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紙本,淡設色,縱:98.7cm,橫:53.3cm。
本幅自題七言詩:“幽人結屋空山裏,終日開窗面流水。何嘗有約過溪來,溪上泉聲落如雨。癸亥四月邗上畫寄玉峰道長先生正。弟查士標。”鈐“士標”、“二瞻”二印。鑑藏印:“某景書屋”、“吳湖颿潘靜淑珍藏印”、“孫邦瑞珍藏印”、“梅景書屋秘笈”、“銘心絕品”、“丙戌小千”。吳湖帆、葛有憙等裱邊題記。
查士標在繪畫上師法倪雲林、董源和米芾。倪雲林畫是枯淡、靜柔的,查畫則以疏散簡率之筆,瀟灑縱橫。下筆速度率意,乾淨利索。在清代張庚《國朝畫征錄》中記載:查士標,畫初學倪高士,後參以梅華道人、董文敏筆法,用筆不多,惜墨如金,風神懶散,氣韻荒寒,逸品也。這幅畫上,畫家用乾筆皴擦,率意中不乏繁複;布局工整,樹石刻畫精微,淡設色極淡雅。此圖畫空曠山峰的起伏中,一屋舍悄立於中,意境清幽明淨,風格誠如清代張庚所論。
查士標作為明代的遺民畫家,持消極遁世的人生觀。他在怡情于山水間結交了許多隱士。此圖是他68歲時畫贈好友玉峰道長的精心之作。構圖注重遠、中、近三景間物象聚、散的呼應統一關係。近、中景因表現雜木、小橋、獨舟、孤亭等細碎物象而為“散狀”。遠景厚實的山體聚成石壁,它的整體性凝聚了散落的近、中景;而散落的近、中景又打破了遠景的平整、呆板,活躍了畫面。山石的形體,先以直線勾出輪廓,再以側鋒作疏朗而清晰的豎式皴擦,然後以清淡古樸的赭石等色暈染。樹葉的表現方法豐富,或以長短線條表現,或以筆尖戳點,其靈活多變的形態,令本為點景的樹木成為全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介紹
查士標(1655~1698)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和詩人。字二瞻,號梅壑散人,懶老。新安(今安徽歙縣、休寧)人。明末為諸生,不久即無心功名。工詩文、書畫,書法師承董其昌,風格俊逸蕭散。擅山水,初師倪瓚,後參以米芾、米友仁、黃公望、吳鎮、沈周、董其昌等人畫法,所畫筆墨縱橫、粗獷豪逸,或筆法荒率、墨色濃淡乾濕互用、秀潤高華,或筆墨生峭勁利,畫風枯寂生僻。在當時頗負盛名,為海陽四家之一。有《雲山圖》、《空山結屋圖》、《秋林遠岫圖》、《雲山煙樹圖》等傳世。著有《種書堂遺稿》等。
與孫逸、汪雲端、僧弘仁等書畫家一起被稱為“新安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