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學士設定為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乾隆年間撤銷中和殿大學士,增設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此後,大學士員限為滿漢各二。大學士的遷轉也大多按從體仁閣至文華殿這樣的順序遷轉。有清一代,正式詔書等均以內閣名義擬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遞交內閣,所以內閣仍是清代名義上正式的行政機構。
崇德年間
天聰二年(1628年),皇太極設立文館,命令儒臣入值。崇德元年(1636年),改設內國史院、內弘文院及內秘書院,統稱內三院,各置大學士一人。內國史院掌記注詔會、編纂史書、撰擬表章。內秘書院掌撰外國往來文書及中央詔會、祭文。內弘文院掌歷代善惡記注,侍讀皇子、教導諸親王。是清代內閣之始。
年代 | 內國史院大學士 | 內秘書院大學士 | 內弘文院大學士 |
崇德元年丙子 (1636年) | 剛林 | 范文程 鮑承先 | 希福 |
崇德二年丁丑 (1637年) | 剛林 | 范文程 鮑承先 | 希福 |
崇德三年戊寅 (1638年) | 剛林 | 范文程 鮑承先 | 希福 |
崇德四年己卯 (1639年) | 剛林 | 范文程 | 希福 |
崇德五年庚辰 (1640年) | 剛林 | 范文程 | 希福 |
崇德六年辛巳 (1641年) | 剛林 | 范文程 | 希福 |
崇德七年壬午 (1642年) | 剛林 | 范文程 | 希福 |
崇德八年癸未 (1643年) | 剛林 | 范文程 | 希福 |
順治年間
順治元年(1644年),仍用關外製度,設定內三院: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大學士無定員,兼各部尚書銜。次年(1645年)裁撤翰林院,併入內三院,改稱內翰林國史院、內翰林秘書院、內翰林弘文院。十五年九月初七(1658年10月3日)改設殿閣大學士,以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系銜。十八年七月初二(1661年7月27日),復改為內三院。
年代 | 內國史院大學士 | 內秘書院大學士 | 內弘文院大學士 | 建極殿大學士 |
順治元年甲申 (1644年) | 剛林 | 范文程 洪承疇 | 希福 馮銓 | 謝陞 |
順治二年乙酉 (1645年) | 剛林 | 范文程 洪承疇 | 馮銓 寧完我 祁充格 李建泰 | 謝陞 |
順治三年丙戌 (1646年) | 剛林 宋權 | 范文程 洪承疇 | 馮銓 寧完我 祁充格 | |
順治四年丁亥 (1647年) | 剛林 宋權 | 范文程 洪承疇 | 馮銓 寧完我 祁充格 | |
順治五年戊子 (1648年) | 剛林 宋權 | 范文程 洪承疇 | 馮銓 寧完我 祁充格 | |
順治六年己丑 (1649年) | 剛林 宋權 | 范文程 洪承疇 | 馮銓 寧完我 祁充格 | |
順治七年庚寅 (1650年) | 剛林 宋權 | 范文程 洪承疇 | 馮銓 寧完我 祁充格 | |
順治八年辛卯 (1651年) | 剛林 宋權 寧完我 陳泰 雅泰 額色黑 | 范文程 洪承疇 | 馮銓 寧完我 祁充格 希福 陳名夏 李率泰 | |
順治九年壬辰 (1652年) | 寧完我 額色黑 | 范文程 洪承疇 | 希福 陳名夏 陳之遴 | |
順治十年癸巳 (1653年) | 寧完我 張端 額色黑 | 范文程 洪承疇 陳名夏 成克鞏 | 陳之遴 洪承疇 馮銓 高爾儼 劉正宗 圖海 呂宮 | |
順治十一年甲午 (1654年) | 寧完我 張端 額色黑 金之俊 蔣赫德 黨崇雅 | 范文程 陳名夏 成克鞏 王永吉 傅以漸 | 洪承疇 馮銓 圖海 劉正宗 呂宮 | |
順治十二年乙未 (1655年) | 寧完我 額色黑 金之俊 蔣赫德 黨崇雅 王永吉 | 成克鞏 傅以漸 車克 | 洪承疇 劉正宗 馮銓 陳之遴 圖海 呂宮 巴哈納 | |
順治十三年丙申 (1656年) | 寧完我 額色黑 金之俊 蔣赫德 王永吉 | 車克 成克鞏 傅以漸 | 洪承疇 劉正宗 馮銓 陳之遴 圖海 巴哈納 | |
順治十四年丁酉 (1657年) | 寧完我 額色黑 金之俊 蔣赫德 王永吉 | 車克 成克鞏 傅以漸 | 洪承疇 圖海 劉正宗 巴哈納 | |
順治十五年戊戌 (1658年) | 寧完我 王永吉 額色黑 金之俊 蔣赫德 | 胡世安 車克 成克鞏 傅以漸 | 洪承疇 圖海 劉正宗 巴哈納 衛周祚 李霨 |
年代 | 中和殿大學士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無名號 |
順治十五年戊戌 (1658年) | 巴哈納 金之俊 | 額色黑 成克鞏 | 蔣赫德 劉正宗 | 洪承疇 傅以漸 胡世安 | 衛周祚 | 李霨 | 車克 圖海 |
順治十六年己亥 (1659年) | 巴哈納 金之俊 (馮銓) | 額色黑 成克鞏 | 蔣赫德 劉正宗 | 洪承疇 傅以漸 胡世安 | 衛周祚 | 李霨 | 車克 圖海 |
順治十七年庚子 (1660年) | 巴哈納 金之俊 (馮銓) | 額色黑 成克鞏 | 蔣赫德 劉正宗 | 洪承疇 傅以漸 胡世安 | 衛周祚 | 李霨 | 車克 |
順治十八年辛丑 (1661年) | 巴哈納 金之俊 (馮銓) | 額色黑 成克鞏 | 蔣赫德 | 洪承疇 傅以漸 胡世安 | 衛周祚 | 李霨 | 車克 |
年代 | 內秘書院大學士 | 內國史院大學士 | 內弘文院大學士 |
順治十八年辛丑 (1661年) | 巴哈納 金之俊 胡世安 車克 | 額色黑 成克鞏 衛周祚 蘇納海 | 蔣赫德 李霨 覺羅伊圖 |
康熙年間
康熙九年八月十一(1670年9月24日)仍改內三院設殿閣大學士。中和殿系銜,自康熙二十年圖海死後,即未再授。康熙十六年(1677年),設立南書房,將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
年代 | 內秘書院大學士 | 內國史院大學士 | 內弘文院大學士 |
康熙元年壬寅 (1662年) | 巴哈納 金之俊 車克 成克鞏 | 成克鞏 衛周祚 蘇納海 | 伊圖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二年癸卯 (1663年) | 巴哈納 成克鞏 車克 孫廷銓 | 蘇納海 衛周祚 蔣赫德 | 伊圖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三年甲辰 (1664年) | 巴哈納 車克 孫廷銓 魏裔介 | 蘇納海 衛周祚 蔣赫德 巴泰 | 伊圖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四年乙巳 (1665年) | 巴哈納 車克 魏裔介 | 蘇納海 衛周祚 巴泰 | 伊圖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五年丙午 (1666年) | 巴哈納 車克 魏裔介 | 蘇納海 衛周祚 巴泰 | 伊圖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六年丁未 (1667年) | 巴哈納 班布爾善 車克 魏裔介 | 衛周祚 巴泰 | 伊圖 圖海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七年戊申 (1668年) | 班布爾善 魏裔介 | 對喀納 衛周祚 巴泰 | 圖海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八年己酉 (1669年) | 班布爾善 巴泰 魏裔介 | 對喀納 索額圖 衛周祚 杜立德 | 圖海 蔣赫德 李霨 |
康熙九年庚戌 (1670年) | 巴泰 魏裔介 | 對喀納 索額圖 杜立德 | 圖海 蔣赫德 李霨 |
