒柳枝,柳葉以淡墨寫出,並施以綠色點染,色調清新淡雅。雙鷺的筆法更為簡潔,雖寥寥數筆,但形神俱妙。畫家用精練的線條概括地勾畫出雙鷺的造型、態勢。根據鷺鳥的結構,墨色或濃或淡,線條或粗或細,行筆或迅疾、或遲緩。這種勾線方法加之粗筆重墨突出的雙鷺的喙和腿部,巧妙地烘托出鷺鳥的白色身軀,即使不用白粉渲染,也能使人聯想到白鷺雪白的毛羽。鷺腿只畫了一部分,在下方以淡墨色勾出幾條水紋,寥寥幾筆,便可使觀者自然地聯想到雙鷺腳下清淺的池水。整幅畫章法簡潔,意到筆精,神韻飄灑,極富藝術情趣。畫面再配以行筆迅捷的書法題款,使人倍覺畫家作畫時的縱情恣肆、揮灑自如。難怪鄭板橋這樣評價其繪畫:“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畫面從構圖、筆墨、設色到意境的營造,都表現出畫家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功力,因此本幅應當是黃慎花鳥畫中的精品。
畫家簡介
黃慎,清代著名畫家,字恭懋,後已改字恭壽、菊莊,號癭瓢,又稱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幼家貧,後長期寓居揚州,賣畫為生。讀書常有古廟佛殿的長明粉下。初師上官周,學工細人物山水。後變化為粗筆揮寫,以簡馭繁,氣勢雄偉,筆意縱橫,於粗獷中見粗煉。他擬定民人物除歷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從民民間生活取材,常畫勞動人民的形象。專畫流浪乞丐、縴夫、漁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數筆,便能形神兼備。寫山水、花鳥、蟲魚等,也無不工妙。為“揚州八怪”之一。他工草書,師法二王,出神入化,有崩岩墜石之奇、鸞舞蛇驚之勢。他善用破毫禿筆,放縱而又嚴謹,曾寫對聯一副:“別向詩中開世界,長從意外到雲霄”。其詩亦佳,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其代表作有:《八仙星聚圖》、《齧榴戲嬰圖》、《商山四皓圖》、《關山風雪圖》、《滄波釣叟圖》、《東山觴詠圖》、《天硯圖》、《老翁擊 圖》、《山谷聽琴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