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宮廷普洱茶膏

清朝宮廷普洱茶膏

清朝乾隆年間,由於大鍋熬制茶膏存在品質上的問題,加上皇室從飲用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因此把茶膏的製作,直接遷入到清朝皇宮內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並且在製作工藝上做了非常大的改進。我們現在所說的宮廷普洱茶膏,主要意義上是指清朝宮廷普洱茶膏。

概述

據介紹,我國普洱茶膏製作始於五代十國時期,史籍《十國春秋》就已記載南唐時期(公元937年前後),有貢品茶膏生產。雲南土司以雲南喬木大葉種茶葉為原料,採用大鍋熬制的方法,小範圍製作,形成普洱茶膏雛形。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西藏,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接受,成為上層貴族(包括活佛級以上的僧侶、宗教領袖)享受的特權物品之一,民間則禁止流通。之後,清朝皇室開始注意這一現象並接觸普洱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雲南普洱茶團茶和茶膏開始向朝廷進貢。到乾隆年間,清宮御茶房開始製作普洱茶膏。御茶房在生產工藝上做了很大改進,普洱茶膏由貢品變成宮廷製品。
宮廷製作的普洱茶膏成為茶中珍品,始終沒有在社會上流通。能夠得到它的只有一個途徑,就是皇帝每年拿出一部分賞賜有功大臣,而得到的大臣也輕易不捨得使用,只是把它當成高級藥材存放,一旦身體不適時才拿出沖飲。

清朝宮廷普洱茶膏的出現

清朝乾隆年間,由於大鍋熬制茶膏存在品質上的問題,加上皇室從飲用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因此把茶膏的製作,直接遷入到清朝皇宮內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並且在製作工藝上做了非常大的改進。
我們現在所說的宮廷普洱茶膏,主要意義上是指清朝宮廷普洱茶膏。

清朝宮廷普洱茶膏的製作工藝

清朝宮廷普洱茶膏的製作,大體歸納,有如下幾個環節:
1. 輕蒸、解塊、淋洗。將雲南上貢來的頂級團茶和餅茶進行蒸
濕,然後解塊,再進行淋洗,去除茶葉表面的灰塵及雜物;
2. 採用傳統釀酒工藝中的厭氧發酵方法,對茶葉進行發酵,促
使茶葉內含物質的轉化與分解;
3. 小榨去水、大榨出膏。採用壓榨技術,先將水份擠出不用,然後再全力將茶葉記憶體的茶汁壓出,並反覆壓榨,收汁;
4. 將壓榨出的茶汁放在開口的容器內,使其自然沉澱,並分層
析出,其分層不同,品級也不同;
5. 收膏、壓模。將分層析出的茶汁經低溫乾燥,獲得稠密度高的軟膏,再入模乾燥後成形,但絕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塊,放入高檔瓷瓶中。
這種工藝的好處是:一方面盡最大可能保留茶葉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獲得的茶膏保留了茶葉中的精華;另一方面也為茶膏後續的陳化提供了“動能”,使茶膏的品質向更高層次轉化。
這種工藝嚴謹苛刻,工序繁雜,費時費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擔。它有點近似我們今天最先進的生物工程——低溫狀態下的萃取工藝。這在當時科技落後,沒有先進的化驗儀器及提取設備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

清朝宮廷普洱茶膏的特點

1. 製作工藝的嚴謹與考究
清宮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們在考查大鍋熬制茶膏的過程中發現,這
種高溫提取的方式對茶葉所含的諸多有效成份破壞嚴重,使其後續陳化產生障礙。他們借鑑宋代製作茶膏的工藝,又吸收了中國傳統釀酒工藝的精華,形成一套工藝考究、工序繁雜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
2. 超貴族身份
從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都是沿著
貢品的這條線一路走來。幾乎沒有在社會上流通。這就使它從一誕生到後來的發展,極少被世人所了解。一是由於其產量極少,一般百姓很難得到;二是強烈的皇權意識,皇室的御品是絕對不允許平民染指的,就連王公貴族也是得之不易。
3. 差異化及多樣性
很多人認為茶膏就是黑膏,其實不然。清代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寫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灑第一,綠色者更佳”。可知,茶膏既有黑膏也有綠膏,其中黑膏又有幾大品種,如蒙頓茶膏中的“玉龍勝雪”、“紅運當頭”等。在清代,普洱茶膏有十幾種,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清朝宮廷御製的普洱茶膏的用途