年代 | 中和殿大學士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康熙九年庚戌 (1670年) | 圖海 巴泰 | 索額圖 李霨 魏裔介 杜立德 | 對喀納 | |||
康熙十年辛亥 (1671年) | 圖海 巴泰 | 索額圖 李霨 魏裔介 杜立德 | 對喀納 馮溥 | |||
康熙十一年壬子 (1672年) | 圖海 巴泰 | 索額圖 李霨 衛周祚 杜立德 | 對喀納 馮溥 | |||
康熙十二年癸丑 (1673年) | 圖海 巴泰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對喀納 馮溥 | |||
康熙十三年甲寅 (1674年) | 圖海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對喀納 馮溥 | 莫洛 | ||
康熙十四年乙卯 (1675年) | 圖海 巴泰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對喀納 馮溥 | 熊賜履 | ||
康熙十五年丙辰 (1676年) | 圖海 巴泰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馮溥 | 熊賜履 | ||
康熙十六年丁巳 (1677年) | 圖海 巴泰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馮溥 | 明珠 勒德洪 | ||
康熙十七年戊午 (1678年) | 圖海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馮溥 | 明珠 勒德洪 | ||
康熙十八年己未 (1679年) | 圖海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馮溥 | 明珠 勒德洪 | ||
康熙十九年庚申 (1680年) | 圖海 | 索額圖 李霨 杜立德 | 馮溥 | 明珠 勒德洪 | ||
康熙二十年辛酉 (1681年) | 圖海 | 李霨 杜立德 | 馮溥 | 明珠 勒德洪 | ||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 (1682年) | 李霨 杜立德 王熙 | 馮溥 黃機 | 明珠 勒德洪 吳正治 | |||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 (1683年) | 李霨 王熙 | 黃機 | 明珠 勒德洪 吳正治 | |||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 (1684年) | 李霨 王熙 | 黃機 宋德宜 | 明珠 勒德洪 吳正治 | |||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 (1685年) | 王熙 | 宋德宜 | 明珠 勒德洪 吳正治 | |||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 (1686年) | 王熙 | 宋德宜 | 明珠 勒德洪 吳正治 | |||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 (1687年) | 王熙 | 宋德宜 李之芳 | 明珠 勒德洪 吳正治 余國柱 | |||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1688年) | 王熙 梁清標 | 李之芳 伊桑阿 | 明珠 勒德洪 余國柱 | |||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 (1689年) | 王熙 梁清標 | 伊桑阿 徐元文 | 阿蘭泰 | |||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 (1690年) | 王熙 梁清標 | 伊桑阿 徐元文 張玉書 | 阿蘭泰 | |||
康熙三十年辛未 (1691年) | 王熙 梁清標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 |||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 (1692年) | 王熙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李天馥 | |||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 (1693年) | 王熙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李天馥 | |||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 (1694年) | 王熙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 |||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1695年) | 王熙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李天馥 | |||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1696年) | 王熙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李天馥 | |||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 (1697年) | 王熙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李天馥 | |||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 (1698年) | 王熙 吳琠 | 伊桑阿 張玉書 | 阿蘭泰 李天馥 | |||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 (1699年) | 王熙 吳琠 | 伊桑阿 張英 | 阿蘭泰 李天馥 馬齊 | 佛倫 | 熊賜履 | |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 (1700年) | 王熙 吳琠 | 伊桑阿 張英 | 馬齊 | 佛倫 | 熊賜履 | |
康熙四十年辛巳 (1701年) | 王熙 吳琠 | 伊桑阿 張英 張玉書 | 馬齊 | 熊賜履 | ||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1702年) | 吳琠 | 伊桑阿 張玉書 | 馬齊 | 席哈納 | 熊賜履 | |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 (1703年) | 吳琠 | 張玉書 | 馬齊 | 席哈納 陳廷敬 | 熊賜履 | |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 (1704年) | 吳琠 | 張玉書 | 馬齊 | 席哈納 陳廷敬 | ||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 (1705年) | 吳琠 | 張玉書 | 馬齊 | 席哈納 陳廷敬 李光地 | ||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 (1706年) | 張玉書 | 馬齊 | 席哈納 陳廷敬 李光地 | |||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 (1707年) | 溫達 張玉書 | 馬齊 | 席哈納 陳廷敬 李光地 | |||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 (1708年) | 溫達 張玉書 | 馬齊 | 席哈納 陳廷敬 李光地 | |||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 (1709年) | 溫達 張玉書 | 馬齊 | 陳廷敬 李光地 | |||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 (1710年) | 溫達 張玉書 蕭永藻 | 陳廷敬 李光地 | ||||
