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堂長55米、寬16.5米、高50米,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堂內建有祭台3座,中間為木質大祭台,雕花、貼金,檯面上空懸掛東閭聖母大幅油畫像。地面皆為松木板鋪設,用14根紅松立柱支撐堂內頂篷。窗戶為西洋五顏玻璃鑲拼而成。琉璃瓦鋪成的頂部光彩奪目,正面建有兩個高達26米的大鐘樓。中華民國30年(公元1941年),日本侵略軍,將該教堂燒成灰燼。 1989年3月重建新堂,於1992年5月竣工。大堂長66米,寬18米,占地面積1548平方米,建築風格為西方哥德式。鐘樓兩側雙塔對峙,高43米。除門窗外均為鋼筋水泥、磚結構,堂頂為鋅板鋪蓋。堂內為水磨石地面,頂篷用木架塑膠天花板裝飾而成。祭台用磚石、水泥製作,並以白色為主色,清潔素雅。該教堂可容納3000餘人,是河北省新建教堂中較大的一座。
聖母顯現
中華聖母是1900年在保定教區東閭村義和團殺害天主教徒的時候聖母顯現特別保護當地的教友,之後於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
起源
東閭是華北平原上一個大型村落,全村近9,000人口,近7,000村民信仰天主教,可能是中國天主教信徒最集中的一個村落(山西省清徐縣六合村也有近7,000名信徒[1])。
1862年時,全村2000人口中還沒有一名天主教信徒。村裡的分屬2個家族:楊姓和蔡姓。楊姓較窮,他們聽信占卜者的話,偷偷拆毀了水塘里屬於蔡姓的佛塔。事情被蔡姓發現,將肇事的楊姓人扭送保定府府衙。楊姓人得到鄰村信奉天主教的親戚的指點,找到遣使會劉神父(中國人),要求加入天主教。他們得到了劉神父發給的教理書,認真鑽研,為6個月後的洗禮做準備。蔡姓知道天主教徒可得到外國保護,也前去找到劉神父,鑽研教理書。1863年春,劉神父來到東閭村,為大約50名楊姓人和蔡姓人施行了洗禮。[2]此後,村裡的多數居民都信奉了天主教:1874年村裡有103名天主教徒;1896年,東閭村已經有698名天主教徒。
庚子年
1900年6月,義和團事變期間,有9000名附近地區(包括保定城內)的天主教徒來此避難。當時東閭的本堂神父張芳濟滯留北京,無法回來,由在此避難的蠡縣高莊的王神父帶領村民在村子周圍挖掘了很寬的壕溝,裡面插滿了帶刺的樹枝,在壕溝內側建造了防禦工事。不久4萬名義和團從姜莊撤圍後轉向東閭,紮營安寨,三面包圍東閭,宣稱將殺盡“二毛子”(教徒)。教徒們在外國傳教士的帶領下,使用洋人提供的火槍和鐵炮,擊退了義和團的4次進攻。在7月,又擊退了清軍的44次進攻。直到8月15日北京被八國聯軍攻陷的訊息傳來,清軍才撤退。
朝聖地
1901年—1903年,為了感謝聖母的庇護,遣使會神甫在東閭村建成了一座哥德式大教堂、一所修女院和幾所學校,並且加固了村子周圍的工事,建起了4座堅固的門樓,分別題名為“援助基督徒”、“大衛塔”、“聖米迦勒”和“聖路易王”。1915年,東閭成為擁有42000名教徒的總鐸區的中心。1939年,本村已經有3500名天主教徒。[6]
義和團事變平息以後,東閭村成為華北地區著名的聖母朝聖地。附近的天主教徒開始流行對東閭聖母的敬禮。1924年,教宗比約十一世委託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以後榮升樞機)在上海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由全體與會主教獻上“奉獻中國於聖母誦”,將中國奉獻於中華聖母(Our Lady of China),並且選定東閭村大教堂內供奉的聖母像作為標準中華聖母像。
參加全國主教會議的保定教區主教滿德貽返回教區後,商議把東閭聖堂闢為中華聖母朝聖地,通知全國各地,來東閭朝聖。
1928年,保定教區代牧主教周濟世得到剛恆毅總主教批准,派遣東閭本堂法籍戴牧靈神父(CM.Tlemonent)去法國露德朝聖,並學習經驗,準備將東閭聖母發展成全國性朝聖地。1929年5月,朝聖活動正式揭幕。自此每年陽曆5月,保定教區各村鎮的天主教徒按預定計畫每日輪流來東閭朝聖。後來,北京、天津、獻縣、安國等教區的主教、神父也紛紛帶領教友前來東閭敬拜聖母。
1937年,教宗比約十一世在審閱了宗座駐華代表蔡寧主教呈遞的《東閭朝聖匯報書》及《申請書》之後,批准東閭為中國的國家朝聖地。5月,蔡寧主教、周濟世主教和易縣監牧區馬迪懦主教帶領數千教徒前往東閭朝聖,並在東閭大教堂里,公布了教宗的聖諭。