一、超貴族的身份——“皇權”的象徵
清朝皇宮將普洱茶膏的製作搬到宮廷御茶房製作,最初的考慮是安全性的因素,害怕投毒。但御茶房接手後,又面臨對不合理工藝改進問題,因為乾隆皇帝本身對大鍋熬膏,這種反覆的熬煉就心存疑慮,它與煉丹的過程有相似的地方。中國畢竟是個能工巧匠集聚的國度,且文化淵源之深也是中國特有的國情。於是,採用另外一種思路,借鑑唐宋制膏的經驗,便成了宮廷卸茶房的主攻方向。
中國有句古語,英雄是逼出來的。或許,普洱茶膏也是如此。但是,它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這種“壓榨制膏法”受制於當時的生產條件,加上工藝與工序的苛刻要求,必然造成生產量極少的狀態。也許,當時這種製法本身就不要求產量很大。因為,製作它的本身就是給皇帝品飲的。它不是商品,而是皇帝的專屬飲品。本身就不要求產量很大。否則,這種“物品”的神秘性就沒有了。中國傳統有一種習慣,因為稀缺才能凸顯珍貴,珍貴才能彰顯神秘,而神秘則是顯示皇權的秘密武器。
因此,它的第一個用途就是給皇帝品飲的。因為在中國古代,皇帝的日常起居,及生活用品本身就是皇家的最高機密,非一般人能夠了解,更不可能掌握。這個用途的本身就昭示著“皇權”的威儀與神秘。
同時,皇帝也時常將多餘出來的茶膏賞賜給一些有功大臣。那些大臣在得到茶膏後,也是輕易不捨得品飲,只是在身體偶感不適,或家裡有人生病時,才拿出來與家人分享。這種賞賜的途徑也是“皇權”的一種體現,在古代,這種做法對那些受賞的大臣而言,叫“皇恩浩蕩”。
二、“國禮”——體現泱泱大國的珍貴茶品
中國自宋代開始,就有茶葉出口。最早是“茶馬互市”,即用中國產的茶葉在邊境與外部換馬匹。再到後來,有“茶馬古道”和多種茶葉出口方式。中國產的茶葉不僅讓外國人知道了茶,而且讓他們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飲品.這就使得中國古代的各個朝代,歷任皇帝都有相同的舉動,即在他們面見外國來的使者(有使節,有學者等),都會饋贈一些在當時看來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榮登“國禮”的名單。這個單子就是贈予英國使臣的禮品目錄。那年,英王喬治二世派遣特使給乾隆皇帝祝壽,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熱河行宮(今承德避暑山莊)接見英使團,並在萬樹田宴請英國使節,回贈英使團大批珍貴禮物,其中包括:
①賞英吉利國王物體,計有琺瑯、珍寶、玉器、漆器、瓷器、花緞、畫冊,鼻煙壺及土產食品等計92項(對、套)479件(個),其中包括茶膏4匣。
②又加賞英國國王物件、綾羅絲緞、漆器、扇、箋、食品,計40項455件,其中包括茶膏5匣。
③又隨敕書賞給英國王物件,計41項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團。茶膏5匣。這次英使覲見團95人,包括正使(即馬嘎爾尼)、副使,正副總兵官、通事(翻譯),文書、醫生、天文生、聽事官、管船官等,分別等級檔次,每人都給禮物,共“賞賜”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葉。將這批禮單逐項統計,計送茶膏26匣。
這個茶膏就是宮廷御製的普洱茶膏。我們至今也不知道這些茶膏是什麼樣的,只能根據目錄上的片言隻語知道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裝的。而用木匣承裝的一定是整塊的膏體,如果是散塊的可用瓷瓶包裝,因為瓷器也是中國的“國粹”。我們今天在中國故宮博物院裡可見到一種“人參膏”,它就是瓷瓶包裝的,裡面是長條狀一個個散塊。瓷瓶的設計也非常獨特,其釉面的外表恰恰代表皇宮專屬的色彩,是典型官窯的作品。普洱茶膏沒有採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塊茶膏的魅力。我們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圖案,因為截至今天,能在整塊茶膏上壓制精美圖案的也是非常難辦的。縱觀科技發達的今天,雲南有生產普洱茶膏的企業和個人多達幾十個,但真正能製成整塊帶精美圖案的僅一兩家企業而已。
至於有人說,那批最早饋贈給英國使團的普洱茶膏,因當時英國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來,至今還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裡的說法,顯然是一種猜想,或者說是“浪漫的神往”。因為大英博物館早已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從諮詢處的電腦上一查就會知道。這種說法明顯帶有“戲說”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將普洱茶膏作為“國禮”開始,以後的歷任皇帝都有向外國使臣或友人贈送普洱茶膏的記錄。其涉及的國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達幾十個,粗略統計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與乾隆皇帝一樣,後續的皇帝依舊是採用木匣盛裝普洱茶膏的方式。估計始終保持整塊茶膏的模式。以突顯泱泱大國極品茶的精湛技藝。從這個意義上說,普洱茶膏的確也為中國的茶葉,或者說為中國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國茶人的集體驕傲。