康熙五十年辛卯 (1711年) | 溫達 張玉書 蕭永藻 | 李光地 | ||||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 (1712年) | 溫達 張玉書 蕭永藻 | 李光地 王掞 | ||||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 (1713年) | 溫達 張玉書 蕭永藻 | 李光地 王掞 | ||||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1714年) | 溫達 張玉書 蕭永藻 | 李光地 王掞 | ||||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 (1715年) | 溫達 張玉書 蕭永藻 | 李光地 王掞 | ||||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 (1716年) | 嵩祝 蕭永藻 | 馬齊 | 李光地 王掞 | |||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 (1717年) | 嵩祝 蕭永藻 | 馬齊 | 李光地 王掞 | |||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 (1718年) | 嵩祝 蕭永藻 | 馬齊 王頊齡 | 李光地 王掞 | |||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1719年) | 嵩祝 蕭永藻 | 馬齊 王頊齡 | 王掞 | |||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 (1720年) | 嵩祝 蕭永藻 | 馬齊 王頊齡 | 王掞 | |||
康熙六十年辛丑 (1721年) | 嵩祝 蕭永藻 | 馬齊 王頊齡 | 王掞 | |||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 (1722年) | 嵩祝 蕭永藻 白潢 | 馬齊 王頊齡 富甯安 | 王掞 |
雍正年間
雍正七年(1729年),清軍大舉征伐西北兩路,六月初十(7月5日)正式設立軍需房於隆宗門內北側,選內閣中謹慎縝密者入值,以處理緊急軍務。鏇即改稱“辦理軍需處”或“軍需處”,再改稱“辦理軍務處”、“軍機房”。雍正八年(1730年),始稱“軍機處”,以張廷玉、蔣廷錫、馬爾賽入值辦理一切事務,成為定製。雍正十年(1732年)三月,正式定名“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並規定諸大臣陳奏,平常事務使用奏疏,經由通政司遞上,交給內閣擬旨處理;重要事情使用奏摺,經由奏事處遞上,交給軍機處擬旨,皇帝親自閱覽,朱筆批示處理。從此以後,內閣權力向軍機處轉移,成為處理日常事務的機構,所有機密大政交于軍機處處理。大學士必須充當軍機大臣之後,方能參與處理國家政務大事。
年代 | 中和殿大學士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雍正元年癸卯 (1723年) | 馬齊 | 嵩祝 蕭永藻 白潢 張鵬翮 | 馬齊 王頊齡 富甯安 | 王掞 | 徐元夢 | ||
雍正二年甲辰 (1724年) | 馬齊 | 嵩祝 蕭永藻 白潢 張鵬翮 | 王頊齡 富甯安 | 徐元夢 田從典 | |||
雍正三年乙巳 (1725年) | 馬齊 | 嵩祝 蕭永藻 白潢 張鵬翮 田從典 朱軾 | 王頊齡 富甯安 | 高其位 | 徐元夢 田從典 張廷玉 | ||
雍正四年丙午 (1726年) | 馬齊 | 嵩祝 蕭永藻 田從典 朱軾 | 富甯安 | 高其位 張廷玉 | 徐元夢 張廷玉 | ||
雍正五年丁未 (1727年) | 馬齊 | 嵩祝 張廷玉 蕭永藻 田從典 朱軾 | 富甯安 | 張廷玉 遜柱 | 遜柱 | ||
雍正六年戊申 (1728年) | 馬齊 張廷玉 | 張廷玉 田從典 朱軾 | 富甯安 馬爾賽 | 遜柱 蔣廷錫 | 尹泰 陳元龍 | ||
雍正七年己酉 (1729年) | 馬齊 張廷玉 | 馬齊 張廷玉 | 朱軾 | 馬爾賽 | 遜柱 蔣廷錫 陳元龍 | 尹泰 | |
雍正八年庚戌 (1730年) | 馬齊 張廷玉 | 朱軾 | 馬爾賽 | 遜柱 蔣廷錫 陳元龍 | 尹泰 | ||
雍正九年辛亥 (1731年) | 馬齊 張廷玉 | 朱軾 | 馬爾賽 | 遜柱 蔣廷錫 陳元龍 | 尹泰 | ||
雍正十年壬子 (1732年) | 馬齊 張廷玉 鄂爾泰 | 朱軾 | 馬爾賽 | 遜柱 蔣廷錫 陳元龍 | 尹泰 | 福敏 | |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 馬齊 張廷玉 鄂爾泰 | 朱軾 嵇曾筠 | 遜柱 陳元龍 | 尹泰 | 福敏 彭維新 | ||
雍正十二年甲寅 (1734年) | 馬齊 張廷玉 鄂爾泰 | 朱軾 嵇曾筠 | 尹泰 | 福敏 三泰 徐本 | |||
雍正十三年乙卯 (1735年) | 馬齊 張廷玉 鄂爾泰 | 朱軾 嵇曾筠 查郎阿 | 邁柱 | 尹泰 | 福敏 巴泰 三泰 徐本 |
乾隆年間
乾隆帝即位後,以“寬猛相濟”理念施政,先後平定新疆、蒙古,並大興文字獄、編寫《四庫全書》。還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改土歸流,人口不斷增加,在乾隆末年時突破了三億大關,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統治期間與康熙、雍正三朝合稱“康雍乾盛世”。乾隆在位後期,寵信和珅等奸臣,貪污腐敗之風盛行。清朝統治出現危機,各地發生民變。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子顒琰,為太上皇,但依然“訓政”,在宮內仍然沿用乾隆年號,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直至嘉慶四年(1799年)駕崩。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四(1749年1月22日),定內閣大學士以三殿三閣(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系銜,共四員,滿漢各二員。保和殿系銜,自乾隆三十五年傅恆死後,即未再授。五十八年(1793年),罷大學士兼各部尚書虛銜。
年代 | 中和殿大學士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體仁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乾隆元年丙辰 (1736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朱軾 嵇曾筠 | 邁柱 | 尹泰 徐本 | 未設 | 福敏 三泰 徐本 | ||
乾隆二年丁巳 (1737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嵇曾筠 | 邁柱 | 尹泰 徐本 | 福敏 三泰 | |||
