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山東冠縣清泉河畔明鏡般的水中倒映著條條垂柳,陽光灑落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遊船在水面上蕩來蕩去。通過治理,現在河水變清了,河岸還種上了花草樹木,周圍的空氣也清新了。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該縣財政收入相對薄弱,城市建設相對滯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滯後的城市建設越來越不適應發展。為改變這一面貌,該縣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城市化發展的新趨勢,在財政收入薄弱的情況下,實施了系列民生城建工程,加大了城市建設力度,著力改善居民生產生活環境。在實施的系列民生城建工程中,清泉河綜合改造成為了城市建設的一個亮點 。
背景
由於上游承接水質較差,再加上城區排污,致使河水污濁發臭,蠅蚊亂飛,河道南側垃圾遍地,嚴重影響著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2009年冠縣順應民意,在財政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多渠道籌措資金對清泉河進行綜合改造。清泉河綜合改造工程西起該縣西環路、東至東環路,全長4671米,改造總面積為1.39平方公里。規劃城區環狀水系總長度將擴大到16.3公里,水域面積擴大到6.5平方公里。概算投資10億元,計畫利用三至五年時間,把清泉河沿岸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風景長廊、生態長廊、文化長廊和休閒長廊,增強城市自豪感、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帶動房地產、觀光旅遊、休閒娛樂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隆起帶和增長極。
在治理過程中,該縣採取以河道治理最佳化生活環境,以環境改造帶動兩側開發的思路,首先取締了兩岸一批污染嚴重的土小企業,對部分企業實施了技術改造使之達標排放。投資2730萬元,建設了污水處理廠二期,由日處理能力2萬噸提升到4萬噸;投資3860萬元,並完善了城區配套污水管網,實現了雨污分流,企業生產廢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全部通過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解決了明溝排污問題。2010年,藉助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將該項目列為向上爭取建設資金的重點項目,納入到省市統籌建設的大盤子,爭取到省調劑資金8000萬元。同時,縣財政大力向該項目傾斜,投資1.5億元實施了清泉河改造一期工程,將清泉河城區段所具有的水生態、水景觀、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文化旅遊、園林綠化等各種功能有機結合,使之形成濱河景觀走廊、水庫與公園、文化長廊、市民廣場、生態濕地公園、森林公園、北岸長堤等10大功能區的布局系統。通過中水潤城、引水進城,形成水、綠、景相融的水系格局,搭起冠縣景觀生態水系框架。
為把該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靚點工程,在清泉河南岸治理中,該縣對南岸實施了拆遷,按照和諧拆遷、陽光拆遷的要求,嚴格規範程式操作,及時調整拆遷補償安置政策,做到最大程度的讓利於民。南岸二期改造工程拆遷改造面積1500餘畝,其中水面和綠化景觀帶占地近1100畝。為最大限度照顧回遷戶利益,在拆遷位置較好區域建設回遷安置房,安置房建設面積9萬餘平方米,用於889戶的回遷安置房。南岸景觀帶綠化主要以種植喬木為主,花灌木、水生植物為輔,各類苗木62種,綠化面積達36.5萬平方米,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植被豐富、種類繁多的城市植物園。所拆遷出的土地大部分用於公益事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和老百姓的高度讚譽。圍繞完善清泉河景觀帶的功能,該縣新修興華路、工業路兩條道路,新建跨興華路、清泉路兩座景觀橋樑,配套建設公廁、管理性用房、休閒桌椅等便民服務設施和高標準的綠化亮化工程建設 。
現狀
為滿足居民休閒娛樂的需求,他們還建設了18處小型下沉式便民廣場,中間由1.5-2米寬的園路相連線。目前,河道清淤、引清入城、建閘蓄水、兩岸截污、北岸景觀帶建設和南岸100萬平方米的房屋拆遷以及廣場鋪裝、園路建設等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清泉河兩岸已形成一條面積達66.3萬平方米的綠色景觀長廊,河湖相連的城區環狀水上公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