毀滅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迅速占領華北地區。1941年,東閭教堂被日軍燒毀。朝聖活動隨之停止。[7]
重建
1989年3月12日,在東閭教堂被毀48年之後,在村北開始重建一座規模更大的新教堂,於1992年5月1日竣工。建堂期間,在1990年10月3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向東閭建堂教徒和建堂工程頒賜祝福
1901年建造的東閭教堂身長55米、寬15.5米,鐘樓雙塔高23米。1910年保定教區成立,東閭教堂的規模為全教區教堂之冠。[8]這座教堂在1941年被毀。
1992年建成的大堂規模比以前更為雄偉(擴大了近1/3)。大堂長66米,寬18米,占地面積1548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哥德式。鐘樓兩側雙塔對峙,高43米。頂部還覆蓋有閃閃發光的金屬片。該教堂可容納3000餘人,是中國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這座高大的西式教堂,聳立在華北平原的鄉村,周圍是生長小麥和玉米的廣闊田野。
1901年,東閭教堂祭台上供奉的聖母畫像是任神父(GIRON)請一位貞女畫師所畫,名為東閭之後聖母像。1908年,任神父調離,雷孟諾(P.Fla—ment,C.M)接任本堂神甫,他認為祭台上原先的所供聖母像人物繁多、不夠典雅莊重,不適宜祭台供奉。他前往上海,聘請了一位旅居上海的法國畫家重新繪製東閭聖母像:聖母的面容是以慈禧太后的一張大型油畫像作樣板,以顯示聖母為天地之後,地位崇高、雍容華貴。她穿著中國皇后服飾,穿戴著珠翠金冠,坐在寶座上。小耶穌穿著中國太子服飾,雲鞋錦袍,頭戴金冠,站立在寶座左側。在聖母像的上邊還寫了“天主聖母東閭之後,為我等祈”的標題。這張聖母像,後來在1924年在全國主教會議上被尊為中華聖母,流傳到整箇中國。最後在1966年毀於文化大革命中。1989年東閭重建的聖母大堂所供的聖母像是依原照片由河北堯陽縣天主教徒畫師完全按原版盡寸重繪。[10]
教會當局規定每年5月第2個星期日(母親節)的前一日是中華聖母的慶日。[11]此慶日祈求聖母為中華民族轉禱基督,祝福中華民族國泰民安。每年五月為朝聖季,全國教友前往朝聖的人絡繹不絕,5月24日的進教之佑聖母節則為朝聖的最高潮。
每年5月,每天上午九時,由當日的朝聖團神父主持大禮彌撒。每天午後兩點,開始上街進行熱烈的聖體遊行,沿街住戶負責清掃、張貼標語,各戶門前插上彩旗。聖體巡禮走完預設的路線後,隊伍回到堂院,眾人整隊齊跪院裡,等候聖體降福,最後再回堂內。
從1929年到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以前,每年都有眾多天主教徒到東閭朝拜中華聖母。前後來東閭朝聖行列中的教會上層人士有:首任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和第二任駐華代表蔡寧主教,有北京教區滿德貽主教、安國教區孫德楨主教、獻縣教區等教區主教共二十餘位,以及于斌(後榮升樞機),雷鳴遠等各地神父百餘位。天津教區的文貴賓主教是每年5月必到東閭朝聖;保定教區的周濟世主教更是每年不只一次前往東閭祈求聖母,並著書宣揚。至於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的數目,據東閭本堂戴牧靈神甫於1931年報導,僅在這一年就有兩萬五千教友來東閭朝聖。據稱在朝聖期間,中華聖母常顯奇蹟,有垂死病童康復,盲者復明,癱子行走等若干個案。因此增長了教徒們對天主教的信仰熱情,每年來東間朝聖的人逐漸增加。對於華北地區天主教的發展也起著推動的作用。
今日,對中華聖母的崇敬已經擴展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中華聖母像普遍流傳。1964年,羅光主教在台灣台南市開山路建立了一座中國式壯觀的中華聖母聖堂。1974年,該堂建堂十年慶之際,台灣地區的主教、神父、教友聚集於此,慶祝敬禮中華聖母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