乾隆三年戊午 (1738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嵇曾筠 | 福敏 | 尹泰 徐本 | 福敏 三泰 | |||
乾隆四年己未 (1739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 福敏 | 趙國麟 | 徐本 | 訥親 三泰 | ||
乾隆五年庚申 (1740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 福敏 | 趙國麟 | 徐本 | 訥親 三泰 | ||
乾隆六年辛酉 (1741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 福敏 | 趙國麟 陳世倌 | 徐本 | 訥親 三泰 | ||
乾隆七年壬戌 (1742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 福敏 | 陳世倌 | 徐本 | 訥親 三泰 | ||
乾隆八年癸亥 (1743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 福敏 | 陳世倌 | 徐本 | 訥親 三泰 史貽直 | ||
乾隆九年甲子 (1744年) | 鄂爾泰 張廷玉 | 查郎阿 | 福敏 | 陳世倌 史貽直 | 徐本 | 訥親 三泰 史貽直 劉於義 | ||
乾隆十年乙丑 (1745年) | 查郎阿 慶復 | 福敏 | 陳世倌 史貽直 | 訥親 三泰 劉於義 高斌 | ||||
乾隆十一年丙寅 (1746年) | 訥親 張廷玉 | 查郎阿 慶復 | 陳世倌 史貽直 | 高斌 劉於義 | ||||
乾隆十二年丁卯 (1747年) | 訥親 張廷玉 | 查郎阿 慶復 | 陳世倌 史貽直 高斌 | 高斌 劉於義 來保 | ||||
乾隆十三年戊辰 (1748年) | 十二月裁撤 | 訥親 張廷玉 傅恆 | 查郎阿 慶復 | 來保 | 陳世倌 史貽直 高斌 | 十二月設 | 阿克敦 傅恆 劉於義 陳大受 尹繼善 | |
乾隆十四年己巳 (1749年) | 裁撤 | 傅恆 張廷玉 | 來保 | 來保 | 史貽直 | 阿克敦 陳大受 汪由敦 梁詩正 | ||
乾隆十五年庚午 (1750年) | 傅恆 | 來保 | 史貽直 | 張允隨 | 阿克敦 陳大受 梁詩正 | |||
乾隆十六年辛未 (1751年) | 傅恆 | 來保 | 史貽直 陳世倌 | 張允隨 | 阿克敦 梁詩正 | |||
乾隆十七年壬申 (1752年) | 傅恆 | 來保 | 史貽直 陳世倌 | 阿克敦 梁詩正 孫嘉淦 | ||||
乾隆十八年癸酉 (1753年) | 傅恆 | 來保 | 史貽直 陳世倌 | 阿克敦 孫嘉淦 蔣溥 | ||||
乾隆十九年甲戌 (1754年) | 傅恆 | 來保 | 史貽直 陳世倌 | 阿克敦 蔣溥 | ||||
乾隆二十年乙亥 (1755年) | 傅恆 | 來保 | 黃廷桂 | 史貽直 陳世倌 | 阿克敦 蔣溥 達勒當阿 | |||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 (1756年) | 傅恆 | 來保 | 黃廷桂 | 陳世倌 | 阿克敦 蔣溥 達勒當阿 | |||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 (1757年) | 傅恆 | 來保 | 黃廷桂 | 史貽直 陳世倌 | 鄂彌達 蔣溥 | |||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 (1758年) | 傅恆 | 來保 | 黃廷桂 | 史貽直 陳世倌 | 鄂彌達 蔣溥 | |||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 (1759年) | 傅恆 | 來保 | 黃廷桂 蔣溥 | 史貽直 | 鄂彌達 蔣溥 劉統勛 | |||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 (1760年) | 傅恆 | 來保 | 蔣溥 | 史貽直 | 鄂彌達 劉統勛 | |||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 (1761年) | 傅恆 | 來保 | 蔣溥 | 史貽直 | 劉統勛 | 鄂彌達 劉統勛 兆惠 梁詩正 | ||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1762年) | 傅恆 | 來保 | 史貽直 | 劉統勛 | 兆惠 梁詩正 | |||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 (1763年) | 傅恆 | 來保 | 史貽直 | 劉統勛 梁詩正 | 楊廷璋 | 兆惠 梁詩正 劉綸 | ||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 (1764年) | 傅恆 | 來保 尹繼善 | 劉統勛 楊應琚 | 楊廷璋 | 兆惠 阿里袞 劉綸 陳宏謀 | |||
乾隆三十年乙酉 (1765年) | 傅恆 | 尹繼善 | 劉統勛 楊應琚 | 兆惠 阿里袞 劉綸 陳宏謀 | ||||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 (1766年) | 傅恆 | 尹繼善 | 劉統勛 楊應琚 | 阿里袞 莊有恭 陳宏謀 | ||||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 (1767年) | 傅恆 | 尹繼善 | 劉統勛 楊應琚 陳宏謀 | 阿里袞 陳宏謀 劉綸 | ||||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 (1768年) | 傅恆 | 尹繼善 | 劉統勛 楊應琚 陳宏謀 | 阿里袞 劉綸 | ||||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 (1769年) | 傅恆 | 尹繼善 | 劉統勛 楊應琚 陳宏謀 | 阿里袞 官保 劉綸 | ||||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 (1770年) | 傅恆 | 尹繼善 | 阿爾泰 | 劉統勛 楊應琚 陳宏謀 | 官保 劉綸 | |||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 (1771年) | 尹繼善 高晉 | 阿爾泰 溫福 | 劉綸 | 劉統勛 楊應琚 陳宏謀 | 官保 劉綸 于敏中 | |||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 (1772年) | 高晉 | 溫福 | 劉綸 | 劉統勛 | 官保 于敏中 | |||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 (1773年) | 高晉 于敏中 | 溫福 舒赫德 李侍堯 | 劉綸 | 劉統勛 | 官保 于敏中 程景伊 | |||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 (1774年) | 高晉 于敏中 | 舒赫德 李侍堯 | 官保 程景伊 | |||||