三、納入中藥體系——凸顯中國的養生文化
中國的茶葉最早就是作為“藥”來使用的。後來一點點演變成為飲品。雖然很多的醫藥經典中都涉及到了茶,但側重點都由原來治病的功效向養生與保健的方向轉化。這可能與中國傳統的中醫藥理論有關。因為中醫藥倡導的是“治未病”,主張預防為主,並提倡“藥食同源”,這就使中醫藥對養生與保健格外的關注,也是中醫藥發展的一個主流。
有一個有趣的典故,說明了這一問題。
扁鵲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人,也是盡人皆知的神醫,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扁鵲的兩個哥哥也頗懂醫理。一天,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鵲答:“我的大哥醫術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么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 ”扁鵲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的時候,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剷除病因,反而覺得他的治療沒什麼明顯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的時候,看上去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能在我們鄉里流傳。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已經嚴重的時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放血,在皮膚上敷藥,讓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議的大手術,自然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因此名氣響遍全國,遠遠大於我的兩位哥哥。”文王嘆道:“你說得好極了。”
這個典故實際上說的是“治病觀”。它的意思是說,醫術最高的人不是藥到病除的人,而是能在病發前把病剷除的人!這與西方的醫學有很大不同。正是沿著這種思路,清代的著名藥學家趙學敏將普洱茶及普洱茶膏納入了他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之中。
中國的古代醫學家將普洱茶膏納入中藥的經典書籍中,並不是單純從治病的角度,更側重在養生的範圍。如《本草綱目拾遺》在評價普洱茶膏時,第一句話就說“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這句話是人們在探討普洱茶膏功效中,經常引用且使用頻率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很多人對普洱茶膏感受最深的一句話。“醒酒第一”不是治病,而是養生的需求。
自中國的清代起始,人們對普洱茶膏的飲用,不管是皇帝,還是那些能夠得到它的達官貴人,基本上都是從養生的角度品飲的,保健的功能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普洱茶膏除了養生的功能外,也有對某種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如脹腹所產生的不適,飲用普洱茶膏就可很快解決;如口舌出現輕微的潰爛,可口含一小塊茶膏,過夜即愈。這些也同屬於中醫藥的範疇。
實際上,中國的古人不願將其單純歸類為藥物,就在於它還是茶,是濃縮了普洱茶的精華的茶珍品。既然是茶,其養生的概念就是第一位的。這與“藥”的概念截然不同,因為沒病的人可以不吃藥。我們也可以這樣分析,在“普洱茶膏”這四字中,“茶”是第一位的,是老少皆宜,健康的人和有疾病的人都可品飲。而“膏”因為有“藥”的概念,但卻是第二位的。

清朝宮廷普洱茶膏理解上的一些誤區

當下,一提到清朝宮廷普洱茶膏,很多人都把它和傳統大鍋熬制的茶膏聯繫起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大鍋熬制的茶膏,在反覆高溫熬制中,其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後續的轉化缺乏“動能”,只能向霉變轉化,不可能長期存放;二是茶葉在高溫的狀態下,大量營養物質會隨水蒸氣一併揮發,必然造成產品的某種缺失。
而清朝宮廷普洱茶膏採用的則是“小榨去水、大榨出膏”、低溫乾燥的工藝,二者根本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製作方法,由於宮廷普洱茶膏的這種特殊的製作工藝,使得它的品質要遠遠優於大鍋熬制的茶膏,也使得它可以長久的保存。故宮博物院裡面至今還保留著清光緒年間的普洱茶膏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