乾隆四十年乙未 (1775年) | 高晉 于敏中 | 舒赫德 李侍堯 | 官保 程景伊 | |||||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 (1776年) | 高晉 于敏中 | 舒赫德 李侍堯 | 官保 阿桂 程景伊 | |||||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 (1777年) | 高晉 于敏中 | 舒赫德 李侍堯 阿桂 | 阿桂 英廉 程景伊 | |||||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 (1778年) | 高晉 于敏中 | 阿桂 李侍堯 | 英廉 程景伊 | |||||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 (1779年) | 高晉 于敏中 | 阿桂 李侍堯 | 程景伊 | 三寶 | 英廉 程景伊 嵇璜 | |||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 (1780年) | 阿桂 李侍堯 | 程景伊 嵇璜 | 三寶 英廉 | 英廉 嵇璜 永貴 蔡新 | ||||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 (1781年) | 阿桂 | 嵇璜 | 三寶 英廉 | 永貴 蔡新 | ||||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 (1782年) | 阿桂 | 嵇璜 | 三寶 英廉 | 永貴 蔡新 | ||||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1783年) | 蔡新 | 阿桂 | 嵇璜 | 三寶 英廉 | 永貴 蔡新 伍彌泰 梁國治 | |||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 (1784年) | 蔡新 | 阿桂 | 嵇璜 | 三寶 伍彌泰 | 永貴 蔡新 伍彌泰 梁國治 | |||
乾隆五十年乙巳 (1785年) | 蔡新 | 阿桂 | 嵇璜 | 伍彌泰 梁國治 | 和珅 梁國治 劉墉 | |||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 (1786年) | 和珅 | 阿桂 | 嵇璜 | 伍彌泰 梁國治 | 和珅 梁國治 劉墉 | |||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 (1787年) | 和珅 | 阿桂 | 嵇璜 | 王傑 | 福康安 劉墉 | |||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 (1788年) | 和珅 | 阿桂 | 嵇璜 | 王傑 | 福康安 劉墉 | 福康安 劉墉 | ||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 (1789年) | 和珅 | 阿桂 | 嵇璜 | 王傑 | 福康安 劉墉 | |||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 (1790年) | 和珅 | 阿桂 | 嵇璜 | 王傑 | 福康安 彭元瑞 | |||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 (1791年) | 和珅 | 阿桂 | 嵇璜 | 王傑 | 福康安 彭元瑞 孫士毅 | |||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 (1792年) | 和珅 | 阿桂 福康安 | 嵇璜 孫士毅 | 王傑 | 福康安 孫士毅 | |||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 (1793年) | 和珅 | 阿桂 福康安 | 嵇璜 孫士毅 | 王傑 | ||||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 (1794年) | 和珅 | 阿桂 福康安 | 嵇璜 孫士毅 | 王傑 | ||||
乾隆六十年乙卯 (1795年) | 和珅 | 阿桂 福康安 | 孫士毅 | 王傑 |
嘉慶年間
嘉慶是清仁宗顒琰在位年號。嘉慶帝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嘉慶帝掌權後,肅清吏治,懲治貪官和珅等人。然而在位後期,貪污問題更加嚴重。嘉慶帝在位期間,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興起,清朝發生了白蓮教之亂和天理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嘉慶帝與其子道光帝統治期間,清朝政治危機日益嚴重,史稱“嘉道中衰”。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嘉慶帝死於承德避暑山莊,遺詔傳位於次子綿寧。
年代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體仁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嘉慶元年丙辰 (1796年) | 和珅 | 阿桂 福康安 | 孫士毅 | 王傑 董誥 | |||
嘉慶二年丁巳 (1797年) | 和珅 | 阿桂 | 王傑 董誥 蘇凌阿 | 劉墉 | 保寧 | ||
嘉慶三年戊午 (1798年) | 和珅 | 蘇凌阿 王傑 | 劉墉 | 保寧 | |||
嘉慶四年己未 (1799年) | 和珅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蘇凌阿 王傑 | 劉墉 | 保寧 慶桂 書麟 | |
嘉慶五年庚申 (1800年) |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王傑 | 劉墉 | 書麟 | |
嘉慶六年辛酉 (1801年) |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王傑 | 劉墉 | 書麟 吉慶 | |
嘉慶七年壬戌 (1802年) |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王傑 | 劉墉 | 吉慶 琳寧 朱珪 | |
嘉慶八年癸亥 (1803年) |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劉墉 | 琳寧 朱珪 | ||
嘉慶九年甲子 (1804年) |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劉墉 | 琳寧 祿康 朱珪 | ||
嘉慶十年乙丑 (1805年) |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朱珪 | 祿康 朱珪 紀昀 劉權之 費淳 | ||
嘉慶十一年丙寅 (1806年) | 董誥 | 保寧 | 慶桂 | 祿康 | 朱珪 | 祿康 長麟 費淳 | |
嘉慶十二年丁卯 (1807年) | 董誥 | 慶桂 | 祿康 | 費淳 | 祿康 長麟 費淳 | ||
嘉慶十三年戊辰 (1808年) | 董誥 | 慶桂 | 祿康 | 費淳 | 長麟 戴衢亨 | ||
嘉慶十四年己巳 (1809年) | 董誥 | 慶桂 | 祿康 | 費淳 | 長麟 祿康 戴衢亨 | ||
嘉慶十五年庚午 (1810年) | 董誥 | 勒保 | 慶桂 | 祿康 | 戴衢亨 | 祿康 明亮 戴衢亨 劉權之 | |
嘉慶十六年辛未 (1811年) | 董誥 | 勒保 | 慶桂 | 祿康 | 戴衢亨 劉權之 | 明亮 松筠 劉權之 鄒炳泰 | |
嘉慶十七年壬申 (1812年) | 董誥 | 勒保 | 慶桂 | 劉權之 | 松筠 鄒炳泰 | ||
嘉慶十八年癸酉 (1813年) | 董誥 | 勒保 | 慶桂 | 松筠 | 劉權之 曹振鏞 | 松筠 托津 鄒炳泰 曹振鏞 百齡 | |
嘉慶十九年甲戌 (1814年) | 董誥 | 勒保 松筠 | 松筠 托津 | 曹振鏞 | 托津 明亮 百齡 章煦 | ||
嘉慶二十年乙亥 (1815年) | 董誥 | 松筠 | 托津 | 曹振鏞 | 明亮 章煦 | ||
嘉慶二十一年丙子 (1816年) | 董誥 | 松筠 | 托津 | 曹振鏞 | 明亮 章煦 | ||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 (1817年) | 董誥 | 松筠 明亮 | 托津 | 曹振鏞 | 明亮 伯麟 章煦 戴均元 | ||
嘉慶二十三年戊寅 (1818年) | 董誥 | 明亮 | 章煦 | 托津 | 曹振鏞 | 明亮 伯麟 章煦 戴均元 | |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 (1819年) | 明亮 | 章煦 | 托津 | 曹振鏞 | 伯麟 戴均元 | ||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 (1820年) | 明亮 | 章煦 戴均元 | 托津 | 曹振鏞 | 伯麟 戴均元 吳璥 |
道光年間
道光是清宣宗旻寧在位年號。道光帝即位後,本人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並進行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之亂,嚴禁鴉片,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然而清朝已經積重難反,國勢進一步衰落。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進行虎門銷煙,次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由於道光帝戰守無策,時和時戰,再加上武器裝備上的差距,清朝戰敗於英國,並與英人簽訂近代中國的首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及開放五口通商,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道光帝在圓明園去世,遺詔傳位於四子奕詝。
年代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體仁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道光元年辛巳 (1821年) | 明亮 曹振鏞 | 戴均元 | 托津 | 曹振鏞 伯麟 | 伯麟 長齡 吳璥 孫玉庭 | ||
道光二年壬午 (1822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戴均元 | 托津 | 伯麟 | 長齡 英和 孫玉庭 | |
道光三年癸未 (1823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戴均元 | 托津 | 英和 孫玉庭 | ||
道光四年甲申 (1824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戴均元 | 托津 | 孫玉庭 | 英和 孫玉庭 蔣攸銛 | |
道光五年乙酉 (1825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托津 | 孫玉庭 蔣攸銛 | 英和 孫玉庭 蔣攸銛 | ||
道光六年丙戌 (1826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托津 | 蔣攸銛 | 英和 汪廷珍 | ||
道光七年丁亥 (1827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托津 | 蔣攸銛 | 英和 富俊 汪廷珍 盧蔭溥 | ||
道光八年戊子 (1828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托津 | 蔣攸銛 | 富俊 盧蔭溥 | ||
道光九年己丑 (1829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托津 | 蔣攸銛 | 富俊 盧蔭溥 | ||
道光十年庚寅 (1830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托津 | 蔣攸銛 盧蔭溥 | 富俊 盧蔭溥 李鴻賓 | ||
道光十一年辛卯 (1831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托津 富俊 | 盧蔭溥 | 富俊 文孚 李鴻賓 | ||
道光十二年壬辰 (1832年) | 長齡 | 曹振鏞 | 富俊 | 盧蔭溥 | 文孚 李鴻賓 阮元 | ||
道光十三年癸巳 (1833年) | 長齡 | 曹振鏞 | 富俊 | 盧蔭溥 潘世恩 | 文孚 阮元 | ||
道光十四年甲午 (1834年) | 長齡 | 曹振鏞 | 富俊 文孚 | 潘世恩 | 文孚 穆彰阿 阮元 | ||
道光十五年乙未 (1835年) | 長齡 | 曹振鏞 | 文孚 | 文孚 潘世恩 | 潘世恩 阮元 | 穆彰阿 阮元 王鼎 | |
道光十六年丙申 (1836年) | 長齡 | 穆彰阿 | 文孚 | 潘世恩 | 阮元 | 穆彰阿 琦善 王鼎 | |
道光十七年丁酉 (1837年) | 長齡 | 穆彰阿 | 潘世恩 | 阮元 | 琦善 王鼎 | ||
道光十八年戊戌 (1838年) | 長齡 穆彰阿 | 穆彰阿 潘世恩 | 琦善 | 潘世恩 王鼎 | 阮元 | 琦善 伊里布 王鼎 湯金釗 | |
道光十九年己亥 (1838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琦善 | 王鼎 | 伊里布 湯金釗 | ||
道光二十年庚子 (1838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琦善 | 王鼎 | 伊里布 湯金釗 |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 (1841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琦善 寶興 | 王鼎 | 伊里布 奕經 湯金釗 卓秉恬 | ||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 (1842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寶興 | 王鼎 | 奕經 敬征 卓秉恬 | ||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 (1843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寶興 | 敬征 卓秉恬 |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 (1844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寶興 | 卓秉恬 | 敬征 卓秉恬 陳官俊 |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 (1845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寶興 | 卓秉恬 | 敬征 耆英 陳官俊 | ||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 (1846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寶興 | 卓秉恬 | 耆英 陳官俊 |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 (1847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寶興 | 卓秉恬 | 耆英 陳官俊 | ||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 (1848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寶興 耆英 | 卓秉恬 | 耆英 琦善 陳官俊 | ||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 (1849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 耆英 | 卓秉恬 | 琦善 陳官俊 祁寯藻 | ||
道光三十年庚戌 (1850年) | 穆彰阿 | 潘世恩 卓秉恬 | 耆英 | 卓秉恬 祁寯藻 | 琦善 賽尚阿 祁寯藻 杜受田 |
鹹豐年間
鹹豐是清文宗奕詝在位年號。鹹豐帝即位後勤於政事,對朝政進行大幅度改革。然而此時,清朝在內發生太平天國運動,在外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後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清朝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隨後為扭轉內外交困的局面,清朝開始洋務運動。鹹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鹹豐帝崩於承德避暑山莊,遺詔以皇子載淳即位。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為贊襄政務八大臣。此後,慈禧太后、慈安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祺祥政變,開啟了慈禧太后統治清朝的歷史。
年代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體仁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鹹豐元年辛亥 (1851年) | 賽尚阿 | 卓秉恬 | 祁寯藻 | 琦善 裕誠 杜受田 | |||
鹹豐二年壬子 (1852年) | 賽尚阿 裕誠 | 卓秉恬 | 裕誠 訥爾經額 | 祁寯藻 | 訥爾經額 禧恩 杜受田 賈楨 | ||
鹹豐三年癸丑 (1853年) | 裕誠 | 卓秉恬 | 訥爾經額 | 祁寯藻 | 賈楨 | ||
鹹豐四年甲寅 (1854年) | 裕誠 | 卓秉恬 | 祁寯藻 賈楨 | 賈楨 | |||
鹹豐五年丁卯 (1855年) | 裕誠 | 卓秉恬 賈楨 | 文慶 | 賈楨 葉名琛 | 文慶 桂良 葉名琛 彭蘊章 | ||
鹹豐六年丙辰 (1856年) | 裕誠 | 文慶 賈楨 | 文慶 彭蘊章 | 桂良 | 葉名琛 | 桂良 柏葰 彭蘊章 翁心存 | |
鹹豐七年丁巳 (1857年) | 裕誠 | 彭蘊章 | 桂良 | 葉名琛 | 柏葰 翁心存 | ||
鹹豐八年戊午 (1858年) | 裕誠 桂良 | 彭蘊章 | 彭蘊章 柏葰 瑞麟 | 桂良 | 翁心存 | 柏葰 官文 翁心存 周祖培 | |
鹹豐九年己未 (1859年) | 桂良 | 彭蘊章 | 瑞麟 | 翁心存 賈楨 | 官文 周祖培 | ||
鹹豐十年庚申 (1860年) | 桂良 | 彭蘊章 | 瑞麟 (官文) | 賈楨 (周祖培) | 官文 肅順 周祖培 | ||
鹹豐十一年辛酉 (1861年) | 桂良 | 賈楨 | 官文 | 賈楨 周祖培 | 肅順 |
同治年間
同治是清穆宗載淳在位年號,其在位初期由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垂簾聽政,之後大權逐步滑入慈禧太后之手。在此期間,清朝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各地民變,並大力開展洋務運動,清朝一時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次年十二月初五(公曆1875年1月12日)崩於紫禁城養心殿。由於同治帝無子,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即位,兩宮皇太后繼續垂簾聽政。
年代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體仁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同治元年壬戌 (1862年) | 桂良 官文 | 賈楨 | 官文 倭仁 | 周祖培 | 麟魁 倭仁 瑞常 曾國藩 | ||
同治二年癸亥 (1863年) | 官文 | 賈楨 | 倭仁 | 周祖培 | 瑞常 曾國藩 | ||
同治三年甲子 (1864年) | 官文 | 賈楨 | 倭仁 | 周祖培 | 瑞常 曾國藩 | ||
同治四年乙丑 (1865年) | 官文 | 賈楨 | 倭仁 | 周祖培 | 瑞常 曾國藩 | ||
同治五年丙寅 (1866年) | 官文 | 賈楨 | 倭仁 | 周祖培 | 瑞常 曾國藩 | ||
同治六年丁卯 (1867年) | 官文 | 賈楨 | 倭仁 | 周祖培 曾國藩 | 瑞常 曾國藩 駱秉章 | ||
同治七年戊辰 (1868年) | 官文 | 賈楨 曾國藩 | 倭仁 | 曾國藩 朱鳳標 | 瑞常 曾國藩 駱秉章 | ||
同治八年己巳 (1869年) | 官文 | 曾國藩 | 倭仁 | 朱鳳標 | 瑞常 李鴻章 | ||
同治九年庚午 (1870年) | 官文 | 曾國藩 | 倭仁 | 朱鳳標 | 瑞常 李鴻章 | ||
同治十年辛未 (1871年) | 官文 倭仁 瑞常 | 曾國藩 | 倭仁 瑞常 瑞麟 | 朱鳳標 | 瑞常 文祥 李鴻章 | ||
同治十一年壬申 (1872年) | 瑞常 瑞麟 | 曾國藩 李鴻章 | 瑞麟 單懋謙 | 朱鳳標 文祥 | 文祥 全慶 李鴻章 單懋謙 | ||
同治十二年癸酉 (1873年) | 瑞麟 | 李鴻章 | 單懋謙 | 文祥 | 全慶 左宗棠 | ||
同治十三年甲戌 (1874年) | 瑞麟 李鴻章 | 李鴻章 文祥 | 單懋謙 | 左宗棠 | 文祥 寶鋆 | 全慶 左宗棠 |
光緒年間
光緒是清德宗載湉在位年號。 因同治帝無子,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在此之後,發生中法戰爭。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緒帝親政,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二十年(1894年),發生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告終。隨後,列強紛紛在中國劃定勢力範圍。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鎮壓,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此後又發生八國聯軍侵華,清朝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內外危機進一步加重。為緩解危機,慈禧太后不得不開展清末新政、預備立憲等措施。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遭毒殺,次日慈禧太后亦崩。
年代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體仁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光緒元年乙亥 (1875年) | 李鴻章 | 文祥 | 左宗棠 | 寶鋆 | 英桂 沈桂芬 | ||
光緒二年丙子 (1876年) | 李鴻章 | 文祥 | 左宗棠 | 寶鋆 | 英桂 沈桂芬 | ||
光緒三年丁丑 (1877年) | 李鴻章 | 寶鋆 | 左宗棠 | 寶鋆 英桂 | 英桂 載齡 沈桂芬 | ||
光緒四年戊寅 (1878年) | 李鴻章 | 寶鋆 | 左宗棠 | 英桂 載齡 | 載齡 全慶 沈桂芬 | ||
光緒五年己卯 (1879年) | 李鴻章 | 寶鋆 | 左宗棠 | 載齡 | 全慶 沈桂芬 | ||
光緒六年庚辰 (1880年) | 李鴻章 | 寶鋆 | 左宗棠 | 載齡 全慶 | 全慶 靈桂 沈桂芬 | ||
光緒七年辛巳 (1881年) | 李鴻章 | 寶鋆 | 左宗棠 | 全慶 靈桂 | 靈桂 文煜 沈桂芬 李鴻藻 | ||
光緒八年壬午 (1882年) | 李鴻章 | 寶鋆 | 左宗棠 | 靈桂 | 文煜 李鴻藻 | ||
光緒九年癸未 (1883年) | 李鴻章 | 寶鋆 | 左宗棠 | 靈桂 | 文煜 李鴻藻 | ||
光緒十年甲申 (1884年) | 李鴻章 | 寶鋆 文煜 靈桂 | 左宗棠 | 靈桂 額勒和布 | 文煜 額勒和布 恩承 李鴻藻 閻敬銘 | ||
光緒十一年乙酉 (1885年) | 李鴻章 | 靈桂 額勒和布 | 左宗棠 閻敬銘 | 額勒和布 恩承 | 恩承 福錕 閻敬銘 張之萬 | ||
光緒十二年丙戌 (1886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閻敬銘 | 恩承 | 福錕 張之萬 | ||
光緒十三年丁亥 (1887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閻敬銘 | 恩承 | 福錕 張之萬 | ||
光緒十四年戊子 (1888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閻敬銘 | 恩承 | 福錕 張之萬 | ||
光緒十五年己丑 (1889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恩承 | 恩承 張之萬 | 福錕 張之萬 徐桐 | ||
光緒十六年庚寅 (1890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恩承 | 張之萬 | 福錕 徐桐 | ||
光緒十七年辛卯 (1891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恩承 | 張之萬 | 福錕 徐桐 | ||
光緒十八年壬辰 (1892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恩承 張之萬 | 張之萬 福錕 | 福錕 麟書 徐桐 | ||
光緒十九年癸巳 (1893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張之萬 | 福錕 | 麟書 徐桐 | ||
光緒二十年甲午 (1894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張之萬 | 福錕 | 麟書 徐桐 | ||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 (1895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 麟書 | 張之萬 | 福錕 | 麟書 崑岡 徐桐 | |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 (1896年) | 李鴻章 | 額勒和布 麟書 | 麟書 | 恩承 張之萬 | 崑岡 徐桐 | 崑岡 徐桐 榮祿 李鴻藻 | |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 (1897年) | 李鴻章 | 麟書 | 崑岡 | 徐桐 | 榮祿 李鴻藻 翁同龢 | ||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 (1898年) | 李鴻章 | 麟書 | 榮祿 | 崑岡 | 徐桐 | 榮祿 剛毅 翁同龢 孫家鼐 | |
光緒二十五年己亥 (1899年) | 李鴻章 | 榮祿 | 崑岡 | 徐桐 | 剛毅 孫家鼐 王文韶 | ||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 (1900年) | 李鴻章 | 榮祿 | 崑岡 | 徐桐 王文韶 | 剛毅 崇禮 王文韶 徐郙 | ||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 (1901年) | 李鴻章 榮祿 | 榮祿 王文韶 | 崑岡 | 王文韶 孫家鼐 | 崇禮 徐郙 | ||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 (1902年) | 榮祿 | 王文韶 | 崑岡 | 孫家鼐 | 崇禮 徐郙 | ||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 (1903年) | 榮祿 | 王文韶 | 崑岡 王文韶 崇禮 | 崑岡 崇禮 孫家鼐 | 孫家鼐 敬信 | 崇禮 敬信 裕德 徐郙 | |
光緒三十年甲辰 (1904年) | 王文韶 | 崇禮 | 孫家鼐 | 敬信 裕德 | 裕德 世續 徐郙 | ||
光緒三十一年乙巳 (1905年) | 王文韶 | 崇禮 孫家鼐 | 孫家鼐 裕德 世續 | 裕德 世續 那桐 | 世續 那桐 榮慶 徐郙 | ||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 (1906年) | 王文韶 | 孫家鼐 | 世續 | 那桐 | 榮慶 徐郙 瞿鴻禨 | ||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 (1907年) | 王文韶 孫家鼐 | 孫家鼐 世續 | 世續 那桐 | 那桐 張之洞 | 榮慶 瞿鴻禨 張之洞 鹿傳霖 | ||
光緒三十四年戊申 (1908年) | 孫家鼐 | 世續 | 那桐 | 張之洞 | 榮慶 鹿傳霖 |
宣統年間
宣統為中國清朝第十二位皇帝、末代皇帝溥儀的年號,溥儀為清宣宗曾孫、醇親王載灃之子,即位時年僅三歲,以其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在此期間,清朝立憲運動聲勢愈發浩大,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也在國內頻頻發動暴動。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宣布實行責任內閣制,大學士另外在翰林院排列次序。同年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地紛紛回響,清朝統治土崩瓦解。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清朝滅亡。
年代 | 保和殿大學士 | 文華殿大學士 | 武英殿大學士 | 文淵閣大學士 | 東閣大學士 | 體仁閣大學士 | 協辦大學士 |
宣統元年己酉 (1909年) | 世續 | 孫家鼐 | 世續 那桐 | 那桐 鹿傳霖 | 張之洞 鹿傳霖 陸潤庠 | 榮慶 鹿傳霖 陸潤庠 戴鴻慈 | |
宣統二年庚戌 (1910年) | 世續 | 那桐 | 鹿傳霖 陸潤庠 | 陸潤庠 徐世昌 | 榮慶 戴鴻慈 徐世昌 李殿林 | ||
宣統三年辛亥 (1911年) | 世續 | 那桐 | 陸潤庠 | 徐世昌 | 榮慶 李殿林 |
民國六年(1917年),張勛復辟,改元宣統九年。7月2日,清廷授瞿鴻禨、升允為大學士。7月4日,授張人駿、周馥為協辦大學士。7月6日,諭徐世昌以太傅大學士輔政。7月12日,復辟失敗。